人巨细胞病毒感染

人巨细胞病毒感染

ID:25942598

大小:737.50 KB

页数:26页

时间:2018-11-23

人巨细胞病毒感染_第1页
人巨细胞病毒感染_第2页
人巨细胞病毒感染_第3页
人巨细胞病毒感染_第4页
人巨细胞病毒感染_第5页
资源描述:

《人巨细胞病毒感染》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人巨细胞病毒感染性疾病20170425张洪英1巨细胞病毒(Cytomegalovirus,CMV)CMV是疱疹病毒属疱疹病毒科β亚科DNA病毒,HCMV已正式命名为人疱疹病毒5型,其感染非常普遍,在发展中国家,80%的儿童在3岁前感染,至成人期感染率几乎达到100%,我国感染状况与之相仿[1]。2【1】江载芳,申昆玲,沈颖.诸福棠实用儿科学[M].8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5:910-912.巨细胞病毒HCMV具有潜伏-活化的生物学特性,一旦感染,将持续终生。对于免疫功能正常的个体不具有明显致病性,表现为无症状性感染,但是

2、HCMV是病理性和生理性免疫低下的胎儿及新生儿发生疾病的常见病原,也是引起先天性缺陷的主要病因之一。3目录一、传播途径二、感染类型三、临床特点四、病原学诊断五、药物治疗4一、传播途径感染者是HCMV唯一传染源,HCMV可存在于血液、尿液、鼻咽分泌物、乳汁、眼泪、唾液、宫颈及阴道分泌物中。母婴传播:宫内传播、经产道传播、母乳传播。水平传播:家庭内传播、集体机构内传播、医源性传播。5二、感染类型根据感染来源分类:原发感染:初次感染外源性HCMV。再发感染:包括内源性潜伏病毒活化或再次感染外源性不同病毒株。二、感染类型根据原发感染时间:

3、先天性感染或宫内感染:于出生14d内证实有CMV感染--胎盘传播。围生期感染:生后第3~12W内证实有CMV感染--通常经产道、母乳或输血途径获得。生后感染或获得性感染:在出生12W后经水平传播途径获得。7二、感染类型根据临床征象:症状性感染(产毒感染):病毒在宿主细胞核内复制,重者产生包涵体,受染细胞溶解死亡;多见于先天感染和免疫缺陷者。无症状感染(潜伏感染):有HCMV感染证据+无症状和体征,或+无症状但有病变脏器体征和(或)功能异常。8三、临床特点HCMV的组织嗜性与宿主年龄+免疫状况密切相关。胎儿和新生儿期:神经细胞和唾液

4、腺,网状内皮系统常受累。年长儿和成人免疫正常:病毒多局限唾液腺和肾脏,少数累及淋巴细胞。免疫抑制:肺部最常被侵及,常造成全身性感染。9三、临床特点先天性感染:常有多系统器官受损或以下表现消化系统:黄疸、肝酶升高和肝脾大最常见;血液系统:单核细胞增多症样综合征(MS)、血小板减少、溶血;神经系统:小头畸形、脑室扩大伴周边钙化灶、感音神经性耳聋、神经肌肉异常、惊厥和脉络膜视网膜炎(症状性感染中17-41%,在无症状中罕见);先天畸形:腹股沟疝、脐疝、胆道闭锁、心血管畸形、多囊肾等。其他表现:包括喂养困难、肺炎、昏睡、肌张力低下等。10

5、多累及中枢神经系统以外脏器,以巨细胞病毒肝炎、巨细胞病毒肺炎常见。围生期感染者很少有后遗症,但在早产儿和高危足月儿,特别是生后2月内开始排病毒的早产儿发生后遗症危险性增加。生后感染者不发生后遗缺陷。围生期感染、生后感染三、临床特点11四、病原学诊断病原学检查病毒颗粒和包涵体:病毒颗粒-电镜核内包涵体-光镜(已被替代)病毒分离:金标准HCMV在细胞内生长致细胞病变需1-2周(使用较少)病毒抗原检测:编码蛋白特性-IEA、EA、LA、pp65等(条件受限)病毒核酸检测:CMV-mRNA-表明产毒性感染;CMV-DNA载量-与活动性感染

6、呈正相关,高载量支持活动性感染。12【1】江载芳,申昆玲,沈颖.诸福棠实用儿科学[M].8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5:910-912.【1】四、病原学诊断血清学检查抗HCMV-IgG:IgG阳性表示发生过CMV感染,双份血清抗体滴度呈≥4倍增高,表明产毒性感染,IgG从阴性转为阳性为原发性感染的证据。(6个月内抗体阳性需排除胎传抗体的存在)抗HCMV-IgM:阳性表明活动性感染,如同时测得抗HCMV-IgG阴性,则表明为原发性感染。(幼小婴儿和严重免疫缺陷者产生IgM的能力弱,可出现假阴性)病原学诊断【2】翁玉英,倪琛,林

7、秀凤,等.不同标本巨细胞病毒检测在诊断小儿人巨细胞病毒感染中的应用[J].分子诊断与治疗杂志,2014,6(6):410-414.【3】施宝华,汪海霞,范泽旭,等.实验室诊断婴幼儿感染人巨细胞病毒的方法学比较[J].广东医学,2014,35(20):3218-3220.【2】【3】病原学诊断【4】【4】齐莹,何蓉,毛志芹,等.定量检测婴儿尿液巨细胞病毒DNA的临床意义[J].中国小儿急救医学,2008,15(4):335-337.【4】病原学诊断【5】董永绥,方峰.小儿常见病毒感染的的实验室诊断及评价[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

8、01,16(8):449【5】诊断标准临床诊断:必须具备以下3点活动性感染的病毒学证据;临床上具有HCMV相关疾病表现;排除现症疾病的其他常见病因后可做出临床诊断。确定诊断:具备以下1点从活检病变组织或特殊体液如脑脊液、肺泡灌洗液内分离到HCMV;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