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内迁对西南地区书法的影响

抗战内迁对西南地区书法的影响

ID:25947239

大小:57.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11-23

抗战内迁对西南地区书法的影响_第1页
抗战内迁对西南地区书法的影响_第2页
抗战内迁对西南地区书法的影响_第3页
抗战内迁对西南地区书法的影响_第4页
抗战内迁对西南地区书法的影响_第5页
资源描述:

《抗战内迁对西南地区书法的影响》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抗战内迁对西南地区书法的影响----书法论文-->1绪论1.1研究背景在这漫长的反侵略战争中,中国人民倍受凌辱和摧残,处于战略的考虑,本着“抗战必胜”的决心,中国军民不得不内迁各地,做殊死的抵抗。迫于战争初期军事的悬殊,1937年10月30日,国民政府决议迁都重庆,西部地区成为了战时的避难所和发展地[2]。随着战事的延长,大江南北的人和物不断向西部山区转移,在举国的大迁徙中,东部地区先进的科技文化与西部地区的民族文化得到了有机的结合,促进了西部文化的发展,并逐渐缩小东部文化和西部文化的差距。从19

2、37年底开始,与文化有关的政府机构悉数搬迁到了西部地区,在机构中任职的人员也随之迁徙,继续进行文化活动。承担文化传承的教育部门也都向西部山区谋求发展,当时著名的学府如国立中央大学、国立北京大学、国立清华大学、省立浙江大学、私立南开大学等都迁到了西南地区,或合并组建,或分开办学,并且把原来省立、私立的学校提升为国立,这些教育部门在西部地区的办学,培养了大量的优秀人才,出现了中国教育史上的辉煌时期[3]。在这场浩荡的举国迁移中,文化迁徙的意义是极其重要的,是中华民族生存底线的战略迁移,保住文化就是保住

3、民族。在抗战的八年多时间里,中国人民体现出来的民族凝聚力是空前的,保住民族生存的呐喊与斗争是不分党派、不分阶级。从社会发展来看,八年抗战给中华儿女的创伤巨大,灾难不能轻易忘却;我们不能简单地把灾难产生的原因归结为科技的落后、政治的腐败,恐怕和我们在清末打开国门之后,外来文化的侵略导致民族自信心缺失不无关系。鸦片战争、辛亥革命到抗日战争,中华民族不断受到西方列强凌辱,中华文化在外来文化输入过程中,从开始体现出来的不自信到后来的全面否定,导致整个民族找不到心灵的归宿。1.2问题提出在这场自觉审视自己的

4、中华文化迁徙中,保存民族精髓的文化以便更好地抗战,成为了团结抗战的一面旗帜。书法艺术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几千年来已经和中华文化血肉相连,不可分割。书法是一门以汉字为载体,表现情感的视觉艺术;它融时间与空间为一体,以中国特有的毛笔、宣纸作为表现手段,通过黑白两色的分割来体现中华哲学的最高境界——道。③在古代较长时间里,民间一直把写一手好字作为掌握文化的标志,这种认识直至改革开放之后才逐渐消弱,足见书法与传统文化的息息相存。古代文化传播工具不发达,虽然印刷术是中国四大发明之一,但毕竟印

5、刷的高成本不是一般民众所能承受的,因此其传播的方式基本上靠抄写,甚至皇家组织编写的《四库全书》都是靠手抄完成,能写一手工整美观的汉字成为了文化掌握的象征,不难理解。在民国书坛,随着西方文化输入带来的书写工具的简化,毛笔书写逐渐疏离日常生活,书法逐渐成为一门供人欣赏的艺术。书法自古就是实用功能和艺术功能为一体,到抗战时期,书法的实用功能从古代传播信息演化为支持抗战的工具,激励人们一致抗战的文字以书法来完成,书法家们更是以书法作品出售的实际行动加入抗战的队伍,书法已然不再是古人案头把玩的小技了,成为了

6、救国救民的一种行动,这无疑是书法使命的社会最高价值。由于西方展览方式对美术的影响,书法在民国美术展览中充当了重要的角色,书法家也逐渐独立成为一种职业。...........2内迁人物对西南地区书法的影响2.1军政人员促进西南地区书法发展在内迁的人物中,军政人员占了很大的比重,战争时期,军政是国家的命脉,他们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命运和民族的生死存亡。提到国民党的军政,给我们的印象好像都是些贪官污吏和酒囊饭袋,其实不然,这些人中有很大一批人在当时就是文化精英,其中并不乏声名显赫的书法家。抗战陪都的重庆,军

7、政要人出入的频率是空前的,他们都受过较好的教育,早期是中国式教育,有很好的传统文化修养;青年时期大部分留过洋,接受过西方的先进思想。在这批知识结构较为特殊的人群中,有一个奇特的现象,就是不管其思想有多么激进,书法这门古老的艺术却从来没被抨斥。由于早期接受过良好的书法训练,内迁的军政人员书法总体水平较高,对书法艺术也有专业性质的这里所言之“军政人员”,主要界定在军队党政任职、与书法有关的人员.认识。因此,这批人的内迁对西南地区书法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2.2主要影响书法,这门古老的艺术,有着自身发展规

8、律。自古以来,书法的学习讲究师徒授受,书法的发展,就是无数书法家的传承与创新。书法和写字分不开,写字是基础,是实用功能,书法是在这基础上的升华,是艺术功能;二者是血肉一体,不可分割,写字讲究规范、美观,书法须在这基础上还追求书写者个人性情的传达。古代这本是平常不过的常识,今天我们却把两者分出泾渭,汉字的书写离我们生活渐行渐远。在民国之前,不管官场、士林,人们的书法水平普遍较高,只是实用性和艺术性侧重不同而已,这种现象到民国仍然延续了下来。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迫于战争形势,各方人士纷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