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质的量说课稿

物质的量说课稿

ID:25988927

大小:78.53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1-24

物质的量说课稿_第1页
物质的量说课稿_第2页
物质的量说课稿_第3页
物质的量说课稿_第4页
资源描述:

《物质的量说课稿》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化学教育硕士教学技能大赛初赛说课2007.7《物质的量》说课李文莉各位评委老师,上午好,我是_____号考生。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物质的量》。下面我从六个方面展开说课:分别是学习需要分析,教学目标分析,教学重难点的分析,教学策略分析,教学过程分析,板书设计分析。首先我们来看学习需要分析,学习需要分析包括教材分析和学情分析。一.学习需要分析1.教材分析本节内容选自鲁科版《化学(必修I)》第一章《认识化学科学》第三节。本课时主要涉及第三节第一部分物质的量。本课时内容排在高中教材如此靠前的位置,足以可见其重要地位。它

2、的作用不是简单的承上启下,它贯穿于高中化学的整个教学,它属于“工具性”概念,学生在今后几乎每一节课的学习都会不断频繁使用,在化学计算中处于核心地位。是学生进一步顺利学习,形成合理知识链的重要环节,所以是本章、本册乃至整个高中化学的重点内容。《课程标准》指出:“认识摩尔是物质的量的基本单位,能用于进行简单的化学计算,体会定量研究的方法对研究和学习化学的重要作用”。可见,《课程标准》淡化了对概念本身的理解,而着重强调了对这些概念的应用。本课时主要介绍物质的量、摩尔、阿伏加德罗常数,这些概念对学生来说比较抽象、难懂,

3、具有很高的知识陌生性,而且非常容易将物质的质量混淆起来。2.学情分析(1)通过初中的学习,学生已经熟知通过质量、体积来计量宏观物质,也熟知宏观物质由原子、分子、离子等微粒组成。但是学生是将宏观的质量、体积和微观的粒子数目孤立起来看待的,缺乏宏观与微观联系的桥梁。同时,学生对定量认识全部是基于“质量”进行的。对本节知识的教学设计必须采用新思路,宜用推导的方法,由已知的物理量及化学计算方法一步步推导出物质的量、阿伏加德罗常数、等概念,增强这些概念的内部联系,使学生能清楚地认识到它们之间的逻辑关系,从而落实“在体验中

4、成长,在探究中发展”的新课程理念。(2)高一的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还比较高,主观上有学好的愿望,但思维方式和学习方法上还很不成熟,对新概念的接受速度较慢,需要老师将一个知识点多次讲练以强化其理解与记忆。基于教材和学情,我确定了本课时的三维目标和教学重难点: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了解物质的量及其单位、物质的量这一物理量的重要性和必要性(2)理解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涵义;(3)掌握物质的量与微粒数目之间的简单换算关系;2.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体验“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概念的形成过程,学习类比推理

5、、归纳推理,辩证逻辑思维等一些基本的科学方法。(2)重视师生交流和生生互动,培养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通过了解使用物质的量及相关概念,学生认识到化学计量的出现对化学学科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2)培养热爱化学、热爱科学的情感,感受到宏观和微观的完美结合。三.教学重点、难点4共4页化学教育硕士教学技能大赛初赛说课2007.7教学重点:物质的量的概念、单位——摩尔,以及物质的量与阿伏加德罗常数、微粒数之间的运算关系关系教学难点:物质的量及其单位——摩尔。四.教学策略

6、我们都知道化学是一门培养人的思维能力的重要学科。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使学生“知其然”,还要使学生“知其所以然”。考虑到高一年级学生的现状,基于本课题的特点,我主要采用了以下的教学方法:1.设置情景教学法,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使他们在活动中得到认识和体验,产生践行的愿望。2.采用类比法,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自主学习,从而体验到独立获取知识的喜悦感。3.直观演示法:利用图片等手段进行直观演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掌握。4.集体讨论法: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组织学生进行

7、集体和分组语境讨论,促使学生在学习中解决问题,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5.讲述法:教师精讲、学生多练,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原则。五.教学程序接下来,说说我具体的教学设计,过程中穿插我对重难点的处理和所使用的教学方法。我将本节课分为四个部分:创设情景,导入新课(4分);教学内容的实施;(29分)深入引导,总结提高(3分);巩固练习,及时反馈(4)5.1创设情景,导入新课(3)本节课概念多,理解难度大,学生认知水平又比较低,所以教师应采用学生容易理解的方式,加强直观性教学。所以,创设情景,非常重要。

8、情景1:走进生活中的计量。一双筷子一打铅笔一箱啤酒接着引出对于外观越小的物质比如说大米和大头针,我们就很少说买多少粒大米,我们一般说买多少斤大米,再比如我们很少说买一个大头针,我们一般都说买一盒大头针。设计意图:使学生感受到化学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同时,学生会很自然地总结出外观越小的物质,用集团来计量较方便。为学生建构微观粒子的集合作铺垫。情景2:逐步抽象,揭示本质。越小的物质,小到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