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医疗保险费用控制方案的系统动力学模拟论文

社会医疗保险费用控制方案的系统动力学模拟论文

ID:26029343

大小:53.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1-24

社会医疗保险费用控制方案的系统动力学模拟论文_第1页
社会医疗保险费用控制方案的系统动力学模拟论文_第2页
社会医疗保险费用控制方案的系统动力学模拟论文_第3页
社会医疗保险费用控制方案的系统动力学模拟论文_第4页
社会医疗保险费用控制方案的系统动力学模拟论文_第5页
资源描述:

《社会医疗保险费用控制方案的系统动力学模拟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社会医疗保险费用控制方案的系统动力学模拟论文.freele和财务压力的函数:日均住院费用增加率=IFTHENELSE(Time<1998,0.1,日均费用增加率f(核准比例))。日均费用增加率(核准比例)=(0,-0.2)-(10,10),(0.5,0),(0.6,0),(0.7,0),(0.8,0.01),(0.95,0.05)。初始住院天数为12天/年,最低住院天数7天/年(陈琳、杨宝林,2003)。2.模型有效性检验对模型的有效性检验包括结构确认测试、参数确认测试、单位一致性测试、极端情况测试和行为重现测试。结构确认测试是直接比较所构建的社会医疗保险系统的费用控制模拟系统是否符合

2、真实系统的结构。通过因果关系图、反馈关系图和系统方程式进行检验,发现本模型结构与社会医疗保险的政策结构是相对应的。参数确认测试是直接比较所构建的模型结构与模型所代表的真实系统的知识,是否在概念或数字上符合。本模型所用参数来源于统计年鉴、统计数据或回归技术等,在概念或数字上符合模型所代表的真实系统的相关文献或经验。单位一致性测试是测试所建立的模型其单位是否一致。作者应用系统动力学软件(Vensim)中的单位一致性测试工具(UnitsCheckTool),来测试所建构的模型。本模型已通过单位一致性测试。极端情况测试是测试所建构的模型在极端情况下是否符合真实系统。当极端情况测试的结果显示出模

3、型不符合真实系统时则修改系统,再次测试,直到极端情况测试的结果,显示出所建的模型符合真实系统时,才停止此项测试。本模型通过两种极端情况测试:(1)当参保率为零时,保费收入为零;(2)当参保率为零时,保费支出为零。行为重现测试是测试所建构的系统模型是否重现真实系统中的问题行为。我们分别对缴费人数、参保人数、保费收入和保费支出情况进行了测试,模拟数值同统计数值在变化趋势上是一致的,较为真3.医疗费用控制方案测试模型对现行社会医疗保险系统的运行及费用控制的政策进行了模拟,涉及的费用控制政策包括:通过个人账户对门诊费用的专项支出来激励个人降低就诊率和单次门诊费用;在按服务支付医疗费用的背景下,

4、利用核保率控制单日住院费用;借助财务压力增加医院降低住院目的激励;在住院费用上实行部分负担制度。在总比例8%不变的情况下,更改统筹或个人账户的比例会给费用的支出情况带来变化。我们分别考察(1)统筹比例降低、个人账户比例提高和(2)统筹比例提高、个人账户比例上升两种情况,并不失一般性地将情况(1)设为将统筹比例降低为3%,个人账户比例提高,情况(2)设为将统筹比例提高为5.4%,个人账户比例降低到2.6%。费用控制修正方案二:总额预付制度对现行方案的模拟是在按服务单元收费的情境下进行系统运行和实施费用控制的,下面通过总住院费用方程式的变化,将按服务项目收费转化为总额预付制度。此时的总住院

5、费用方程修正为:总住院费用=IFTHENELSE(Time<2000,总住院费用0,DELAYl(总住院费用1.1,1)费用控制修正方案三:按人头支付制度按人头支付也是一种预付制度,是根据定点医院服务对象的人数和规定的收费标准,预先支付供方(医疗服务机构)一笔固定的服务费用。将上述方案代入系统进行模拟,可以发现在不改变个人缴费总比例的情况下,提高统筹比例、降低个人账户比例可以降低门诊费用及住院费用的支出;反之,则导致门诊费用和住院费用的上升。这也证实了个人账户制的实行确实可以起到控制费用的作用,并且在具体操作上由于个人账户只支付门诊费用,个人账户比例不宜过高,过高则对患者的费用控制激励

6、降低。从约束与激励机制来看,总额预付制度强化了对医方的约束作用,因此在较短时期内就可以起到较好的费用控制作用。按人头支付制度(如美国的HMO)尽管在欧洲和美国都起到了较好的功效,但由于我国的老龄化进程加快,因此在我国不具备较好的费用控制效果。四、政策建议上文通过对各种政策的模拟分析,我们得出了影响费用控制系统的主要因素和各因素对费用控制的影响效应。下面对如何利用这些因素给出一些建议:1.在总缴费比例确定的情况下,降低划入个人账户的比例研究表明,实行个人账户对门诊费用的专项支出确实可以起到激励个人降低就诊率和单次门诊费用的作用;同时,为了进一步强化个人账户的激励作用,可以在设计上适当降低

7、个人账户的比例,这样在保费收入不变的情况下,门诊费用、保费支出都明显降低,可以起到更好的费用控制效果。当然,如果个人账户比例过低,其应有的强制性保险功能被削弱,也不利于社会的稳定和医保改革的继续进行。方案一(2)中将用人单位缴费的10%划入个人账户,费用控制效果较为明显。2.继续加大对医疗服务提供者的监督审核力度在按服务单元支付医疗费用的背景下,可以通过加大审核力度,借助核保率控制单日住院费用以及借助财务压力增加医院降低住院日的激励。在具体实施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