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中自体血液回收121例的临床观察

术中自体血液回收121例的临床观察

ID:26131334

大小:51.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1-25

术中自体血液回收121例的临床观察  _第1页
术中自体血液回收121例的临床观察  _第2页
术中自体血液回收121例的临床观察  _第3页
术中自体血液回收121例的临床观察  _第4页
术中自体血液回收121例的临床观察  _第5页
资源描述:

《术中自体血液回收121例的临床观察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术中自体血液回收121例的临床观察高小芸 秦凯 招伟贤 谢晓澜【关键词】血液回收机【摘要】目的为了解决血源紧张以及减少输血并发症,应用MedtronicautoLogTM血液回收机共对121例患者进行术中自体血液回收并观察其效果。方法选择择期预计出血量>600ml,无自体血液回收禁忌证和急诊大出血患者121例,术时接好血液回收机,在术中或手术结束时将浓缩红细胞回输给患者。结果(1)984%的患者术后Hb及Hct测定趋于正常,edtronicautoLogTM血液回收机回收术中创面出血,经处理后回

2、输给患者,在合理应用血液和血液保护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并创造了一定的社会经济效益。现将其中资料完整的121例患者情况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121例中,男54例,女67例,年龄15~77岁,平均495岁,体重38~82kg,平均564kg;其中骨科大型手术93例(包括髓关节置换4例、膝关节置换1例、脊柱内固定88例),宫外孕20例,脾破裂1例,腹主动脉瘤2例,颅脑外科手术5例。  1.2方法与监测于术前、术后监测血红蛋白(Hb)、红细胞比容(Hct)、凝血功能、生化指标及电

3、解质,术中持续监测心电、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和尿量。手术开始时,使用血液回收机(MedtronicautoLogTM)的负压吸引把伤口创面的血吸入贮血器内,同时将抗凝药滴入吸血管道内与回收血混合。抗凝液用生理盐水500ml加入肝素12500u配成,滴入量与回收血量之比为1∶5。血液在贮血器内经过多层过滤,然后进入血液回收罐经分离、清洗、净化处理。细胞碎片、游离血红蛋白、抗凝剂等被离心分流到废液袋内,红细胞则被浓缩后输送到血液保存袋内,在术中需要时回输给患者。  1.3统计学方法术前术后所测Hb

4、、Hct和l(平均1347ml/例),回收到浓缩RBC血总量56222ml(平均541ml/例)。若按回收血的Hct55%〔1〕计算,相当于回收到正常血液(Hct40%)77305ml(平均744ml/例)。因此,自体血的回收率为402%。本组血液回收病例中94例(777%)未输库血。但有27例(222%)由于各种原因术中输用了库血,共9600ml。其中8例输用了新鲜血浆或(和)血小板,2例术后复查血常规Hb、Hct偏低,分别输浓缩红细胞200ml、400ml。所有自体血回输者未见输血相关并发症

5、发生。此外,本组中18例患者在麻醉后手术开始前进行了自体采血(200~800ml)和血液稀释。表2是本组患者手术前后血液学数据变化情况,虽然术后Hb和Hct均低于术前,但维持在十分满意的水平。  表1121例患者术中出血、回收血情况 略  表2患者手术前后Hb、Hct比较(略)  3讨论  为了缓解日益紧张的血源、减少异体输血可能导致的疾病传播及输血反应的发生,有计划地管好和用好血液资源是十分重要的。其中尽可能地减少术中血液丢失和回收创面失血以及严格把握输血指征、尽可能减少或避免异体输血尤为关键

6、,已受到麻醉及相关临床学科的高度重视,确立了多种有关的血液保护措施和方法。就自体输血而言,已被许多临床研究报道证实是十分有效的血液保护和减少异体输血方法。目前在临床上成熟应用的自体输血方法主要有以下3个方面:(1)预贮式自体输血;(2)稀释式自体输血;(3)血液回收式自体输血(IAT)。  本文应用血液回收机对121例患者进行了观察,将术中创面出血收集后经过滤、分离、清洗、净化回收后,得到56222ml自体RBC血,使本组绝大多数病例(777%)免除了异体输血,使少数需要输血的病例的输血量也大大

7、减少,并使本组病例中984%的患者术后Hb及Hct达到正常水平。应该说即使血液资源得到了保护,又大大减免了异体输血可能带来不良反应和危害,无论对社会、医院还是患者都有积极意义。  回收血经过洗涤处理得到的红细胞悬液中,因经过浓缩,红细胞、血红蛋白和血细胞压积均较正常血液高,白细胞数则多无明显变化,而血小板、白蛋白、球蛋白及总蛋白含量等因被离心洗涤丢弃均明显减少。因此,血液回收机的回收作用只是对血细胞而言,对于出血量较大(>3000ml)的患者,由于回收过程丢弃大量血浆蛋白尤其是凝血因子,即使回输

8、后血液的血红蛋白含量及携氧功能得到维持,但仍有导致凝血功能障碍的可能〔3〕。由于人体凝血功能有较强的代偿能力,若出现明显凝血功能障碍时,应设法查明原因,针对病因给予血小板或新鲜冰冻血浆予以纠正。对于出血造成的血容量不足,通常主张输给人工代血浆如明胶液或羟乙基淀粉液等,只有血浆白蛋白明显降低时才考虑适当给予补充。  由于血液回收过程需要使用价格较高的耗材,价格与效益问题是应当考虑的。由于目前库存血的价格也较高,一般认为对预计失血量达到600ml以上者,所回收到的血液可以说已符合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