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关于对中学生心理障碍成因与对策的探讨

浅析关于对中学生心理障碍成因与对策的探讨

ID:26165057

大小:53.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1-24

浅析关于对中学生心理障碍成因与对策的探讨  _第1页
浅析关于对中学生心理障碍成因与对策的探讨  _第2页
浅析关于对中学生心理障碍成因与对策的探讨  _第3页
浅析关于对中学生心理障碍成因与对策的探讨  _第4页
浅析关于对中学生心理障碍成因与对策的探讨  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析关于对中学生心理障碍成因与对策的探讨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浅析关于对中学生心理障碍成因与对策的探讨论文关键词:心理障碍 成因 解决对策论文摘要:中学阶段是一个人身心迅速发展的黄金季节,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日益引起各方面的重视、研究与探讨。在家庭、学校、心理、情感及复杂的社会因素的影响下,仍有相当比例的中学生产生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应针对性地开设心理讲座、加强思想教育、更加真切的理解与引导并进行挫折教育加以解决。中学阶段是人生旅程中的重要时期,是一个人身心获得迅速发展的黄金季节。这一时期的学生年龄一般是十二兰岁到十八九岁,正是青春发育期,是从幼稚到成熟的过渡期。维护中学生的心理健康,对促进中学生的全面发展、学有特长具有重大的意义。

2、因此,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日益引起教育各方面的重视、研究与探讨。据我镇沐浴店镇德育室对中学的1600多名中学生进行的问卷调查显示,有3—6%的学生存在比较严重的心理困扰。上述调查情况说明,解决中学生存在的心理障碍,对中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是当前教育工作者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1、中学生健魔心理的特征心理健康是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WHO)对健康下的定义是:健康,不但是没有身体缺疾,而且还要有完整的生理、心理状态和社会适应能力。中学生健康心理的特征主要表现在:1.1在学习方面,能够把求知增长才干看成一种人生的乐趣,兴趣爱好广泛,努力学习,刻苦钻研,自觉

3、完成学习任务,善于正常发挥自己的潜能,胜不骄,败不馁,有满足感和成就感,能冷静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对待考试既重视又无焦虑感。1.2在个性心理方面,其心理特点与年龄特点相符,能自尊自爱,有较清醒的自我意识,既能悦纳自己,又有自知之明,能在学校、家庭生活中,很好地处理与同学、朋友及师长的关系,在集体中受欢迎并有自己的朋友,保持和发展融洽和谐的人际关系,情绪愉快而稳定,善于自我调节,有适应各种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的主动性和自觉性。1.3在生活心理方面,关心家庭,热爱生活,尊敬父母,尊老爱幼,真诚友爱,礼貌待人,惜时守信,不过分依赖父母,有较强的生活自理能力。2、中学生心理阵礴

4、的成因当前,中学生的心理中存在认识障碍、情感障碍、行为障碍和个性障碍,而心理障碍居首位的是厌学、人际关系紧张、社会交往不适、考试焦虑,不能适应学校的学习生活,不能很好地根据环境的要求来改变自己,产生嫉妒、神经质、偏激、狭隘、自卑等。形成这些心理障碍的原因有很多,既有先天的,也有后天的,有主观的,也有客观的。涉及遗传因素,生理条件,身体状况等方面的原因。下面简单地分析几种因素:2.1家庭因素俗语说,父母是子女的第一任教师,一个人从小生活在什么样的家庭,对其心理发展关系重大。家庭的经济地位、文化教养、人际关系乃至家庭气氛等,都对孩子起着潜移默化的长远作用。2.2学校因素素质

5、教育虽然实施了多时,但仍然有相当一部分学校仍以“应试教育”为教学的核心,把考试分数作为衡量学生成绩的唯一标准,把学生考试分数或升学率作为衡量教师工作业绩的唯一标志,致使教师布置作业过多,使学生有做不完的习题,过不完的考关,再加上学习成绩名次的公开,压迫学生喘不过气来。还有,一些学校的教学工作只面向少数学习成绩好或有特殊背景关系的学生,挫伤了大多数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2.3心理因素进入中学时代的青少年,已初步具备了自理能力,不必事事依赖父母了,这时,他们厌烦大人的管束,力图摆脱对成人的依附,渴望获得独立。然而,由于学生阅历、经验少,容易把问题想得过于困难,或者不能客

6、观地估计自己的能力,以致当事与愿违时就感到无能为力,造成紧张焦虑。又或者由于辩证思维发展尚不成熟,不能一分为二地看问题,情绪容易波动,出现偏激认识或冲动行为,害人害己。2.4情感因素青年时期是花的季节,在这一阶段人的第二性征渐渐发育,性意识也慢慢成熟。此时,情绪较为敏感,易冲动,对异性充满了好奇与向往,当然也会伴随着出现许多情感的困扰。如,与同龄人的感情纠葛、初恋的兴奋,失恋的沮丧,单恋的烦恼。2.5社会因素改革开放政策给我国经济上带来了空前的繁荣,物质生活得到了很大的改善。但同时,处于社会转型期的我国必然出现外来文化与本国文化的持续的冲突以及相互妥协和交融。目前,难以

7、实现外来文化与我国传统文化的有效整合,造成人们在认知上的失调和行为上的失范,引起内心紧张、焦虑、烦恼、痛苦;行为上出现偏差、越轨和无所适从,社会适应能力下降,这些均会反映到青少年身上。3、对策的探讨对特存在心理阵礴的学生,可采取如下对策3.1开设心理学专题讲座,让学生学会并掌握维持心理健康的知识和技能,进行有效的心理疾病预防。1994年,国家教委明文规定:“中小学在活动课、科教文化活动中每周要有0.5课时用于健康教育。”因此,我们要针对学生面临的各种心理矛盾和心理冲突,进行释难解惑,提供调适方法,使他们取得心理平衡,防止产生偏差心理。3.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