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ahp的装甲装备信息化作战能力分析

基于ahp的装甲装备信息化作战能力分析

ID:26269474

大小:55.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1-25

基于ahp的装甲装备信息化作战能力分析  _第1页
基于ahp的装甲装备信息化作战能力分析  _第2页
基于ahp的装甲装备信息化作战能力分析  _第3页
基于ahp的装甲装备信息化作战能力分析  _第4页
基于ahp的装甲装备信息化作战能力分析  _第5页
资源描述:

《基于ahp的装甲装备信息化作战能力分析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基于AHP的装甲装备信息化作战能力分析摘要:现代战争使信息因素对整个装甲装备作战能力的发挥影响很大。为科学评估装甲装备信息化作战能力,构建了装甲装备信息作战的评估指标体系。同时,针对评价指标的模糊性和评价信息的不确定性,在层次分析法的基础上加以改进,对装甲装备信息化作战能力进行评估,有效的避免了使用传统AHP方法构建判断矩阵时,专家由于对各标度之间的区分把握不够准确,所带来的评判误差。关键词:层次分析法;信息化作战能力;指标体系;模糊集    1装甲装备信息化作战能力的指标体系    装甲装备信息化作战能力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综合概念,是多种能力的组合。从本质上说,

2、它包括信息获取能力、信息处理能力、信息传输能力、信息攻击能力和信息防御能力五个方面的因素。这都是影响信息作战能力的主要因素。因此,可以按照这一思路建立如下组成体系,如下所示。  目标层:  Q——装甲装备信息作战能力  准则层:  Q1——信息获取能力  Q2——信息处理能力  Q3——信息传输能力  Q4——信息攻击能力  Q5——信息防御能力  方案层:  Q11——获取信息的全面性  Q12——取信息的系统性  Q13——获取信息的准确性  Q21——信息处理密度  Q22——信息存储能力  

3、Q23——信息处理质量  Q31——信息传输的数量  Q32——信息传输的质量  Q33——信息传输的速度  Q41——切断敌方信息来源能力  Q42——信息网络渗透能力  Q43——心理攻击能力  Q51——抗信息封锁能力  Q52——作战保密能力  Q53——信息防御能力  2层次分析法的改进  2.1改进方法  本文对判断矩阵进行改进,使其考虑人在分析和思考时的模糊性。改进如下:具体评分时,对于判断矩阵A=(aij)m×n的元素aij,专家用三角模糊数标出两两指标

4、间的相互关系。首先标出最有可能值m,表示对两指标相互关系的基本评价,接着标出下界a和b。上界表示专家认为可能的最高评分,下界表示可能的最低评分,则指标i相对于指标j的权重为:  aij=(a+4m+b)/6(1)  方差为:  σ2=〔(b-a)/6〕2(2)  由于aij是最高评分或最低评分的可能性比较小,更多的是最有可能值,近似服从于正态分布。当aij服从于正态分布,假定m的可能性2倍于边界值a或b的可能性。应用加权平均法,在区间(a,m)的平均值为(a+m)/3,在区间(m,b)的平均值为(2m+b)/3,则分布可以用(a+2m)/3

5、与(2m+b)/3各以(1/2)可能性出现的分布来代表,即:  aij=12a+2m3+2m+b3=a+4m+b6  而方差:  σ2=12a+4m+b4-a+2m32+a+4m+b6-2m+b32=b-a62  模糊判断矩阵转化为精确矩阵后,改进的层次分析法的计算方法与层次分析法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2.2举例应用  本方法由于引入了模糊集取代了判断矩阵中的精确数,因此特别适合对定性的指标以及模糊不确定的因素进行评估。首先,每位专家对每一定性指标采用模糊打分,即给出对此指标的最高评价、最可能评价及最低评价,然后用式(1)计算,得出此专家对此

6、指标的打分,最后对各专家对此指标的打分进行平均,得出此指标的分值。设共有n位专家,对某一指标采用模糊打分后所得分值分别为a1,a2∧an,则该指标最终得分为:  (a1+a2+∧+an)/n(3)  如5人组成的专家组采用1~9标度对某指标打分如表1所示。    4结束语    装甲装备信息化作战能力评估,是一个复杂的多指标决策问题,涉及因素众多,而且指标难以量化。本文针对这一问题,对层次分析法进行改进,将其应用到对定性指标的评价上,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此改进方法考虑了人对复杂事物判断的模糊性,而且计算方便,为评价问题特别是带不确定因素的评价问题提供了

7、一种方便、有效的途径。      〔4〕曹谢东.模糊信息处理及应用〔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  〔5〕杨根源.战役信息作战指挥研究〔M〕.北京:国防大学出版社,2001.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