螺旋ct扫描在胆囊癌诊断中的应用

螺旋ct扫描在胆囊癌诊断中的应用

ID:26276330

大小:52.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1-25

螺旋ct扫描在胆囊癌诊断中的应用  _第1页
螺旋ct扫描在胆囊癌诊断中的应用  _第2页
螺旋ct扫描在胆囊癌诊断中的应用  _第3页
螺旋ct扫描在胆囊癌诊断中的应用  _第4页
螺旋ct扫描在胆囊癌诊断中的应用  _第5页
资源描述:

《螺旋ct扫描在胆囊癌诊断中的应用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螺旋CT扫描在胆囊癌诊断中的应用【摘要】目的探讨不同类型胆囊癌的CT表现,以提高对该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水平。方法回顾分析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的19例胆囊癌的CT资料,均经螺旋CT平扫及动态增强扫描,分析其CT表现。结果胆囊癌呈软组织肿块型9例,胆囊壁局部或弥漫增厚型6例,腔内结节型4例。肝脏受侵犯5例,淋巴结转移7例,肝内外胆管扩张4例,腹水1例,10例合并胆囊炎、胆囊结石。结论CT在胆囊癌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中具有重要作用。【关键词】胆囊癌X线计算机体层摄影术胆囊癌起病隐匿,临床症状无特征性,与胆囊炎性病变无特异性区别,早期难以确诊,

2、多数患者在临床上作出诊断时已是晚期,尽管B超、CT及MRI等广泛应用于临床,使胆囊癌的诊断率明显提高,但漏诊、误诊仍有发生,尤其对早期胆囊癌的诊断仍有一定困难,回顾性分析19例胆囊癌患者螺旋CT表现,以探讨螺旋CT扫描对胆囊癌的诊断价值及鉴别诊断的意义。1材料与方法收集2002年—2009年间经病理征实的胆囊癌19例,男6例,女13例,男女比例1:2.2。年龄45-79岁,其中>50岁者16例,占84%。19例均行螺旋CT平扫及动态增强扫描。19例CT检查前均行B超检查。使用美国GEHispeedNX/I双层螺旋CT机,扫描

3、层厚及层距均为7-10mm,全部病例均作平扫加增强扫描,增强采用CT专用高压注射器,经肘静脉团注非离子型造影剂(碘海醇),速度2-3ml/s,总量100ml,注射造影剂后分别行动脉期(25-30s),门脉期(60-70s)和延迟期(5min)3期扫描,常规仰卧位,扫描范围自膈顶至髂棘上缘,对病变感兴趣区加3—5mm薄层扫描。2结果2.1直接征象(1)肿块:胆囊区呈低、等混杂密度肿块,边缘模糊,略呈分叶状,胆囊腔消失或不规则缩小,增强后肿块各期不均匀强化,以低密度为主伴斑片状强化。本组9例。(2)胆囊壁增厚:表现为局部或全部不规则增

4、厚,内缘不光整,胆囊腔明显缩小,部分胆囊边缘模糊不清及肝胆分界消失,病变动脉期强化明显,门脉期、和延迟期呈持续强化,其密度高于正常胆囊及肝脏,本组6例。(3)腔内肿块:呈乳头状或结节状,由胆囊壁突向腔内的均匀密度软组织肿块,局部胆囊壁增厚、僵硬,增强扫描动脉期强化明显,门脉期、和延迟期呈持续强化。本组4例。2.2间接征象(1)合并胆囊炎、胆囊结石10例。(2)肝脏直接侵犯5例。表现邻近胆囊区底肝脏出现不规则形的低密度区,强化不明显,与胆囊肿块间分界不清,常向肝右叶及方叶侵犯。(3)肝内转移3例,表现为肝实质内散在多发均匀低密度类圆

5、形影,增强效应不明显。(4)肝内外胆管扩张4例。(5)淋巴结转移7例,表现为肝门区,胰头周围,腹主动脉旁的10-20mm结节影,增强后强化不明显。3讨论胆囊癌是胆道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在消化道肿瘤发病中占第五位,好发于55岁以上老年女性,其病因不明。张金萍等[1]认为与胆囊结石、慢性胆囊炎长期刺激损伤胆囊粘膜及胆汁内较高浓度的致癌物质引起胆囊粘膜上皮细胞化生、异型增生和突变有关。因此,50岁以上患胆囊炎、胆囊结石的患者,病程较长,临床症状由间隙性变为持续性,胆囊壁局限增厚者,均应高度警惕胆囊癌变的存在。根据胆囊癌的CT表现将其分

6、为肿块型、腔内型、胆囊壁增厚型(简称厚壁型)[2],以肿块型最常见,厚壁型最少见。正常胆囊壁厚度为1-2mm,超过3.5mm为异常[3]。厚壁型、腔内型属胆囊癌的早期表现。厚壁型主要表现为胆囊壁局限性不规则增厚,或全部增厚,内缘凹凸不平,增强扫描,增厚的胆囊壁明显强化,各期密度均高于肝脏及正常的胆囊壁;腔内型表现为乳头状、结节状腔内肿块,单发或多发,病灶相应胆囊壁呈局限性不规则增厚,并以广基钝角相交,增强扫描后病灶于动脉期、静脉期及延迟期均有中度或明显强化。肿块型为晚期表现,常有肝脏及淋巴结转移,其特征性表现为胆囊窝缩小或闭塞,代

7、之以境界不清、形态不规则软组织肿块影,增强扫描强化明显且持续时间长,可均匀或不均匀。螺旋CT增强扫描可显示病灶与肝实质强化不一致,可以隐约分辨腔内被肿瘤组织充填的胆囊轮廓。所以CT平扫未发现正常胆囊结构,在排除胆囊切除、先天性胆囊缺失、异位胆囊、餐后胆囊收缩不显影后,应高度怀疑胆囊癌,进一步增强扫描。胆囊癌的鉴别诊断:1厚壁型胆囊癌与慢性胆囊炎的鉴别:两者都可表现为胆囊壁弥漫性增厚,造成诊断困难。胆囊炎表现为胆囊壁轻度、均匀增厚呈双边或多边征,腔内黏膜光滑、胆囊周围出现边界清晰的低密度影或“晕征”,反映了胆囊壁的水肿或胆囊炎所致胆

8、囊周围液体渗出。“瓷胆囊”征是慢性胆囊炎的特征,胆囊炎最常见的强化方式是动脉期及门脉期均为等密度。厚壁型胆囊癌胆囊壁呈不规则增厚,内壁僵硬、粘膜线中断;强化特点,动脉期为明显高密度,门静脉期呈等密度或高密度,延迟期消退不明显。2厚壁型胆囊癌与黄色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