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和而不同”思想中蕴含的伦理思想及现代意义

浅谈“和而不同”思想中蕴含的伦理思想及现代意义

ID:26277276

大小:53.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11-25

浅谈“和而不同”思想中蕴含的伦理思想及现代意义  _第1页
浅谈“和而不同”思想中蕴含的伦理思想及现代意义  _第2页
浅谈“和而不同”思想中蕴含的伦理思想及现代意义  _第3页
浅谈“和而不同”思想中蕴含的伦理思想及现代意义  _第4页
浅谈“和而不同”思想中蕴含的伦理思想及现代意义  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谈“和而不同”思想中蕴含的伦理思想及现代意义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浅谈“和而不同”思想中蕴含的伦理思想及现代意义论文关键词:和而不同 伦理思想 现代意义论文摘要:中国传统“和而不同”思想作为中国文化的核心和精髓,它是事物和社会关系发展的一条重要规律,也是人们处世行事应该遵循的准则,是人类社会协调发展的真谛。“和而不同”思想中蕴含的伦理思想叶于我们今天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而不同”思想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和精髓之一,它蕴含着丰富的哲学思想、伦理思想、政治学思想,而它所蕴含的伦理思想对于我们当今要构建和谐社会的作用更加凸显。我国是一个资源丰富的大国,但是由于人口众

2、多,我国又是一个自然资源人均占有量较少的国家,并且存在很多的严重问题。例如,不合理地利用资源等引发了人与自然的冲突,又由于人们对资源占有的不平等而引发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冲突。要想构建和谐社会,必须要解决这些冲突与困扰,而解决这些冲突与困扰,我们可以运用“和而不同”思想中蕴含的伦理思想为指导,正确处理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冲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一、“和而不同”思想的理论渊源在中国古代典籍中,“和”在甲骨文和金文中都有出现。“和”原指音乐上的重音的协调,而后才被引申为一切不同事物之间相互作用、

3、协调统一的哲学范畴。在先秦时期,“和”的思想已经形成,那时候曾有过“和同之辩”。最早通过“和”与“同”的比较而对“和”做出确切说明的春秋初期的史伯,在与郑植公讨论“周期弊乎”时曾指出:“和实生物,同则不继”,“去和而取同”是遭致弊端的根本原因。在这里史伯强调了“和”时不同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补充和限制。同是排斥差别的抽象的同一性,它取消了事物存在和发展的根据,可见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原因是“和”而不是“同”。后来的史伯和晏婴的“和同论”进一步向我们揭示了“和”与“同”异于“和实生物”的道理。“同”是抽象的直接的同一

4、性;“和”是包含着矛盾和差别的具体的、辩证的同一性。孔子依据对当时现实社会道德人格的经验认知,从“和同之辩”视角,提出“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的思想。意思是说君子能够接受不同的意见,而获得和谐;小人只认同相同的意见,而排斥不同的意见,因此不和谐。换言之,君子没有乖庆的思想,他能包容、兼听不同意见,能海纳百川,和谐相处;小人结党营私、党同伐异、同而不和。这就是说,和、和谐、和合是在不同、冲突中求得的,同是排斥和、和谐、和合的,体现了两种不同的处理人际、社会、政治、国家、民族、宗教间复杂关系的方法,也蕴含着两

5、种不同的理想人格、道德情操和思维方法。张载对相争与相合也曾有过“有象斯有对,对必反其为;有反斯有仇,仇必和而解”的说法。总的来说,和解是一个大趋势。又如《中庸》中所讲,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而这恰恰是周恩来的“和而不同”的思想境界。在中国,20世纪60年代社会舆论的主流是斗争论。人们斥“和而不同”的“均衡论”为“庸俗机械论的饭辩证法的理论”。这个时期,周恩来在处理中国同苏、美、日之间的关系时,均采取了寻求均衡求得稳定的非常现实主义的立场。这种均衡论事周恩来留给后人较有价值的历史文化遗产,均衡论就是“

6、和而不同”论。总之,所谓“和而不同”是事物和社会关系发展的一条重要规律,也是人们处世行事应该遵循的准则,是人类社会协调发展的真谛。“和而不同”是贯彻中庸思想(执两用中)必须提倡的正确方法。二、“和而不同”中蕴含的伦理思想的具体表现首先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上,主张天人合一,肯定人与自然的统一。强调人类应当认识自然并征服自然。人类作为自然界这个有机整体的一部分,它的产生和发展与自然界有着密切的关系。一方面,人类在生产实践中,不断地改造自己、利用自然,从自然中获取物质生产资料以满足自己的衣食住行的需要。另一方面,人类

7、通过劳动使自然界不断的变化。因此,人类与自然界是一种平等的关系,而不是统治与被统治的关系。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的时候要依照自然规律办事,必须保持人与自然的统一,正确认识和把握人与自然的对立统一关系,确保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不仅关系着自然界的生态平衡,而且也关系着人类自身的生存和发展。这种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的思想原则正是中国传统生态伦理所主张的人源于自然,是自然的一部分。因而,人必须尊重自然,遵循自然规律,而不能违背自然规律为所欲为。其次,在处理人与人的关系上,主张“和睦相处”,待人要真诚、宽厚,人与人之间要相互关

8、心、理解、与人为善、建立团结互助、友爱的人际关系。人与人的和谐是人类社会和谐的基础。要形成和谐的人际环境,离不开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帮助、相互关爱。在我国的传统社会中,人与人在自然经济关系和血缘伦理关系中生活,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简单而且稳定。但是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变得越来越复杂,人与人之间在感情上日益淡漠、日趋功利化。所以在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时候要尊重人、关心人。只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