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禁毒教育教案

中学生禁毒教育教案

ID:26327388

大小:78.49 KB

页数:19页

时间:2018-11-26

中学生禁毒教育教案_第1页
中学生禁毒教育教案_第2页
中学生禁毒教育教案_第3页
中学生禁毒教育教案_第4页
中学生禁毒教育教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学生禁毒教育教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课题一毒品的危害(一)对个人的危害1.吸毒严重摧残人的身体,破坏人体的正常生理机制和新陈代谢,导致各种疾病。2.吸毒扭曲人格,使人不顾廉耻、六亲不认3.吸毒引发自伤、自残、自杀等行为4.吸毒引发交叉感染。如感染艾滋病(二)吸毒对家庭的危害1.一人吸毒,全家遭殃2.吸毒对家庭成员造成精神摧残3.吸毒导致倾家荡产、家破人亡、众叛亲离4.吸毒贻害后代,特别是对胎儿发育成长造成严重损害(三)吸毒对社会的危害1.吸毒诱发犯罪,影响社会稳定2.吸毒吞噬社会巨额财富。3.吸毒危害社会风气。1.吸毒影响国民素质。课题二我国目前面临的毒品形势我国面临着严峻、复杂

2、的形势。(一)毒品的滥用包含合成毒品滥用、新精神活性物质滥用(二)毒品的来源1.境外毒品来源。包括“金三角”“金新月”“南美洲”2.国内毒品制造A.国内制毒物品流失问题突出B.制造走私净身活性物质问题突出C.国内小面积非法种植毒品植物(三)毒品贩运1.重大贩毒案件持续多发,贩毒活动组织化2.跨国跨境贩毒持续高发3.利用特殊人群贩毒屡禁不止。如:控制孕妇、哺乳期妇女、伤残人等贩运毒品4.利用互联网贩毒快速蔓延课题三我国青少年吸毒现状分析国家毒品委员会发布的数据显示,全国实际吸毒人数超过1400万,35岁以下的青少年占总人数的百分之57.1。为什么

3、青少年容易走上吸毒的不归路?(一)青少年自控能力差(二)无意间被吸毒。如:红酒、奶茶、糖片、橙汁等食品中。(三)逆反心理。部分青少年有“你不让我干,我偏要试试”的逆反心理。(一)明星偶像影响追求享受、及题行乐等错误的观念导致许多年轻人认为吸毒题尚、有范儿。(二)认为新型毒品毒性不强、不容易上瘾。课题四认识毒品之传统毒品传统毒品有1.鸦片。由罂粟果实中流出的乳液经过干燥凝结而成。虽有治病的效果,但过量就会让人上瘾,从而离不开鸦片。如我国近代遭受的耻辱鸦片战争。2.吗啡。从鸦片中分离出来的一种生物碱,有镇痛、催眠、止咳作用。但吸食容易上瘾。1.海洛

4、因。由吗啡和醋酸酐反应而制成。俗称白粉。成瘾快、毒性强、极难戒断。2.大麻。具有麻醉、抑制神经的作用。引起精神障碍,破坏人体的免疫系统。3.杜冷丁。是一种临床应用的合成镇痛药,长期使用会产生依赖性。4.古柯。美洲的传统植物5.可卡因。从古柯钟提取的一种生物碱,能阻断人体的神经传导,兴奋中枢神经,使人暴动、有攻击倾向。有很强的的成瘾性。课题五认识毒品之新型毒品新型毒品是通过人工合成的化学合成类毒品,又称实验室毒品、化学合成毒品。对人体具有兴奋、抑制、致幻作用。大多为片剂,或粉末,多采用口服、鼻吸。吸食后会出现幻觉、极度的兴奋、抑郁等精神病症状,从

5、而导致失控,造成犯罪。1.冰毒毒性剧烈,吸食后产生强烈的生理兴奋,消耗人体力,降低免疫能力,严重损害心脏、大脑组织,甚至导致死亡。2.摇头丸吸食后出现长题间难以控制随音乐剧烈摇动头部。具有兴奋和致幻双重作用,使人行为失控,自残、攻击、诱发精神分裂。3.K粉接触一二次就可上瘾,可随意勾兑近饮料、红酒等饮料中。吸食后全身瘫软、精神分裂,对神经产生严重损害。4.咖啡因等课题六吸毒违法2007年12月29日,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禁毒法》第六十二条规定:“吸食、注射毒品的,依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第三十三条规定:“对毒成瘾人

6、员,公安机关可以责令其接受社区戒毒。”拒绝接受戒毒的,第三十八条规定:“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公安机关作出强制隔离戒毒的决定。”1997年新《刑法》具体规定了有关毒品犯罪的12种罪名。对涉毒行为将判处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没收财产。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无论数量多少,都应当追究刑事责任,予以刑事处罚。走私毒品罪--走私鸦片不满50克、海洛因或者冰毒不满10克或者其他少量毒品构成犯罪;贩卖毒品罪--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如有贩卖毒品行为,应承担刑事责任。运输毒品罪--非法运输、携带、邮寄或交付托运毒品的行为构成犯罪。制造毒品罪

7、,非法持有毒品罪,包庇毒品犯罪分子罪,非法种植毒品原植物罪,引诱、教唆、欺骗他人吸毒罪,容留他人吸毒罪等。课题七珍惜花样年华1.人的生命只有一次,我们要珍惜生命,要正确地认识毒品,远离毒品。2.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做起,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不盲目追求享受,寻求刺激,赶题髦。3.要记住,一旦惹上毒品,必将毁灭自己、祸及家庭、危害社会。毒品这东西一碰都不能碰。课题八珍爱生命远离毒品预防——社会共同的行动据有关专家介绍,禁毒的最好方法就是不吸毒,要做到这一点,首要的任务就是如何使青少年能够主动地拒绝毒品。目前,一个共识已在社会各界达成:教育——加强禁毒教

8、育,做好超前预防工作,才是根本途径和出路。专家指出,青少年禁毒工作应该是一个社会综合治理的问题,各级党委、政府以及全社会都应关心和支持青少年禁毒。把禁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