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u患者躁动发生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icu患者躁动发生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ID:26353671

大小:52.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1-26

icu患者躁动发生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_第1页
icu患者躁动发生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_第2页
icu患者躁动发生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_第3页
icu患者躁动发生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_第4页
icu患者躁动发生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_第5页
资源描述:

《icu患者躁动发生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ICU患者躁动发生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关键词】ICU躁动原因分析护理对策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科2009年8月-2010年7月,患者发生烦躁203例,男116例,女82例。其中COPD48例,脑梗死13例,脑出血15例,脑外伤37例,胸部外伤18例,心力衰竭16例,心肌梗死26例,农药中毒24例,产后大出血4例,甲型H1N1流感2例。1.2临床表现患者表现为坐卧不安、情绪激动,撕扯衣服和床单、定时、定向能力障碍,易拔除身上的导管,不容易配合护理人员。生命体征出现异常波动,血压升高、心率增快,呼吸频率加快,与呼吸机不同步,容易导致通气不足,PaO2降低和PaCO2升高。2原因分析2.1

2、疼痛外伤、术后、心肌梗死等常易因疼痛而出现烦躁。疼痛导致机体应激改变、睡眠不足和代谢改变,进而出现疲劳和定向力障碍,导致情绪改变。疼痛是引起患者烦躁的常见原。外伤和大手术患者常由伤口疼痛引起。心脏疼痛则由心肌梗死直接刺激所致,表现为手按胸前、坐立不安、自诉疼痛等。  ICU患者躁动发生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关键词】ICU躁动原因分析护理对策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科2009年8月-2010年7月,患者发生烦躁203例,男116例,女82例。其中COPD48例,脑梗死13例,脑出血15例,脑外伤37例,胸部外伤18例,心力衰竭16例,心肌梗死26例,农药中毒24例,产后大出血4例,甲型H1

3、N1流感2例。1.2临床表现患者表现为坐卧不安、情绪激动,撕扯衣服和床单、定时、定向能力障碍,易拔除身上的导管,不容易配合护理人员。生命体征出现异常波动,血压升高、心率增快,呼吸频率加快,与呼吸机不同步,容易导致通气不足,PaO2降低和PaCO2升高。2原因分析2.1疼痛外伤、术后、心肌梗死等常易因疼痛而出现烦躁。疼痛导致机体应激改变、睡眠不足和代谢改变,进而出现疲劳和定向力障碍,导致情绪改变。疼痛是引起患者烦躁的常见原。外伤和大手术患者常由伤口疼痛引起。心脏疼痛则由心肌梗死直接刺激所致,表现为手按胸前、坐立不安、自诉疼痛等。2.2环境改变高强度的医源性刺激,频繁的监测治疗,被迫更换卧位,

4、封闭的环境,使患者容易产生恐惧、紧张、焦虑等心理反应,ICU内限制病人的活动,以上均可增加患者的不适,影响休息和睡眠。ICU内因仪器设备多,噪音大,Hitton〔1〕指出每天超过6小时噪音水平超过60分贝,会导致患者烦躁不安,刺激患者的交感神经,使心率加快、血压升高、压力感和焦虑感加重,疼痛感加剧,使患者感到抑郁、头痛、幻觉、入睡困难,昼夜睡眠节律倒转。ICU内通宵照明,缺乏时间感和昼夜的节律感。危重及抢救病人多,特殊治疗及护理多,致患者睡眠被剥夺,会出现焦虑、多疑等精神症状。2.3低氧血症、低血压、低血糖等也是引起烦躁的常见原因。研究表明,PaO260mmHg易出现躁动,低血压引起的躁动

5、与低灌注引起的脑损伤有关;低血糖会导致严重的激动〔2〕。缺氧由于呼吸衰竭、心力衰竭、术后肌松药的残余作用、肺部外伤,导致肺通气或换气功能失常而缺氧。缺氧时患者呼吸急促、皮肤发绀,出现三凹征,监测SpO2、PaO2均低于正常。2.4脑损伤脑外伤、脑出血、脑梗死、血栓破裂、感染、空气栓塞等均可造成脑部不同程度的损伤,尤其是额叶、颞叶、海马回损伤,更易导致情感异常,造成功能区活动异常,引起不同程度的躁动。2.5导管因素机械通气时由于气管插管的刺激、通气量不足、气道分泌物增多、患者的恐惧心理等,均可引起患者的心率增快、血压升高、呼吸频率加快、潮气量时高时低,导致烦躁。频繁的气道吸引、深静脉的穿刺及

6、身体其他部位的各种管道等均会使病人产生不适,导致烦躁。留置导尿时,由于插管过浅使气囊压迫膀胱颈,也可导致患者烦躁,。在应用各种管道时,患者常采取被动卧位,甚至使用约束带等,因此,各种管道的应用会使患者感觉失去支配自身的能力,从而产生恐惧感,导致烦躁。2.6其他2.6.1药物的副作用使用某些药物如阿托品、氨茶碱等过量或速度过快等,患者可出现烦躁。2.6.2个体因素患者可因年龄、知识层次等不同因素产生对自身疾病的担心和不了解;疾病本身的损害;性格暴躁、易怒;对监护病房缺乏认识,加之无亲人陪伴,均可使病人产生不安全、被遗弃的感觉,引起烦躁。3护理对策3.1心理护理做好心理护理有助于消除不良心理刺

7、激,使患者适应环境,防止心身疾病的恶性循环,增加对医护人员的信任,有助于进行对患者的诊疗操作[3]。在进行心理护理时,首先要态度和蔼、言语温和、动作轻柔沉稳,以取得患者的信任。其次要了解患者的主要病史和一般情况,相对应做好解释和安慰,并对各种诊疗操作、管道应用的意义及作用做好解释,取得患者的配合。加强护患沟通,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护士可根据患者的病情、社会地位、文化背景等因素,选择合适的沟通方式,准确判断患者所要表达的意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