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阴炎阴道炎的诊断与治疗

外阴炎阴道炎的诊断与治疗

ID:26387006

大小:55.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11-26

外阴炎阴道炎的诊断与治疗  _第1页
外阴炎阴道炎的诊断与治疗  _第2页
外阴炎阴道炎的诊断与治疗  _第3页
外阴炎阴道炎的诊断与治疗  _第4页
外阴炎阴道炎的诊断与治疗  _第5页
资源描述:

《外阴炎阴道炎的诊断与治疗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外阴炎阴道炎的诊断与治疗【摘要】目的:探讨外阴炎、阴道炎的发病原因。方法:对各种不同类型的外阴炎、阴道炎的病原学进行分析,并找出各类病原菌致外阴炎、阴道炎的特点。结果:对各种阴道炎、外阴炎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外阴部暴露于外,又与尿道、阴道、肛门毗邻局部经常湿润,细菌容易繁殖,并与外界接触较多,易受各种物理及化学性刺激,因此外阴易发生炎症,并且可与阴道炎同时存在;外阴炎、阴道炎由多种病因致病,非特异性外阴炎、阴道炎、前庭大腺炎、霉菌性外阴炎、阴道炎、滴虫性外阴炎、阴道炎,婴幼儿外阴炎、阴道炎等是其代表性疾病,病毒性外阴炎阴道炎(疱疹、湿疣等)则属于性传播疾病。结论:对号

2、入座、除去病因、对症治疗,达到理想的效果,解除妇女儿童的痛苦。【关键词】外阴炎阴道炎诊断治疗外阴炎和阴道炎是妇产科临床最多的疾病之一。因为外阴部暴露于外,又与尿道、阴道、肛门毗邻,局部经常湿润,细菌容易繁殖,并与外界接触较多,易受各种物理及化学性刺激。因此外阴易发生炎症,并且可与阴道炎同时存在,外阴炎、阴道炎由多种病因致病,非特异性外阴炎阴道炎、前庭大腺炎、霉菌性外阴炎阴道炎、滴虫性外阴炎阴道炎等是其代表性疾病,病毒性外阴炎阴道炎(疱疹、口湿疣)则属于性传播疾病。  1单纯性外阴炎  1.1病因  主要是由于不注意外阴卫生,受到物理、化学性的刺激或变态反应等引起局部

3、抵抗力减弱造成的继发感染。如月经垫的刺激、内裤磨擦、抓挠,特别是宫颈炎、阴道炎时分泌物增多,流出外阴均可产生不同程度的外阴炎。糖尿病患者的尿液、粪瘘患者的粪便及尿瘘患者的尿液的长期浸渍等亦可引起外阴炎,致病菌可有葡萄球菌、链球菌、大肠杆菌以及变形杆菌等综合感染。  1.2临床表现  急性期可见外阴肿胀、充血、外阴皮肤瘙痒、疼痛、烂灼感、糜烂、小丘疹、小水疱、脓疱等,严重者形成溃疡、腹股沟淋巴结肿大。慢性炎症可表现皮肤黏膜增厚、粗糙、皱裂等。  1.3诊断  详细询问病史、分泌物多少、性状及有无特殊因素,如糖尿病、粪漏、尿漏、患者的卫生情况等,必要时查白带常规。  1

4、.4治疗  病因治疗,首先应针对原因进行治疗,除去病因,局部治疗可采用1∶500高锰酸钾溶液坐浴,抗生素软膏涂抹。如果病因除去不彻底,容易复发转为慢性或难治性。  2前庭大腺炎和前庭大腺囊肿病原体侵入前庭大腺引起的炎症称前庭大腺炎。当前庭大腺管开口部阻塞分泌物积聚于腺腔而形成囊肿,称为前庭大腺囊肿。本病多见于育龄妇女。  2.1病因  前庭大腺位于女性外阴两侧大阴唇下1/3深部,腺管开口于小阴唇与处女膜之间的沟内,性兴奋时分泌黏液起润滑作用。因其解剖部位特殊,在性交、分娩、经期均因卫生不良或损伤而被病原体感染,病原体入侵后引起炎症。炎症急性发作时首先侵犯腺管,导致前

5、庭大腺导管炎,腺管开口往往肿胀、阻塞,使脓液不能外流而积存,造成前庭大腺脓肿。脓肿消退后,脓液逐渐转为清液形成囊肿。各种原因的外阴局部损伤,造成腺管阻塞,分泌物排出不畅,也可形成囊肿。本病为混合感染,常见的病原体为葡萄球菌、大肠杆菌、链球菌及肠球菌,随着性传播疾病发病率的增加,淋病奈瑟菌及沙眼衣原体已成为常见病原体。  2.2临床表现  炎症多为一侧,急性期表现为小阴唇下部发红、肿胀、伴有局部疼痛。当炎症波及深部,脓肿形成后疼痛加剧,检查时局部皮肤红肿、发热、压痛明显,可触及波动感,直径可达3cm~6cm。部分患者出现发热等全身症状,腹股沟淋巴结可显不同程度增大。当

6、脓肿内压力增大时,表面皮肤变薄,脓肿自行破溃,若破孔大,可自行引流,炎症较快消退而痊愈;若破孔小,引流不畅,则炎症不退可反复发作。前庭大腺囊肿表现为外阴异物感或性交不适,检查见单侧或双侧椭圆形囊肿。也可继发感染形成脓肿而反复发作。  2.3治疗  前庭大腺炎用敏感抗菌素全身用药抗感染治疗。早期也可选用清热解毒中药局部热敷或坐浴,或选用氢氖激光局部照射及时控制,已形成脓肿应及时切开引流,前庭大腺囊肿则行囊肿造口术以保持前庭大腺的功能。  3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外阴阴道假丝酵母病(VVC)是常见的外阴炎症,常与阴道假丝酵母同时存在,两者合称为VVC,据统计约70%的妇女

7、一生中至少患过1次VVC,妊娠妇女VVC的发病率高于非妊娠妇女。  3.1病因  80%~90%的起病菌是白假丝酵母菌,少数可由光滑假丝酵母菌、近平滑假丝酵母菌或热带假丝酵母菌引起,且近年来非白色假丝酵母菌感染不断增加,因其对很多抗真菌药不敏感而呈现难治性,白假丝酵母菌为条件致病菌,10%~20%非妊娠妇女及30%妊娠妇女阴道中有假丝酵母菌繁殖活跃而致病,临床研究表明菌种鉴定仅适用于少数治疗无效患者,并证明复发相关因素主要为性行为,尤其是手淫、舔阴等。  3.2临床表现  以外阴顽固性瘙痒,伴有尿疼、性交痛为主要特征,检查可见外阴水肿、阴道黏膜水肿、充血、红斑,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