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二化学反应与能量转化

专题二化学反应与能量转化

ID:26394229

大小:1.68 MB

页数:20页

时间:2018-11-26

专题二化学反应与能量转化_第1页
专题二化学反应与能量转化_第2页
专题二化学反应与能量转化_第3页
专题二化学反应与能量转化_第4页
专题二化学反应与能量转化_第5页
资源描述:

《专题二化学反应与能量转化》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专题二化学反应与能量转化第一单元、化学反应速率与反应限度一、化学反应速率1、定义:用来描述化学反应快慢的物理量表示方法:用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浓度的减少或生成物浓度的增加来表示。单位:mol/(L.min)或mol/(L.S)、mol.L-1.S-1、mol.L-1.min-1表达式:关系:速率比=系数比aA+bB=cCVA:VB:VC=a:b:cVB=____△CB△t2、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1)内因:反应物的性质(2)外因:①反应物浓度(固体和纯液体浓度不变)②反应的温度和压强(对气体)③催化剂结论:其他条件相同时,

2、反应物浓度越大,反应速率越大;温度越高,速率越大,加入催化剂增大反应速率。此外,反应物接触面积大小,固体反应物的颗粒大小等因素也对速率有影响。二、化学反应限度1、反应速率与浓度有关反应开始时:t=0,C反最大,C生=0;∴V正最大反应进行时:t>0,C反↓,C生↑;∴V正↓V逆↑当t=t1时:V正=V逆,C反C生不再变化,可逆反应达到平衡,化学平衡建立。过程图像:时间t0反应速率V正V逆V正=V逆t12、化学平衡状态在一定条件下的可逆反应里,正反应和逆反应的速率相等,反应混合物中各组分的浓度保持不变的状态。特征:逆:研究

3、对象为可逆反应(反应不完全)等:V正=V逆定:浓度恒定不变动:动态平衡变:条件改变,平衡被破坏第二单元、化学反应中的热量一、化学反应中的热量变化1、放热反应:放出热量的化学反应吸热反应:吸收热量的化学反应注:浓硫酸,NaOH固体溶于水放出大量热铵盐溶于水吸热(都是物理变化)常见的放热反应常见的吸热反应所有的燃烧反应C+CO2==2CO大多数化合反应C+H2O==CO+H2酸碱中和反应Ba(OH)2.8H2O与NH4Cl金属与酸或水生成氢气大多数分解反应高温高温2、热化学方程式(1)定义:表明反应所放出或吸收的能量的化学方

4、程式(2)书写:①标状态:s,l,g②标明反应放出或吸收的热量。△H:放热“—”吸热“+”,单位:KJ/mol③系数表示物质的量,可用分数表示,系数变化时,△H数值等倍数变化例:CaCO3(s)=CaO(s)+CO2(g)△H=+178.5KJ/mol(3)意义:1molCaCO3吸收178.5KJ热量,完全分解生成1molCaO和1molCO23、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2个角度分析)(1)化学键与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化学反应断开反应物中的化学键吸收能量E吸形成生成物中的化学键放出能量E放若:E吸>E放吸热E吸

5、(2)反应本身的能量与化学反应中能量的变化若:E反>E生放热若:E反

6、有电解质溶液(3)形成闭合回路(4)能自发进行的氧化还原反应4、电极方程式书写负极:Zn-2e-=Zn2+正极:2H++2e-=H2↑总反应:Zn+2H+=Zn2+H2↑练习:原电池的构成二、化学能转化为电能一、电解原理图示:阳极:与电源正极相连阴极:与电源负极相连现象:阴极:碳棒上有红色物质析出(铜)阳极:碳棒上有气泡产生,该气体能是湿润的KI-淀粉试纸变蓝(Cl2)结论:CuCl2溶液在电流的作用下生成了Cu和Cl2导电过程分析:1、确定电极:阴极(-)、阳极(+)2、电解质溶液中的离子CuCl2==Cu2++2Cl

7、-H2OH++OH-3、通电后:阳离子→阴极阴离子→阳极(Cu2+、H+)(Cl-、OH-)阳极:2Cl--2e-=Cl2↑(氧化反应)阴极:Cu2++2e-=Cu(还原反应)总反应:CuCl2==Cu+Cl2↑电解池: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的装置。电解4、电子流向:阳极→正极→负极→阴极5、电流流向:与电子流向相反6、电解池的形成条件:(1)与电源相连的两个电极(2)电解质溶液(3)闭合回路7、小结:(1)区分电解池原电池,看有无外电源(2)确定电极:①“-”→阴极;“+”→阳极②氧化反应→阳极;还原反应→阴极③电子流入→

8、阴极;电子流出→阳极④通过方程式判断⑤通过现象判断第四单元、太阳能、生物质能和氢能的利用一、太阳能的利用植物的光合作用6H2O+6CO2→C6H12O6+6O2↑人体消化(C6H10O5)n+nH2O→nC6H12O6氧化供能C6H12O6(s)+6O2(g)→6H2O(l)+6CO2(g)△H=-2804KJ/mo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