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居民消费结构升级的机理及发展趋势研究

我国居民消费结构升级的机理及发展趋势研究

ID:26425781

大小:54.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11-26

我国居民消费结构升级的机理及发展趋势研究  _第1页
我国居民消费结构升级的机理及发展趋势研究  _第2页
我国居民消费结构升级的机理及发展趋势研究  _第3页
我国居民消费结构升级的机理及发展趋势研究  _第4页
我国居民消费结构升级的机理及发展趋势研究  _第5页
资源描述:

《我国居民消费结构升级的机理及发展趋势研究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我国居民消费结构升级的机理及发展趋势研究[摘要]对我国居民消费结构升级的机理进行研究,对扩大国内需求、促进经济持续增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首先阐述了居民消费结构、居民消费结构升级的内涵及动因,指出消费结构升级在我国已初见端倪;其次探讨了我国居民消费结构升级的主要阶段,并论述了各阶段的主要特点;最后指出了我国居民消费结构升级的发展趋势——未来我国居民的消费活动将进一步活跃,消费率将继续提高,消费总量将持续增长。  [关键词]消费结构消费结构升级恩格尔系数    21世纪初,中国经济发展进入工业化中期阶段,这一时期,我国居民消费结构将随着产业结构、收入分配结构、人口结构等一系列结构的变

2、动,特别是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而发生剧烈变化。  凯恩斯主义指出,总需求不足是经济萧条的一个重要原因,但由此从理论上推论出只要将总需求提高到与总供给相等的水平就能恢复经济均衡则是有问题的,因为经济均衡不仅取决于供给与需求在总量上的相等,更取决于在结构上的一致。因此研究居民消费结构的变动,对扩大国内需求、促进经济持续增长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居民消费结构升级的机理  居民消费结构是指消费储蓄结构和消费支出结构的统一。按照国际经验,人均GDP超过1000美元之后,将触发国内社会消费的结构升级。2003年,我国人均GDP达到1090美元,国内居民的财富积累达到了消费升级的临界点,居民消费

3、将出现显著的结构性升级换代,伴随着消费结构性升级,消费支出也将大幅增加。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是导致居民消费结构升级的根本动因。一方面,随着经济的发展,居民收入必定会不断增加。消费函数理论表明,收入是消费的决定因素,居民收入是消费需求的基础。居民消费结构升级是源于居民收入的不断提高,而居民收入的提高依赖于经济的发展。由于居民收入变动方向和居民消费变动方向的一致性,在居民收入不断提高的前提下,必然导致消费总量的增加和消费结构升级。另一方面社会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导致社会总供给及其结构不断升级,为消费需求增长和消费结构升级提供了可能性和条件。一般地,社会总供给可分为基本性

4、消费品、享受性消费品和发展性消费品。在生产力发展初级阶段,社会总供给以基本性消费品为主,与此相应的居民消费结构中基本的、必需的消费品占较大的比重,此时消费结构是低级的。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各种享受性和发展性产品不断增多,产品的质量也不断提高,在社会总供给结构中,享受性和发展性产品的比重不断提高,实现了结构升级,与此相应的居民消费结构中享受性和发展性消费品的比重逐步上升,此时消费结构也会逐步升级(表)。据世界银行对40多个国家的消费发展状况调查表明,由日常消费进入住、行等重大消费升级,一般发生在人均GDP达到1000美元以上。当一个国家人均GDP达到1000美元时,住房消费开始进入快速

5、增长期;当人均GDP达到3000美元时,将进入汽车消费快速增长期。我国目前人均GDP已超过1000美元,且有三分之一的省市人均GDP超过1500美元,上海、深圳、广州、北京等大城市人均GDP已超过3000美元。这为消费水平从万元级向十万元级或几十万元级升级提供了积累和准备,可以说消费结构升级在我国已初见端倪。  二、我国消费结构的国际比较  与主要国家和地区人均GDP1000美元时消费结构比较,我国居民消费支出结构具有如下特点:  1.我国生活型消费比国际水平偏高。2003年我国人均GDP达到1090美元,在城镇居民中,只有中等收入户、中等偏上收入户和高收入户等60%的居民家庭达到人均

6、GDP1000美元时恩格尔系数41%以下的国际平均水平,全国76%的人口恩格尔系数没有达到应有水平。  2.农村居民居住类消费支出比重过高。2003年我国城镇居民居住类消费支出比重为11%,基本和主要国家不相上下,农村居民居住类消费支出比重高达16%,大大高于平均水平,尤其是农村高收入组别居民2003年的恩格尔系数为38%,基本相当于主要国家和地区人均GDP1000美元的消费水平,但其居住类消费支出比重高达19%,和主要发达国家人均GDP20000美元左右时的居住类消费支出比重不相上下,与其实际收入水平和消费水平严重不相匹配,这对农村居民的其它类别消费具有严重的“挤出”效应,不利于农村

7、消费市场的启动。  3.其他发展享受型消费不足。我国居民家具、家庭设备消费支出比重不足:2003年我国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家具、家庭设备及服务类消费支出比重分别为6%和4%,都大大低于主要国家和地区的平均水平,说明我国家电市场仍有发展空间,尤其在农村市场,彩电、冰箱、洗衣机等日常家用电器的普及水平还有待提高。  4.教育和医疗消费偏高。我国城镇居民文教娱乐支出比重达14%,其中城乡居民用于教育方面的支出占到50%,而一般国家这类比重为20%。世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