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新课程与新教材必修课程解读与建议袁书琪

高中地理新课程与新教材必修课程解读与建议袁书琪

ID:26547243

大小:321.85 KB

页数:80页

时间:2018-11-27

高中地理新课程与新教材必修课程解读与建议袁书琪_第1页
高中地理新课程与新教材必修课程解读与建议袁书琪_第2页
高中地理新课程与新教材必修课程解读与建议袁书琪_第3页
高中地理新课程与新教材必修课程解读与建议袁书琪_第4页
高中地理新课程与新教材必修课程解读与建议袁书琪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中地理新课程与新教材必修课程解读与建议袁书琪》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高中地理新课程与新教材——必修课程解读与建议袁书琪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福建师范大学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副主任教育部地理课程标准制定核心组成员人民教育出版社《地理必修2》、《地理选修3》主编中国教育学会地理教学研究会副理事长2008年7月问题新课程改变很多从知识为本转变为能力为本减轻负担为目的坚决贯彻新课程课时不够新课程是素质教育新课程指导高考新课程只管高中地理课程的改革一、新旧课程的比较教育部课程文件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教学大纲研究对象地理环境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地理环境

2、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的相互关系人类与地理环境关系特点综合性、地域性意义现代科学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解决人口、资源、环境、发展问题中有重要作用地位与九年义务教育课程衔接跨“人文与社会”和“科学”两个学习领域二、课程结构的改革课程标准———教学大纲—————课程标准必修1必修上选修1天文必修2必修下选修2海洋选修一选修3旅游选修二选修4灾害选修5城乡选修6环保选修7GIS必修3三、课程要求的演进课程标准教学大纲现代公民必备的地理素质学习能力生存能力终身发展有用满足学生不同的地理学习需要重视地理问题探究初步的地理探

3、究能力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地理观测、考察、实验、调查与人合作运用知识与技能强调信息技术在地理学习中的应用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的结合四、课程目标的改进(一)知识与技能课程标准教学大纲知识与技能地球和宇宙环境基础知识自然环境主要特征地理环境组成与特点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人文环境形成和特点可持续发展意义和途径观察、调查阅读、分析、运用地理图表运用地理图表和数据(二)过程与方法过程与方法(新)收集、整理、分析、运用地理信息发现地理问题,提出探究方案开展调查研究,提出解决对策表达、交流、反思地理学习(三)情感与价值观课

4、程标准教学大纲情感与价值观探索地理问题的兴趣和动机求真、求实科学态度实事求是科学态度地理审美情趣关心国情,爱国爱乡爱国情感了解环境与发展问题环境意识理解国际合作,全球意识全球观念环保、法制意识、责任感、习惯可持续发展观念可持续发展观念问题图表有哪些变动发散问题学生自主想、做内容增减为什么高考不考的内容怎么办课改就是降低难度新瓶装旧酒课改就是多活动案例怎么用能力怎么养成必修课程地理1一、宇宙中的地球(一)课程标准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宇宙中的地球描述地球的宇宙环境了解地球的宇宙境用资料说明地球是普通又特殊的行星了

5、解地球是普通又特殊的行星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阐述太阳对地球的影响地球存在生命的原因太阳能量来源及对地球的影响地球自转、公转的地理意义分析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昼夜、地方时、地转偏向力)(四季、五带)说出地球圈层结构,概括分层特点人类对宇宙的探索(二)教材1.宇宙中的地球(狭义)(1)都有:各种天体图文介绍——“谈天”为了“说地”(2)天体系统层次“俯瞰”图:从小到大,从属关系和空间位置更加明确——找出各层位置,列树状图(3)九大行星比较:有图没表——列表比较说明“普通行星”(4)列出“存在生命的行星”专题(

6、难点)——发散探究有的放矢:水、热、气再利用上一个专题的比较(5)探索地外文明:阅读、活动(6)近年高考不大考——但是中学的基础知识2.太阳对地球的影响(1)太阳能量来源改为阅读——物理(2)图文:太阳能对地球的影响——可以分组专题探究(3)活动:立体曲面坐标图、柱状统计地图,太阳辐射与生物量相关比较分析——高考能力之一,重方法、过程(4)图文不变:太阳大气分层,黑子和耀斑及其活动(5)删去月相、对宇宙新探索——选修3.地球的运动(1)图文不变:自转、公转恒星日/太阳日、角速度/线速度、傅科摆太深(数理)

7、——近年少考(2)图文不变,加世界时区地图及思考:地球自转与时差(原来:昼夜交替与地方时)——太浅,要大大加深,与复习衔接——只是基础的平面判读不是立体的空间计算(3)删去地转偏向力(难点)——其实很有用下面要用(4)图文不变:地球自转与公转的关系推迟到直射点移动前(难点)增加:图上标注直射点移动轨迹删去:五带——应画示意图、列表(时、空)抓住二分二至4.(增设)地球的圈层结构(1)内部圈层与界面难点:地震波(2)外部圈层要区分岩石圈/地壳/地幔二、大气 (一)课程标准大气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图标说明大气受热

8、过程理解大气受热过程绘制全球气压、风带分布图说出气压、风带分布图、移动规律及其对气候的影响理解大气垂直、水平运动成因三圈环流与气压、风带形成大气环流与水热输送关系简易天气图分析锋面低压高压等天气系统特点了解低压高压等天气系统特点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影响大气组成与分层气候主要因素大气环境保护(二)教材1.删去:大气组成与分层2.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1)不提“热力作用”、“削弱作用”、“温室效应”术语,只提“受热过程”减少:散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