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林下经济典型材料

县林下经济典型材料

ID:26574614

大小:58.0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8-11-27

县林下经济典型材料_第1页
县林下经济典型材料_第2页
县林下经济典型材料_第3页
县林下经济典型材料_第4页
县林下经济典型材料_第5页
资源描述:

《县林下经济典型材料》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县林下经济典型材料编辑ryw554318905精心整理,可为2017年写作与“林下经济,典型材料”有关的文章提供参考,需要更多范文资料请进典型材料栏目,我们为您准备了更丰富实用的最新资料,或从右侧的搜索框重新搜索,会有更多发现。珙县地处四川盆地边缘,是典型的山区县,林地面积82.2万亩,森林覆盖率48.57%,曾是全国大林业综合开发重点实验区。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珙县林业以大规模人工造林、大范围建立林场联营经营体制、全方位林业综合开发而闻名,虽有成功与辉煌,但也有失败与暗淡。特别在林业综合开发上有许多失败与体会。在体制机制、林业

2、开发方向和内容上珙县进行了大胆探索与实践,当年林下种养植开发方面探索实践了许多项目,如林下种植黄莲、魔芋、竹荪、伏苓,杜仲、黄柏、黄栀子与其它树种套种等,林下养殖黄羊、秦川牛、兔类等,但因未形成规模化产业化,效益较差。林改后,我县又掀起了新的一轮发展林下经济的高潮,在林下养殖山地土鸡方面取得创新突破,让本是闲置的林地,变成了农民致富的宝地,为林业综合开发走出了一条成功的路子。一、因地制宜,选定林下经济产业发展新路径珙县一直以来有传统的林下养鸡模式,鸡的品种多,品质杂。通过多年的选育,川南山地土鸡成为我县林下养殖的主导品种。川南山

3、地土鸡由于风味独特、肉质鲜美细腻,深受消费者欢迎。加上我县山地多,森林资源丰富,适宜大规模养殖川南山地土鸡。林下养鸡,既能消灭林地害虫,畜禽粪便又可作为林木的天然有机肥料;林地空气清新,远离污染源,温度又均衡,适合鸡的生长,减少发病率,农民在林下养鸡风险小,效益高,同时解决了林下大面积闲置土地造成的资源浪费问题。发展林下经济、实施林地综合开发利用,是一条快速简捷路,是促进林农增收的产业发展现实路径。二、优化模式,选择林下经济产业发展新方式山地土鸡,主要在用材林、经果林、桑林、茶林下养殖,全县养殖山地土鸡面积达到15万亩,养殖模式

4、有:传统养殖、专业合作社养殖、产业化养殖三种模式。一是传统模式养殖。由农户自繁自育,母鸡孵化。该种模式主要是单个农户自由式散养,一般一户养殖量在50只以下,投入资金少,风险小,但涉及面广,农户数多,全县有3万多农户采取传统模式养殖。此模式孵化率不高、鸡苗死亡率较高,抗风险能力不强,利益较少。二是大户带动、专业合作社模式。采取“两集中、一分散”的形式进行专业化养殖。既采取“集中孵化、集中育雏、分散养殖”的模式养殖,此种模式孵化率在98%以上、鸡苗成活率95%以上。全县共有林下山地土鸡养殖专业合作社26个,合作社成员5000余户,其

5、中大户有100余户。由养殖专业合作社统一孵化鸡苗,合作社成员分别到合作社领取,在自留山、责任山、经果林地中养殖,合作社统一进行疫情疫病防治,养殖6-8个月后,合作社统一按市场价收购,再扣除鸡苗款。如我县“下罗力川牧业山寨土鸡专业合作社”就是其中一个较成功的合作社,该合作社被评为四川省“重点专业合作社”。这种养殖模式占全县养殖数量50%以上,形成了专业化、规模化养殖,农户养殖风险小,抗风险能力强,实现的经济效益高。专业合作社养殖是我县重点推广的养殖模式。三是流转—产业化经营模式。珙县巡场镇芙蓉村地处海拔450-1150米,全村面积

6、11000亩,有500余户3000余人口。其中,林地面积6000余亩,全部集中在海拔700米以上。1982-1986年,村里营造的酸枣、湿地松、火炬松,由于立地条件较差,林木生长不良,全部成为低产低效林,加上交通不便,林木采伐后连成本都不够,一直不能实施采伐,没有任何经济效益,林农意见很大。林改后,芙蓉村打破以往按部就班的农业发展模式,开辟发展农村新路子,村两委干部开始在山林里做文章,采取招商引资的方式,经过曲折的谈判与协商,最终与本村两位煤矿老板李宗池和余兆培达成协议,将全村5000余亩低产低效林分别流转给李宗池1500余亩、

7、余兆培3500余亩进行林业综合开发。李宗池、余兆培在仔细分析了芙蓉山的地理特点后,分别投资260万元、400万元,利用其得天独厚的林地和地理优势来发展林下土鸡养殖,并修建了6.5公里林区公路,林下规模化养鸡3万多只,并开办土鸡加工厂,制成速冻食品外销。同时延伸至餐饮业,分别在珙县县城和宜宾开办芙蓉山珍鸡酒楼,自产自销,创造了很好的经济效益。并带动芙蓉村村民积极调整产业结构,由公司提供良种鸡苗、管理要点、技术服务,并实行保底价回收,走出了一条“公司+基地+农户”的林下养鸡之路。由于管理科学、公司服务到位,带动当地农户养鸡1万余只,

8、林农年获利达到30多万元。三、政策助推,创造林下经济产业发展新机制珙县拥有丰富的森林和林地资源,县委、县政府因地制宜地推进林下经济发展,调整完善各项支持政策,探索新型管理、发展模式,引导农民多种形式进行规模化、集约化经营。一是在资金上给予扶持,实行以奖代补;二是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