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线局域网的安全技术研究

无线局域网的安全技术研究

ID:26643913

大小:50.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1-28

无线局域网的安全技术研究  _第1页
无线局域网的安全技术研究  _第2页
无线局域网的安全技术研究  _第3页
无线局域网的安全技术研究  _第4页
资源描述:

《无线局域网的安全技术研究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无线局域网的安全技术研究摘要随着无线技术的发展,无线局域网已经成为IT行业的一个新的热点,渐渐成为计算机网络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本文从分析无线局域网的安全威胁出发,讨论了无线局域网的几种安全保密技术。关键词无线局域网;安全;802.11标准;有线等效保密;AC地址绑定,同时禁止AP向外广播SSID。严格来说SSID不属于安全机制,只不过,可以用它作为一种实现访问控制的手段。3.2MAC地址过滤  MAC地址过滤是目前AC地址过滤属于硬件认证,而不是用户认证。MAC地址过滤这种很常用的接入控制技术,在运营商铺设的有线网络中也经常使用,即只允许合法的MAC地址终端接入网络

2、。用无线局域网中,AP只允许合法的MAC地址终端接入BSS,从而避免了非法用户的接入。这种方式要求AP中的MAC地址列表必须及时更新,但是目前都是通过手工操作完成,因此扩展能力差,只适合小型网络规模,同时这种方法的效率也会随着终端数目的增加而降低。3.3802.11的认证服务  802.11站点(AP或工作站)在与另一个站点通信之前都必须进行认证服务,两个站点能否通过认证是能否相互通信的根据。802.11标准定义了两种认证服务:开放系统认证和共享密钥认证。采用共享密钥认证的工作站必须执行有线等效保密协议(WiresEquivalentPrivacy,WEP)。WEP利用

3、一个64位的启动源密钥和RC4加密算法保护调制数据传输。WEP为对称加密,属于序列密码。为了解决密钥重用的问题,WEP算法中引入了初始向量(InitialilizationVector,IV),IV为一随机数,每次加密时随机产生,IV与原密钥结合作为加密的密钥。由于IV并不属于密钥的一部分,所以无须保密,多以明文形式传输。  WEP协议自公布以来,它的安全机制就遭到了广泛的抨击,主要问题如下:  (1)WEP加密存在固有的缺陷,它的密钥固定且比较短(只有64-24=40bits)。  (2)IV的使用解决了密钥重用的问题,但是IV的长度太短,强度并不高,同时IV多以明文

4、形式传输,带来严重的安全隐患。  (3)密钥管理是密码体制中最关键的问题之一,但是802.11中并没有具体规定密钥的生成、分发、更新、备份、恢复以及更改的机制。  (4)WEP的密钥在传递过程中容易被截获。  所有上述因素都增加了以WEP作为安全手段的WLAN的安全风险。目前在因特网上已经出现了许多可供下载的WEP破解工具软件,例如WEPCrack和AirSnort。4WLAN安全的增强性技术  随着WLAN应用的进一步发展,802.11规定的安全方案难以满足高端用户的需求。为了推进WLAN的发展和应用,业界积极研究,开发了很多增强WLAN安全性的方法。4.1802.1

5、x扩展认证协议  IEEE802.1x使用标准安全协议(如RADIUS)提供集中的用户标识、身份验证、动态密钥管理。基于802.1x认证体系结构,其认证机制是由用户端设备、接入设备、后台RADIUS认证服务器三方完成。IEEE802.1x通过提供用户和计算机标识、集中的身份验证以及动态密钥管理,可将无线网络安全风险减小到最低程度。在此执行下,作为RADIUS客户端配置的无线接入点将连接请求发送到中央RADIUS服务器。中央RADIUS服务器处理此请求并准予或拒绝连接请求。如果准予请求,根据所选身份验证方法,该客户端获得身份验证,并且为会话生成唯一密钥。然后,客户机与AP

6、激活poralKeyIntegrityProtocol,临时密钥完整性协议)为加密引入了新的机制,它使用一种密钥构架和管理方法,通过由认证服务器动态生成、分发密钥来取代单个静态密钥、把密钥首部长度从24位增加到128位等方法增强安全性。而且,TKIP利用了802.1x/EAP构架。认证服务器在接受了用户身份后,使用802.1x产生一个唯一的主密钥处理会话。然后,TKIP把这个密钥通过安全通道分发到AP和客户端,并建立起一个密钥构架和管理系统,使用主密钥为用户会话动态产生一个唯一的数据加密密钥,来加密每一个无线通讯数据报文。  (3)消息完整性校验  除了保留802.11

7、的CRC校验外,Geier着,王群等译.无线局域网.人民邮电出版社[2]KavehPahlavan着.无线网络通信原理与应用.清华大学出版社[3]GB15629.11-2003:中华人民共和国无线局域网国家标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