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污水处理基本知识

城市污水处理基本知识

ID:26668245

大小:6.84 MB

页数:52页

时间:2018-11-28

城市污水处理基本知识_第1页
城市污水处理基本知识_第2页
城市污水处理基本知识_第3页
城市污水处理基本知识_第4页
城市污水处理基本知识_第5页
资源描述:

《城市污水处理基本知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城市污水处理基本知识污水处理工培训2006、12一、城市污水的分类、来源及水质特征1、污水的定义:人们在日常生活及生产中需要使用大量的水,这些水在使用的过程中,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污染,改变了原有的化学成分和物理性质,故将其称为污水。2污水按其来源可分为:生活污水、工业废水、降水三类。(1)生活污水:是指居民在日常生活中排出的废水。主要来源:居住建筑和公共建筑,如住宅、机关、学校、医院、商店、公共场所及工业企业卫生间等。水质特征:生活污水中含有大量的有机物(如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尿素、等)、无机物(如氮、磷等)和大量的病原微生物(寄生虫卵、肠道传染病毒等)。生活污水一般不含

2、有毒物质,但它有适合于微生物繁殖的条件,含有大量的病原体,从卫生角度看有一定的危害性(2)工业废水:在工业生产过程中所排出的废水,其主要成分由工业类型、生产过程中采用的原料以及所应用的工艺及用水水质和管理水平等差异而不同。工业废水成分复杂,有毒、有害。工业废水又可分为生产污水和生产废水。生产污水:生产过程中被污染的废水,包括水温过高的废水。生产废水:未受污染或受轻微污染的及水温稍有升高的工业废水,通常可以直接排放或经简单处理后循环使用。(3)降水:是指地面径流的雨水和融化的冰雪水。雨水比较清洁,一般不需处理可直接排入水体,但降雨初期的雨水却挟带着空气中、地面上和屋顶上的各种污

3、染物质,尤其是流经炼油厂、制革厂、化工厂等地区的雨水,可能含有这些工厂的污染物质,其污染程度不亚于生活污水。因此,流经这些地区的雨水,应经适当处理后才能排放到水体。二、城市污水的水质水量变化城市污水水质、水量的变化受到城市的发展状况、人民生活水平的高低、城市的地理位置、气候和季节有关。南方、北方冬季、夏季大城市、偏远小城市一天中早晨、中午、晚上三、城市污水的性质与污染指标城市污水的特征主要与下列因素有关:人们的生活习惯;气候条件;生活污水与生产废水所占的比例及采用的排水体制(分流制、合流制、半分流制等)。了解污水的特征如种类、性质、浓度、污染指标等,对于污水的收集、处理、处置

4、设施的设计和操作以及环境管理质量的技术管理都是重要的。城市污水的一般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生物性质和污染指标。1、污水的物理性质及指标(1)水温:水温是重要的水质指标之一。随着温度的升高,氧在水中的溶解度降低,水中的化学和生物反应将相应发生变化。污水的温度直接影响着污水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污水的温度过高(如高于40℃)或过低(如低于5℃)都会影响污水的生物处理。深水温度计:-2~40℃;水深在40m以内的水温测量 颠倒温度计法:水深在40m以上的水温测量;感温10min(2)色度:城市污水由于主要污染物不同,会带有不同的颜色。色度是由污水中的悬浮固体、胶体或溶解物质组成。生活

5、污水的颜色呈灰色;工业废水的色度因企业性质而异。色度的测定方法:目视比浊法、分光光度法(3)臭味:是由于污水中存在大量的有机物造成的,通过对污水进行物理、化学和生物处理可以减弱。臭与味是人的嗅觉和味觉细胞受到某种化学刺激所产生的感受。 纯净的水是无臭无味的。天然水中产生臭与味的化学物质,主要来自于溶解的矿物盐类、水中动植物和微生物的繁殖、死亡和腐败,生活污水或工业废水的污染等。另外,生产饮用水时加氯消毒也会产生不愉快的臭与味。(4)固体含量按形态分:悬浮固体、胶体、溶解固体。按性质分:有机物、无机物、生物体。悬浮固体:用SS表示,也叫悬浮物,是指在污水中呈颗粒状的污染物质。悬

6、浮固体测定方法:质量法2、污水的化学性质及指标污水中的污染物质,按化学性质可分为无机物和有机物;按存在形态可分为悬浮状态和溶解状态。(1)无机物污染指标:1)酸碱度(酸碱污染物):用PH值表示。主要是由于工业废水排放的酸碱以及酸雨带来的。危害:破坏自然缓冲作用,抑制微生物生长,防碍水体自净,使水质恶化、土壤酸化会盐碱化。各种生物都有自己的PH值使用范围,超过该范围,就会影响其生存。2)氮:氮是植物和微生物的主要营养物质,当污水排入受纳水体,使水中的氮浓度超标,就会引起受纳水体的富营养化,促进各种水声生物(主要是藻类)的活性,刺激它们一场繁殖,造成一系列的危害。氮是一项重要的水

7、质指标。总氮凯氏氮氨氮亚硝酸盐氮硝酸盐氮无机氮有机氮有机氮氮气氨氮硝酸盐氮亚硝酸盐氮氨氮O2O2O2氨化菌硝化菌亚硝酸菌反硝化菌动植物的死尸、排泄废物等细细菌的分解(矿化作用mineralization)产生氨(HN3)或铵(NH4+),氨再经细菌的代谢(硝化作用nitrification)先形成亚销酸盐再氧化成硝酸盐,硝酸盐可直接被植物吸收利用,或再经细菌的代谢(去氮作用Denitrification)形成N2或N2O而散於大气中,这个过程中,动物、植物及细菌等微生物的族群,自然会维持一种平衡的状态,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