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我国上市公司财务困境成因及治理对策探讨

试析我国上市公司财务困境成因及治理对策探讨

ID:26722154

大小:51.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1-28

试析我国上市公司财务困境成因及治理对策探讨  _第1页
试析我国上市公司财务困境成因及治理对策探讨  _第2页
试析我国上市公司财务困境成因及治理对策探讨  _第3页
试析我国上市公司财务困境成因及治理对策探讨  _第4页
试析我国上市公司财务困境成因及治理对策探讨  _第5页
资源描述:

《试析我国上市公司财务困境成因及治理对策探讨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试析我国上市公司财务困境成因及治理对策探讨论文关键词:上市公司 财务困境 公司治理  论文摘要:从财务困境的概念及相关理论人手,在明确财务困境与公司治理关系的基础上,分别从股权结构,董事会结构和管理人员权责等几个方面,分析得出财务困境的形成有内部和外部两种原因。并针对上述分析提出加强股权结构、加强董事会规模和采用两权分离办法等治理对策。  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尽管上市公司的数量在不断增加,其市场竞争力也在不断提升。但是陷人财务困境的上市公司数量也在不断的增加,导致上市公司财务困境的公司治理问题凸现,研究财务困

2、境及其相关理论尤为必要。  1财务困境的概念要想界定财务困境的概念就必须了解财务困境的产生,财务困境的产生不是突然的,而是基于企业经营状况的逐步恶化造成的。企业由盛转衰,一般经历稳健经营—经营亏损—技术性无力偿债—破产性无力偿债—法律破产五个阶段。因此财务困境概念应包含如下要素:第一,企业严重亏损以及现金流量严重不足事项,第二,不能支付优先股股利、无偿债能力。第三,破产事项。这一概念全面概括了上市公司财务困境所包含的内容。  2财务困境与公司治理的关系公司治理的绩效通常能够放映该公司的财务状况,治理薄弱的公司

3、往往会陷人财务困境。公司治理的绩效受很多因素的影响,例如,股权结构和董事会结构就是其中很重要的因素,二者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公司控制权的配置及治理机制的运作方式,并在某种情况下决定公司治理的效率。  2.1股权结构与财务困境的关系股权结构是指公司股东的构成,包括股东的类型及各类股东持股所占比例,股票的集中或分散程度,股东的稳定性,高层管理者的持股比例等。就大多数上市公司来讲,股东包括个人、非金融企业、非银行金融机构、政府、国外投资者、一般职工及高层管理者(包括总经理和董事)。在一些国家,商业银行也可以成为上市公司

4、的股东,甚至是大股东。很显然,股东的种类不同、各股东持股比例不同,以及股票的集中程度和流动性不同,导致的股权结构也截然不同。关于股权结构对财务困境的影响,在实证研究中,主要被量化为管理者持股比例、董事持股比例、大股东持股比例以及股权集中度等指标。世界上平均60%的上市公司存在着绝对控制的股东,股权集中度越高,特别是管理者持股比例越高,公司越不容易陷人财务困境。公司陷人财务困境会促使管理者提高管理效率或者激励其更关注公司业绩的增加因此必须给予控股股东足够的激励,他们才会从公司整体角度考虑问题,尽量帮助公司避免陷

5、人财务困境,这表明健全的股权结构是避免上市公司陷人财务困境的有效保证。  2.2蓝事会结构与财务困境的关系董事会结构是指董事会成员的组成情况及其所占董事会人数的比例。一般采用较多的指标有:外部董事的比例、内部董事的比例、独立董事比例等。早期的研究普遍强调董事会中必须有一定比例的内部董事,他们参与公司的日常经营,了解公司的具体情况,比较有利于提高董事会的决策效率。董事会结构在公司治理中发挥着积极作用,法律制度也赋予董事们对公司的委托托管责任,它直接负责公司战略的制定,以及总经理的选拔和任命等关系公司未来发展的重

6、大问题。上市公司财务困境的根本原因归咎于董事会结构不够合理,使得对管理者的决策和权力没有达到最好的制衡状态,进而造成内部人控制问题、逆向选择问题和道德风险问题,甚至董事会与管理层合谋,共同侵占中小股东的权益。最终无一例外地造成公司的财务状况恶化,或者破产清算。关于董事长兼任总经理是否使公司更容易陷人困境的问题,多数研究结果是反对这样做的,两职合一使得总经理没有面临足够的监督而容易独断专行和造成决策上的垄断。研究还发现上市公司陷人财务困境前后的一年中,总经理被解雇的比例很低,但是上市公司前后董事长变动的比例明显

7、高于总经理。从某种角度上证实了我国“强管理者、弱董事会”的治理现象的存在。  3财务困境成因分析通过财务困境与公司治理的关系分析,可知上市公司财务困境是因为公司治理不良导致的,其形成是由某些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造成的。  3.1内部因素分析  3.1.1股权结构因素我国上市公司有些是由原国有企业改制而来的,股份制改造的初衷是期望通过现代企业制度促进国有企业经营机制的转换,从而加快公司的发展。然而,一些国有企业经过股份制改革后效益并没有多大提高,一些甚至两三年后就出现了亏损。这主要由以下两方面因素造成的。(1)在

8、上市公司国有股和法人股不流通的情况下,如果股权非常分散,控股股东对上市公司资源的侵害将因为找不到最后负责的大股东而更加难以遏制,公司更容易陷人财务困境,进而失败。(2)上市公司流通股股东持股比例小且分散,非流通股股东在股权结构中比例较大,股权集中度较高,使得控股股东容易操纵董事会和管理层,将上市公司作为其“敛财”的工具,使得上市公司的正常经营受到严重干扰,处于不健康的财务状况中。  3.1.2董事会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