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村金融体系的功能定位与构建

中国农村金融体系的功能定位与构建

ID:26784329

大小:59.0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11-29

中国农村金融体系的功能定位与构建_第1页
中国农村金融体系的功能定位与构建_第2页
中国农村金融体系的功能定位与构建_第3页
中国农村金融体系的功能定位与构建_第4页
中国农村金融体系的功能定位与构建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国农村金融体系的功能定位与构建》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中国农村金融体系的功能定位与构建中国农村金融体系的功能定位与构建  随着金融自由化浪潮席卷全球,以及中国改革开放进程向纵深领域发展,中国的金融深化程度越来越高,货币化率(M2/GDP)从1978年的0.3提高到2011年的1.85,但是由于农业长期以来受自然环境影响大、抗风险能力弱、投入产出比不如第二、三产业,导致资金长期持续从农村净流出,城乡金融二元结构逐渐加强。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一构想需要资源支持,农村金融制度作为农村经济发展中最为重要的资本要素配置制度,必然成为党和国家及社会各界关注的

2、焦点。遗憾的是,即使前两次全国金融工作会议不断要求金融行业加大对薄弱领域的金融支持,特别要加快解决农村金融服务不足,努力构建适应三农特点的多层次、广覆盖、可持续的农村金融体系,然而,现有农村金融体系依旧存在供给型金融抑制,未能满足农村经济增长对金融体系的要求,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中国农村金融服务无法支持农村经济发展?应该构建怎样的农村金融体系才能有效促进农村发展?  一、农村金融体系及构建理念  (一)农村金融体系的界定  新制度经济学研究表明,金融制度变革的终极目标在于建立起一个可以降低交易费用、提高资金融通效率的金

3、融体系。就农村金融改革而言,完善的农村金融体系应当包括两个部分:一是由直接融资机构和组织组成的系统,包括股票市场、债券市场、期货市场等各级各类多层次的资本市场;二是间接融资体系,即以银行、信用合作社等金融机构为投融资中介的农村金融体系。鉴于中国农村金融市场不发达,本文并未展开论述,因此,本文所论述的农村金融体系是指以间接金融为主的体系。  (二)农村金融体系的构建理念  1、机构观理念指导下的农村金融体系构建  机构观主要研究金融机构及金融工具,认为金融体系是各类金融机构与金融工具的结合物,这些机构、工具及由此构成本

4、文由.L.收集整理的金融体系是既定的,各类不同的金融机构具有相应的功能,能够通过对金融机构的行为绩效与功能的发挥来判断整个金融体系的效率高低。  中国农村金融体系的构建,是典型以机构观为视角的构建模式,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农村金融体系的每一次改革,基本都是围绕农村金融机构的调整来进行;二是金融机构的调整大多自上而下由政府或金融管理当局主导。这种模式造成中国农村金融改革力度不小却成效不彰。  2、功能观理念指导下的农村金融体系构建  功能观是在金融创新日新月异使得传统理论难以对现实做出解释的情况下提出的。该观点基于

5、金融体系给外部环境提供的服务,认为竞争使金融机构及其组织形式具有不稳定性,长时期内,金融体系的功能比金融机构更加稳定。具体来说,功能观从分析外部环境对金融功能的需求出发,在功能的指导下探寻承担这些功能的最佳机构结构。  与机构观相比,功能观的分析建立在以下两个前提之上:一是金融功能比金融机构更稳定;二是竞争会导致金融机构的结构发生变化,并最终朝着更有效率的金融体系演进。由于金融功能不在本文的研究范围之内,根据博迪和默顿的观点,笔者同意资源配置功能是金融体系最基本的功能,以此为基础可以区分金融体系发挥的六大核心功能,即

6、清算和支付结算、聚集和分配资源、不同时空之间转移资源、解决激励问题、管理风险和提供信息。本文旨在探讨应怎样构建充满竞争性的中国农村金融体系,使其具备的上述功能,特别是资源配置功能。  二、中国农村金融体系的变迁与现状  (一)中国农村金融体系的结构与变迁  中国既有的农村金融体系由两类截然不同的领域组成。其一是在改革过程中由政府和金融监管当局推动培育的正规金融领域,其二是自然发育而成的民间金融领域。这种二元化的农村金融体系不仅造成资源配置的低效率,还为农村金融与经济埋下危机隐患。  就农村正规金融领域而言,新中国成立

7、后,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相适应,中国金融体系也是高度集中的,中国人民银行是全国唯一的金融机构,不存在独立的农村金融体系,农村信用社和农业银行仅是中国人民银行在农村地区的延伸。改革开放后,伴随着农业支持工业发展阶段的结束,在政府主导下,农村经济进入发展阶段,农村金融体系开始经历大规模变革,主要有以下五项内容:一是建立政策性金融机构,即农业发展银行;二是改革合作性金融机构农村信用社的管理体制;三是国有银行的商业化;四是积极探索农业保险机制;五是清理整顿农村合作基金会。经过上述改革,农村金融初步形成了农村合作金融、农村

8、政策性金融、商业性金融共存和发展的体系,改革明显以机构观为指导。  但对农村正规金融领域的改革更多是表面性的,实质上农村金融机构长期经营困难,自身效益与社会效益均未正常发挥,无法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完备的金融服务。更为严重的情况是,农村地区的大量资金通过正规金融领域流向城市,农户和农村中小企业的信贷需求更多地是依靠非正规金融领域得到满足,非正规金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