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常见气体制备

高中常见气体制备

ID:26824561

大小:2.30 MB

页数:12页

时间:2018-11-29

高中常见气体制备_第1页
高中常见气体制备_第2页
高中常见气体制备_第3页
高中常见气体制备_第4页
高中常见气体制备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中常见气体制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WORD完美格式高中常见气体的制备 1.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法中学化学实验中,应该学会氯气、氯化氢、氧气、硫化氢、二氧化硫、氨气、二氧化氮、一氧化氮、二氧化碳、氢气、甲烷、乙烯、乙炔等气体的实验室制法。应该掌握的具体内容主要有:会选择适宜的反应物,并能熟练地书写有关气体生成的化学方程式;根据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等因素,选择适宜的气体发生装置,能判断装置图的正误,会组装气体发生装置;根据气体的密度、在水中的溶解性等性质,选择适宜的集气方法与装置;根据所制气体的性质,会用简便的方法检验或验满。(一)气体的制备思路,可从下面几个方面来归纳:(二)组装仪

2、器:自下而上,从左到右;气体净化:先净气装置,后干燥装置;(三)操作顺序:1.检验装置的气密性;2.装药品进行实验操作;3.记录实验现象、数据;1、气体制取装置:A.B.C.D.固/液体+液体(不加热)固/液体+液体(加热)固体+固体(加热)适用于收集不跟空气发生反应且密度比空气小的气体(装置见图C);(装置D中B管进A管出)2、气体干燥装置(1)气体干燥装置的基本类型和气体流动方向:   盛装干燥剂状态液体干燥剂固体干燥剂装置示意图洗气瓶气体流动方向长管进气,短管出气U形干燥管,进气和出气没有区别; 球形干燥管应该大口进气,小口出气(在干燥管的

3、进出气口都要塞一团棉花,防止干燥剂流动)注意事项: 技术资料专业整理WORD完美格式1、固体干燥剂颗粒大小要适当,颗粒太大气体和干燥剂接触面小,不利于干燥效果不好;颗粒太小,气体不易通过,容易堵塞,一般以黄豆粒大小为宜。  2、液体干燥剂用量要适当,并控制好通入气体的速度,为了防止发生倒吸,在洗气瓶与反应容器之间应连接安全瓶。 (2)、气体的分类 1、根据酸碱性, 酸性气体:CO2、SO2、NO2、HCl、Cl2、H2S、HBr、HI等 碱性气体:只有NH3 中性气体:H2、O2、CH4、CO、CH2=CH2、C2H2、N2等 2、根据常温氧化还

4、原性强弱, 强还原性气体:H2S、HBr、HI、SO2等 一般性气体:H2、O2、CH4等   (3)、气体干燥剂的类型及选择 1、常用气体干燥剂按酸碱性可分为三类: ①酸性干燥剂,如浓硫酸、五氧化二磷、硅胶。酸性干燥剂能够干燥酸性或中性的气体,如CO2、SO2、NO2、HCl、H2、Cl2、O2、CH4等气体。 ②碱性干燥剂,如生石灰、碱石灰、固体NaOH。碱性干燥剂可以用来干燥碱性或中性的气体,如NH3、H2、O2、CH4等气体。 ③中性干燥剂,如无水氯化钙、无水硫酸铜等,可以干燥中性、酸性、碱性气体,如O2、H2、CH4等。 3、气体收集装

5、置:A.B.C.D.排水法向上排空气法向下排空气法长进短出(向上)短进长出(向下)(1)排水集气法适用于收集不溶于水或微溶于水且不与水发生反应的气体。收集的气体纯度高,易判断是否集满。(装置见图A)(2)向上排空气集气法适用于收集不跟空气发生反应且密度比空气大的气体(装置见图B);(装置D中A管进B管出)(3)向下排空气集气法4、尾气处理装置技术资料专业整理WORD完美格式一、燃烧法原理:对于CO等气体,由于它不溶于水,也不溶于酸或碱溶液,因此可以将其点燃生成无毒气体CO2。二、收集法原理:对于CO、NO等气体,由于不溶于酸或碱溶液,当其量较少时

6、,可以将其先收集在气球里。注意:收集到气球中的这些气体不能排到空气中,必须做进一步的化学处理。三、吸收法原理:这是使用得最普遍的尾气吸收装置,这类装置具有吸收效率高,操作简便等特点。根据气体的性质不同,吸收剂可以选用固体或液体两种。A、固体吸收剂SO2等气体的处理,干燥管内可以盛装碱石灰等颗粒固体吸收剂;B、液体吸收剂如果使用液体吸收剂,往往会引起液体的倒吸。因此,根据尾气在吸收液中溶解度的差异,这类装置又可分为以下三种。①直接吸收式:可用于吸收在吸收液中溶解度不大的气体,如Cl2等气体。②隔离式:用于吸收易溶于水的少量气体,如NH3、HCl等气

7、体,可有效防止倒吸,但如果气体的量较大,则会有气体逸出而污染环境。③倒立漏斗式:该装置可以增大气体与吸收液的接触面积,有利于吸收液对气体的吸收。当易溶性气体(HCl、NH3、HBr等)被吸收液吸收时,导管内压强减少,吸收液上升到漏斗中,由于漏斗容积较大,导致烧杯内液面下降,使漏斗口脱离液面,漏斗中液体受自身重力作用又流回烧杯中,从而防止液体的倒吸。防倒吸装置图如下:5、装置气密性检查方法一.原理:使装置内与外界产生压强差,再通过液面的变化或有无气泡产生来判断装置的气密性。技术资料专业整理WORD完美格式二.基本方法1.加热法:通过升高温度增大内部

8、压强。2.注水法:通过注入水缩小气体体积增大压强。3.充气或抽气法:通过增加或减少装置内气体的量增大或减小压强。(一)加热法将导管插入水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