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传统文化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绽放异彩

让传统文化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绽放异彩

ID:26891805

大小:60.62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1-29

让传统文化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绽放异彩_第1页
让传统文化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绽放异彩_第2页
让传统文化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绽放异彩_第3页
让传统文化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绽放异彩_第4页
资源描述:

《让传统文化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绽放异彩》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让传统文化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绽放异彩【关键词】传统文化;语文教学;道德水平【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0463(2016)23-0096-01传统文化是由文明演化汇聚而成的、反映民族风貌的文化,是一个民族思想意识、文化观念的总体表征。传统文化有着强大的民族凝聚力,它对于民族精神影响巨大,也是每个民族的根基所在。语文是传承传统文化的主要途径,传统文化也在不断地丰富和滋养着语文,二者相辅相成,共同携手促进着中国文化的发展。一、学习传统文化,提高道德水平初中生学习传统文化有利于

2、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我国的传统文化素来崇尚提升人们的思想道德和人文素质。初中这个阶段的学生容易接受新事物,思想意识容易被塑造,正是提高思想素质和积累文化素养的重要时期。让学生进行传统文化学习,能够提升学生的思想境界。比如《论语十则》《劝学》《鱼我所欲也》《陋室铭》等教材中的优秀作品都能对人的思想和行为产生积极的影响。初中正是进行文化储备的时候,让学生了解我国的传统文化对学生文化底蕴的累积有着重要的奠基作用。我国还有许多优秀人物和作品都表现了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和爱

3、国主义精神,学生在课堂和课外多阅读我国历史经典作品,古人的智慧在潜移默化中就会被学生吸收,学生的个人文化素养也会不知不觉得到提高。二、利用初中语文教材,渗透中国传统文化现在的学生对传统文化知识普遍欠缺,各种外来节日或西方文化学生耳熟能详,但对中国的历史典故和经典名著却置若罔闻。学生认为传统文化过时、老土,没有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因此,我们必须重视传统文化的发扬,在语文教材屮渗透传统文化教育,为学生的人生引导一个正确的方向。作为语文教师,我们要努力把传统文化渗透到学生的课堂学习中,让他们在学习课木知识

4、的同时了解我国的传统文化。比如在讲屈原的《国殇》时,除了讲解作品对为国捐躯的将士们的爱国主义精神的颂扬外,还可以进一步延伸,把传统节日端午节的来历和屈原的故事讲给学生听。让学生了解五月初五端午节赛龙舟、吃粽子是为了纪念屈原。赛龙舟是当时楚人不忍贤臣屈原的离去,于是许多人划船去追赶,追至洞庭湖却不见踪迹,这成为了龙舟竞渡的起源。吃粽子的习俗起源于在五月五円这天百姓蒸糯米、制粽糕祭祀屈原。八年级上册《陋室铭》讲述了“居陋室而清闲,慕情操而自得”的古代文人安贫乐道的情怀;《爱莲说》讲述了“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

5、不妖”的君子之德和知识分子所追求的贞洁操守。张之洞说:“由小学入经学者,其经学可信;由经学入史学者,其史学可信;由经学史学入理学者,其理学可信;以经学史学兼词章者,其词章有用。以经学史学兼经济者,其经济成就远火。”现代社会中国的传统文化的教育还需要教师和全社会大力推动,对中学生的教育要有更多的文言文、更多的名篇,我们希望中学生,在学习的道路上,都能读一点《四书》和《史记》等。三、创新教学模式,挖掘文化内涵只有不断更新教学模式,才能使传统文化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大放异彩,把传统文化充分地融入到初中语文教学中。只

6、有这样,教师冰能让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同时接受传统文化的教育,积累学生的文化素养,从而达到教学冃的。教师要打破传统的思想理念,改变逐字逐段慢慢讲解的教学模式。教师应当利用多种教学手段,联系实际生活,引申拓展对传统文化进行讲解,从而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让学生更多地了解传统文化,积累语文素养,提高自身综合素质。比如在教学八年级上册《湖心亭观雪》这一课吋,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为学生放一段京剧《白蛇传》中白娘子在断桥与许仙相遇的视频,从西湖景色引申出断桥传说,让学生对中国的传统文学和国粹京剧有所了解,使学生领略

7、京剧艺术的卓越风采。学生在教师生动的讲解下会忍不住继续深入了解白娘子的故事,同时也培养了对京剧艺术的热爱之情。《论语》提倡仁厚、高尚的品德,其中“躬自厚而薄责与人,则远怨矣”,“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都是对人格提出的根本耍求。为了使我们源远流长的民族文化鲜活永恒,教师耍把传统文化融入初中语文教学,让传统文化的因子潜入到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从而达到润物无声的效果。编辑:刘於诚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