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创新治理中的全要素创新(1)

全面创新治理中的全要素创新(1)

ID:26930434

大小:50.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1-30

全面创新治理中的全要素创新(1)_第1页
全面创新治理中的全要素创新(1)_第2页
全面创新治理中的全要素创新(1)_第3页
全面创新治理中的全要素创新(1)_第4页
资源描述:

《全面创新治理中的全要素创新(1)》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全面创新治理中的全要素创新(1)内容摘要:全要素创新是TIM的核心,主要包括技术要素(产品和工艺)的创新及其协同机制、非技术要素(战略、组织、市场、文化和制度等)的创新及其协同机制以及技术与非技术的协同创新机制。  关键词:全面创新治理(TIM)全要素创新技术创新非技术创新    随着创新治理理论和实践的不断发展,创新治理的内容与方式日益复杂,并逐渐形成以全面创新为特征的治理模式—“全面创新治理”模式。  全面创新治理(TIM)的概念是许庆瑞教授提出的,其主要观点是:以构建和进步核心能力为中心,以价

2、值创造和增加为目标,以战略为导向,以技术创新为核心,以组织的各种创新(战略创新、组织创新、市场创新、治理创新、文化创新、制度创新等)的有机组合与协同创新为手段,凭借有效的创新治理机制和方法,做到人人创新,事事创新,时时创新,处处创新。其内涵可概括为“三全一协同”,即全要素创新、全员创新、全时空创新和所有创新之间的协同。其中,全员创新是主体,全时空创新是手段,全要素创新是内容。  固然众多学者已做过企业要素创新的研究,但是从TIM角度研究全要素创新题目的文献尚未几见。鉴于此,本文基于TIM的理论对企业

3、的全要素创新进行总结和研究。      技术创新    TIM模式下的全要素创新要求企业根据市场需求进行产品创新,并根据产品创新的要求进行工艺创新,以使两者相互协同、相互促进、相得益彰。    实施产品创新  TIM理论以为,现代企业的产品创新是建立在产品整体概念基础上的以市场为导向的系统工程,它贯串产品的构思、设计、试制、营销全过程,实现产品某项技术经济参数质和量的突破与进步。TIM模式下的产品创新的重点在于重新配置、整合和优化创新过程的内部机制,如并行工程、多功能小组、先进工具和早期参与,使创新

4、的产品符合未来发展的趋势。由于未来产品的特征为:多样化、个性化;国际化和全球化;智能化;高效、高参数化、高可靠性;生命周期趋短。TIM模式下的产品创新要根据未来产品的特征进行。基于TIM的产品创新要采用多种创新类型,如自主创新、模仿创新、合作创新等,不仅要有企业内部的创新小组、技术中心,而且要与高等学校、科研院所和其他企业建立合作创新同盟。    推进工艺创新  工艺创新是指研究和采用新的或已有改进的生产方法,主要为:对生产装备的更新;对生产过程的重组;或者以上两者都有。企业在工艺创新中必备的能力有

5、:项目规划能力、监控能力、跨部分治理能力以及非常规工作的治理能力。  TIM下的工艺创新发展发向为:超精密、超高速;必须能跟得上产品创新的“步伐”;满足产品设计和生产技术的绿色要求。实在施应从以下方面着手:全员树立工艺创新的观念;领导应该加大重视和支持力度;完善激励机制;给予一定的时间、空间和物质设备的支持;以产品生产的要求和相关技术的发展趋势为导向。    产品和工艺协同创新  在竞争的压力下,企业必须同时减少本钱和进步质量,这就要求企业对产品、工艺创新同时并举。Pisano等在考察了美国与欧洲的

6、制药企业后,提出对新产品与新工艺的同时开发不仅可能而且必要,他们发现凡是那些将二者作为一体来对待的企业都获取了巨大的上风。新产品与新工艺的一致性可使新产品上市变得更加平稳,使复杂产品的贸易化过程变得较为轻易,也使市场的渗透更加迅速。  TIM的工艺创新与产品创新都是为了进步企业的社会经济效益,但二者途径不同,方式也不一样。产品创新侧重于活动的结果,而工艺创新侧重于活动的过程;产品创新的成果主要体现在物质形态的产品上,而工艺创新的成果既可渗透于劳动者、劳动工具和劳动对象之中,还可渗透在各种生产力要素的

7、结合方式上。工艺创新与产品创新之间存在着有机的动态联系。企业只有将产品创新和工艺创新相结合,才能取得技术创新的良好效果。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