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护理在冠心病护理中的应用及效果分析

优质护理在冠心病护理中的应用及效果分析

ID:26955454

大小:66.12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1-30

优质护理在冠心病护理中的应用及效果分析_第1页
优质护理在冠心病护理中的应用及效果分析_第2页
优质护理在冠心病护理中的应用及效果分析_第3页
优质护理在冠心病护理中的应用及效果分析_第4页
资源描述:

《优质护理在冠心病护理中的应用及效果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优质护理在冠心病护理中的应用及效果分析梁艳云南省文山市文山州中医医院心脑科663000【摘要】目的分析和探宄在冠心病护理中实施优质护理的方法及效果。方法选择了2014年1月-2015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20例冠心病作为分析对象,按照投硬币的方式将其随机分成了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仅给予常规护理,而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又给予了优质护理,一段时间后对患者的焦虑评分和护理满意度进行记录和对比。结果系统性的优质护理之后,实验组患者的焦虑程度评分(56.4±4.0)低于对照组(40.5&pl

2、usmn;3.6),同时实验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为(98.33%)高于对照组的(88.33%),他们之间的数据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冠心病患者临床护理过程中为其提供优质护理,不仅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焦虑症状,而且还能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关键词】优质护理;冠心病护理;应用效果冠心病属于临床上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并且在老年群体中具有较高的发病率,随着年龄的增加呈现增长的趋势。临床表现为头晕、恶心、胸痛、呼吸短促等,严重的时候会出现休克或晕厥等症状,危及患者

3、的健康成长和牛.命安全。在患者临床治疗过程中,为其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可以为患者的康复奠定良好的基础,提高其生活质量。木文将会对其进行介绍。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木文选择了2014年1月-2015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20例冠心病作为分析对象,按照投硬币的方式将其随机分成了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中男性患者34例,女性患者26例,患者年龄在56-79岁,平均年龄为(65.6±3.7)岁。其中心肌梗死23例、心绞痛33例、无症状心肌缺血4例;实验组中男性患者33例,女性患者27例,患

4、者年龄在55-78岁,平均年龄为(64.5±3.6)岁。其中心肌梗死22例、心绞痛31例、无症状心肌缺血7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患病类型等方面的数据不明显,但具有可比性。1.2护理方法对照组仅给予常规护理,而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又给予了优质护理,具体护理内容如下。1.2.1基础护理护理人员要对病房进行彻底的清洁,确保房间整洁、干浄、通风,帮助患者进食与翻身。对于自理能力比较差的患者,还要协助其做好皮肤及口腔的护理工作,避免患者出现压疮现象。同吋,护理人员还要对患者的用药情况进行密切

5、观察和记录,合理控制用药剂量和用药时间,如果出现不良反应要及吋通知主治医生,做给予有效的处理。1.2.2心理护理由于冠心病治疗周期长,病情复杂,很容易诱发患者出现焦虑、紧张不安等心理情绪,此时护理人员要对患者的心里状态进行分析,并为其提供针对性的心理护理服务,多与患者进行交流与沟通,适当的给予鼓励与安慰,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此外,护理人员还可以将一些成功的病例讲解给患者,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自信心,从而提高患者治疗的依从性。1.2.3饮食护理护理人员要为患者选择一些低脂、低盐、低热量、易消化的

6、饮食,选择优质钙、蛋白质、钾等元素。多摄入一些新鲜果蔬可以有效预防便秘的出现,多食薯类、芹菜、香蕉等粗纤维食物。对于一些高糖、高热量、高脂肪等不良饮食要给予有效的纠正。1.2.4康复教育对于住院患者,护理人员还要做好他们的康复教育工作,指导患者正确的床上、床下活动,鼓励患者适当的进行活动,预防静脉血栓、肺血栓的形成,从而促进患者病情的康复,加快体力恢复。护理人员还要鼓励患者进行医疗体操锻炼,以加快正常活动的恢复。避免饮用咖啡、浓茶,掌握病后自我恢复方法。1.2.5出院指导患者出院的时候,护理人员还要加

7、强系统的宣教教育,完善电话随访,记录患者基本资料,并告知患者定期复查的重要性,一旦出现异常要及吋入院接受检查和治疗。1.3评价标准(1)借助焦虑自评量表(SAS)对两组患者的心理状态进行评价,如果患者的最终得分超过了50分,则说明患者表现为焦虑症状,并分数越高焦虑症状越明显。(2)借助自制评分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进行调査和统计。1.4统计学方法选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对两组患者的研宄资料进行统计与分析,计数资料采用百分率和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采用t检验。如果P<0.05,则说明

8、数据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反之无统计学意义。1.结果2.1两组患者焦虑程度评分对比统计发现,护理前两组患者的焦虑程度评分差异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实施系统性的优质护理之后,实验组患者的焦虑程度评分低于对照组,并II他们之间的数据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数据如表1所示。表1两组患者焦虑程度评分对比2.讨论冠心病属于常见的动脉粥样硬化疾病类型,在40岁以上的群体中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并呈现年轻化的趋势。冠心病患者在治疗的过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