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留守学生教育管理的调研报告

关于留守学生教育管理的调研报告

ID:26979496

大小:63.50 KB

页数:14页

时间:2018-11-30

关于留守学生教育管理的调研报告_第1页
关于留守学生教育管理的调研报告_第2页
关于留守学生教育管理的调研报告_第3页
关于留守学生教育管理的调研报告_第4页
关于留守学生教育管理的调研报告_第5页
资源描述:

《关于留守学生教育管理的调研报告》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关于留守学生教育管理的调研报告编辑ryw554318905精心整理,可为2017年写作与“留守学生,教育管理,调研报告”有关的文章提供参考,需要更多范文资料请进调研报告栏目,我们为您准备了更丰富实用的最新资料,或从右侧的搜索框重新搜索,会有更多发现。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随着“城市化”进程的进一步加快,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已经成为一个大趋势。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留守学生”的队伍不仅不会缩小,而且必将进一步扩大。怎样使“留守学生”受到正常、完善的教育,让他们和同龄人一样健康快乐地成长?这已经成为一个十分现实而又亟待解决的问题。近年来,XX县始终坚持立足于服务“三

2、农”,服务县域经济发展,把“留守学生”问题纳入重要议事日程,不断建立和完善留守学生教育管理制度,大力实施用真情温暖留守学生、以奉献奠基未来工程的“幸福留守”关爱行动,走出了一条富有中江特色的留守学生教育管理新路子。一、基本情况和取得的成效(一)高度重视,积极面对留守学生教育新问题;认真探索,全面实施“幸福留守”关爱行动。XX县是人口、农业、丘陵大县,由于资源匮乏,县域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常年在外务工人员多达46万,占全县总人口141万的33%。“劳务经济”成了中江“特色农业立县”发展思路中“六大”支柱产业之一,但是,大量人员的外出务工,出现了农村未成年人留守家庭的“空

3、巢”现象,使相当多的中小学生成了缺乏父母有效监护、缺少家庭亲情温暖、得不到良好家庭教育。根据统计,全县留守学生数占全县学生数的45%左右,在一些偏远乡镇中小学,留守学生比例高达50%以上。如何解决当前农村家庭的后顾之忧,让留守学生接受良好的教育,稳步推进农村教育质量的提高,已成为社会热点问题,也是教育的难点问题。庞大的留守学生群体是未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生力军和主力军,他们能否受到良好的教育,能否健康成长,不仅关系到外出务工人员家庭的幸福,还关系到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持和人才保证;关注、关爱留守学生,就是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民解忧、为民解

4、难的“民心工程”,就是推进劳务经济发展的“富民工程”,就是构建和谐社会、密切党干群关系的“德政工程”。XX县文明办高度重视,联合教育局认真研究这一新情况、新问题,积极探索留守学生管理新机制,把对留守学生的生活、学习、思想教育等方面的工作纳入中江农村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全面实施“幸福留守”关爱行动。联系教育局、学校,充分发挥教育主渠道、学校主阵地、教师主力军的“三主”作用,着力构建“子女一样的学生、父母一样的老师、家一样的学校”的和谐校园。用爱心点燃留守学生的希望,使他们能享受与其他学生一样的温馨与快乐,健康地成长。(二)五措并举,扎实推进“幸福留守”关爱行动;突出创

5、新,倾力打造留守学生教育新亮点。针对留守学生存在“家庭教育缺位”、“父爱母爱缺失”、“沟通交流缺少”、“有效监护缺乏”等四个方面的主要问题,县教育局先后制发了《关于加强农村小学寄宿制工作的实施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留守学生教育工作的意见》等文件,通过探索研究、抓点示范,创新了一系列“幸福留守”关爱行动的方法和举措,打造了留守学生教育新亮点,较好地解决了留守学生教育难的问题,为留守学生的教育管理探索出了一些新做法和新经验。1、建立制度,构建机制,健全留守学生教育管理体系,是做好留守学生教育工作的重要保证。面对中江留守学生问题的严峻形势,XX县文明办坚持“以人为本

6、”思想,联合教育局始终把架构好留守学生的教育管理体系和运行机制作为实施“幸福留守”关爱行动的首要任务,予以高度重视和认真落实。(1)积极构建留守学生教育管理体系。一是强化领导,健全运转有序的组织机构,在全县成立“幸福留守”关爱行动领导小组,在各级各类学校成立以校长为组长,以教育工会主席、政教室主任、教导主任、团委书记、少先队大队辅导员及相关部门单位人员为成员的“幸福留守”关爱行动工作小组,负责组织实施留守学生教育管理、考核评比和经验推广工作。二是构建“双线三级”(“双线”即:行政线和教育线。“三级”即:县—乡镇—村(居)委会;教育主管部门—学校—班级)工作体系,实行

7、“双线”并行,“三级”合力,各司其职,各负其责。三是坚持以社区教育活动为支撑点,学校、家庭、社区并驾齐驱,构建以父母为主体的家庭教育网络、以基层党组织为主体的村(居)管护网络、以教职工为主体的学校帮护网络、以群团组织为主体的社会关爱网络等。通过层层抓落实,在全县迅速构建了上下互动、内外协调的留守学生教育工作机制,创建了多部门、多层次、社会广泛参与的留守学生教育管理体系,形成了各施其职,各尽其能,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工作网络。(2)重点建立留守学生教育管理“十项制度”:一是建立留守学生情况登记制度,全面掌握留守学生基本情况,及时采集各类信息,准确统计相关数据。二是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