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波中国医大一院

于波中国医大一院

ID:26987691

大小:1.30 MB

页数:43页

时间:2018-11-30

于波中国医大一院_第1页
于波中国医大一院_第2页
于波中国医大一院_第3页
于波中国医大一院_第4页
于波中国医大一院_第5页
资源描述:

《于波中国医大一院》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于波中国医大一院主动电极并发症及预防主动电极的优势电极容易固定在心脏任何部位可以容易更换电极部位脱位率较低主动电极的优势合并特殊心脏畸形或合并某些疾病时可以保证电极到位或提供新选择(如永存左上腔畸形,左室心内膜起搏,心脏房室巨大等)主动电极的优势长久植入后可能再取出主动电极植入的并发症具有普通电极相同的并发症:导线脱位(微脱位和完全脱位);心肌穿孔;电极磨损;绝缘层损坏和断裂;长期阈值改变主动电极导致的少见并发症:比普通电极发生率高的心包炎,心包积液伴或不伴心包填塞以及死亡右房主动电极穿孔可引起气胸,血气胸,主动脉夹层主动电极的种类心房主动起搏电极右室主动起搏电极包括借助特殊鞘辅助植入的3

2、830电极右室主动除颤电极左室主动电极丹麦28860例起搏病人电极并发症的危险因素分析包括所有1997到2008年的起搏器和CRT术后随访3个月电极并发症发生率3.6%,其中右房2.3%,右室2.2%,左室4.3%危险因素(相对危险RR):心力衰竭3.0(CI为2.1-4.3)非大学医院植入1.4(CI为1.2--1.6)小于25例植入经历非熟练操作者1.6(CI为1.3--2.0)单个右房电极1.4(CI为1.1--1.8)双腔起搏器1.6(CI为1.4--1.9)CRT-P3.3(CI为2.4--4.4)右房被动固定电极2.2(CI为1.7--2.9).KirkfeldtRE,Hear

3、tRhythm 2011;8(10):1622-8丹麦起搏器并发症注册研究一、电极脱位发生率5-10%可以脱位到同一心腔或其他心腔多发生于术后头几周原因:电极嵌入不牢心房、心室扩大术后病人上肢制动不好Twiddler‘s综合症导致脱位可以发生在植入后很久KBurneyaclinicalRadiology2004;59(8):699–708208例病人随机观察5年JLmodel(n=103)和SLmodel(n=105)JL和SL组并发症相似(6%和9%,P=0.45)电极脱位8例(7.8%),都发生在SL组,JL组无脱位(P=0.004)电极功能异常和阈值异常在JL组11例(10.7%),

4、多于SL组4例(3.8%),P=0.055电极材料破坏(绝缘层破损)仅见于SL组结论:电极脱位多见于SL组,但是电极功能异常和阈值异常远多于JL组LuriaD,PACE 2005;28(9):898-902J型被动电极与直导丝主动固定电极并发症发生起搏调查入选2004–2010年1464例新植入起搏器/ICD患者,915例实验组植入预先塑成J型的被动或主动心房电极或者直导丝心房螺旋电极三组分别是S-FIX组(165例,8%),直导丝心房螺旋电极;J-PASS组(690例,75.4%)被动J型心房电极;J-FIX组(60例,6.6%)植入预塑J形的心房螺旋电极结果:每组发生1例并发症(S-F

5、IX0.6%vsJ-PASS0.1%vsJ-FIX1.6%,P=0.3,0.1和0.4).心房电极脱位率J-PASS组高于S-FIX但是与J-FIX组无差别(S-FIX组0vsJ-PASS组16vsJ-FIX组例;分别P=0.04和0.7)结论:直导丝心房螺旋电极和预塑J形的心房螺旋电极比被动J型心房电极更稳定,同样安全ZoppoF,PACE2011;34(3):325-30比较心房普通J电极与直导丝螺旋电极的安全性的前瞻性研究11个ICD和7个CRT循证医学研究平均院内死亡率,在开胸和非开胸ICD研究中为2.7%,在非开胸ICD组为0.2%,在CRT组为0.3%CS电极并发症发生率2.0

6、%电极脱位:CRT研究5.7%,高于非开胸ICD组1.8%急性电极脱位率:单腔ICD为0.56%双腔ICD为0.97%JohannesB.vanReesJACC2011;10(30):995-1000循证医学研究的电极脱位率电极脱位的诊断与处理对比手术前后的胸片处理:术中检验:晃动病人、咳嗽、深呼吸主动固定导线适当延长卧床时间KBurneya,ClinicalRadiology2004;59(8):699–708Leftpanel:chestX-rayonday1afterimplantationshowingtheatrial,ventricularandsubcutaneouslead

7、s.Dilling-BoerDetal.Europace2003;5:419-423二、心肌穿孔分为急性,亚急性和慢性(delayed)急性是指电极植入后24小时内,常引起急性心包填塞等严重并发症亚急性是指植入后一个月内的心肌穿孔慢性是指植入后超过一个月的心肌穿孔发生率:普通起搏电极0.1-0.8%ICD电极0.6-5.2%心肌穿孔的危险因素临时起搏电极、心房电极、主动固定电极、除颤电极(双除颤线圈)电极直径过细(单位面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