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农业厅办公室关于印发《云南省草原生态保护政策成效.doc

云南省农业厅办公室关于印发《云南省草原生态保护政策成效.doc

ID:27253723

大小:756.50 KB

页数:81页

时间:2018-12-02

云南省农业厅办公室关于印发《云南省草原生态保护政策成效.doc_第1页
云南省农业厅办公室关于印发《云南省草原生态保护政策成效.doc_第2页
云南省农业厅办公室关于印发《云南省草原生态保护政策成效.doc_第3页
云南省农业厅办公室关于印发《云南省草原生态保护政策成效.doc_第4页
云南省农业厅办公室关于印发《云南省草原生态保护政策成效.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云南省农业厅办公室关于印发《云南省草原生态保护政策成效.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云南省农业厅办公室关于印发《云南省草原生态保护政策成效监测工作实施方案》与《云南省草原物候期监测及草原固定监测点监测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各州市农业(畜牧兽医)局、滇中产业新区农业和农村工作局:为做好2015年全省草原监测工作,根据农业部草原监理中心《关于印发<2015年全国草原监测工作安排>的通知》(农草(办)发〔2015〕8号)要求,编制了《云南省草原生态保护政策成效监测工作实施方案》与《云南省草原物候期监测及草原固定监测点监测工作实施方案》两个实施方案。现将方案印发给你们,并就做好相关工作通知如下:一、主要工作任务各州(市)草原监测主管单位要建

2、立专门的草原监测工作领导小组和责任人,具体负责本州(市)草原监测工作的组织和协调;汇总、审查、核实并向省级草原监测主管单位上报本州(市)草原监测情况;各县(市、区)单位分管领导作为监测工作责任人,负责监测工作的管理和业务运行,相对固定2-3名业务技术骨干具体开展草原监测工作业务。并于6月20日前,将本年度草原监测的主要负责人及技术员信息上报到省草原监督管理站。(附件1)二、监测内容(一)关键期物候监测。承担物候监测的县,在草原返青、生长、枯黄三个重要阶段,及时开展物候监测,掌握牧草生长动态。当发生干旱或降水偏多、低温或温度偏高等特殊气象情况时,要予

3、以重点监测。1.草原返青监测(3-5月)。按照《全国草原返青期地面观测技术要求》,科学判断当地草原的返青时间,参照往年监测资料,定点定时拍摄返青照片;对下一阶段的长势进行分析、预测。2.生长期监测(6-9月)。每月开展一次定位监测,记录草原植被生长高度、盖度等,拍摄反映草原植被生长情况的照片。3.枯黄期监测(9-10月)。科学判断当地草原进入枯黄的时间,参照往年监测资料开展定点定时拍摄枯黄期牧草照片工作。(二)牧草生长盛期样地样方监测。在牧草生长盛期,组织开展一次样地样方监测,样方位置应尽量与上年同址,监测草原生产力、植被盖度、高度,以及可食牧草种

4、类、生物多样性等指标。(三)入户调查访问。重点掌握牧户饲养牲畜种类和数量,放牧时段、天数,补饲人工牧草、秸秆、青贮饲料、精料的数量和时间等情况。(四)草原补奖政策实施成效监测。实施草原生态补助奖励政策的112个县应当有针对性地对禁牧区、草畜平衡区和人工草地进行监测,掌握政策实施前后草原生产力、植被盖度、高度、可食牧草、物种数量、生物多样性等指标变化情况,拍摄景观和样地照片。编制本州(市)草原补奖政策生态效果监测报告,用客观的监测数据和图片,反映补奖政策实施的生态成效。(五)固定监测点监测。对于已经建成的国家级草原固定监测点,要创造条件开展监测工作业

5、务,定期到监测点进行采样、观测和照片拍摄。在返青期、枯黄期开展物候监测,观测记录牧草返青、枯黄的程度、时间,拍摄牧草返青、枯黄照片。在牧草生长期(6-8月),每月至少开展一次样地样方监测,要在主监测场和辅助监测场同时设置样地,监测草原生产力、高度、盖度,观察记录周边草场的建设保护情况和利用方式,观测记录鼠虫生物灾害发生情况。定时定点拍摄反映草原植被生长状况的照片。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开展监测点土壤理化指标监测。三、工作要求(一)认真组织草原监测工作。根据实施方案和相关草原监测技术规范的要求,科学制定本州(市)草原监测工作实施方案,细化分解工作任务,精心

6、组织实施,保质保量按时完成各项监测工作任务。(二)提高监测技术技能。组织技术人员进行监测技术培训,提高实际操作技能,培养监测技术业务骨干。(三)加强监测成果转化应用。各项草原监测工作完成后,要及时对监测数据结果进行分析,形成系列监测服务产品,客观反映草原动态变化,为上级决策、指导草原和畜牧业生产管理活动提供依据。(四)监督检查。每年省级草原监测主管部门在全省范围内对上报的监测结果进行随机抽查验证,抽查县(市、区)不少于30%。内容包括监测数据上报的真实信、草原禁牧和草畜平衡实施后草原生态恢复状况等。各州市做好本市(区)内的自查检测。(五)监测数据和

7、结果上报。按照监测任务及工作进度要求按时上报监测数据和结果,牧草盛期样地样方监测数据和入户调查数据各县(市、区)在8月15日之前将监测结果上报到各州(市)级草原监测主管部门汇总后上报到省级草原监测主管部门,审核后上报到“中国草原网-草原监测信息报送管理系统”,各州(市)草原监测主管单位指定1至2名工作人员对本州(市)上报的监测数据进行审核。固定监测点数据按月报送。112个草原补奖县(市、区)于9月20日前提交草原补奖政策生态效果监测报告。(六)仪器设备运用与管理。各草原监测实施单位要制定仪器设备使用管理办法,各类仪器平常要有专人管理,实行出入库登记

8、。规范仪器设备使用,规范样品资料管理。(七)建立常见草原植被档案。各草原监测实施单位要有意识的对草原植被进行建档立库,特别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