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防务体系下的物证管理系统设计方案

智慧防务体系下的物证管理系统设计方案

ID:27279926

大小:1.09 MB

页数:18页

时间:2018-12-02

智慧防务体系下的物证管理系统设计方案_第1页
智慧防务体系下的物证管理系统设计方案_第2页
智慧防务体系下的物证管理系统设计方案_第3页
智慧防务体系下的物证管理系统设计方案_第4页
智慧防务体系下的物证管理系统设计方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智慧防务体系下的物证管理系统设计方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智慧防务体系下的物证管理系统设计方案北京昊天同泰科技有限公司......1引言1.1项目背景物证是刑事诉讼法规定的证据之一,是证实犯罪的重要证据。它具有客观实在性、不可替代性、法律性。许多从犯罪现场获得的物证是勘查员、技术人员经过昼夜工作,在极其困难恶劣条件下,经过仔细认真地寻找和提取才收集到的。因此,应在工作中加强规范和要求,使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提高管理工作的质量,实现证物管理的科学化,弥补工作中的不足,从而提高工作效率。1.2项目建设意义“十三五”时期,我国要大力推进物联网、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的发展,全面提高信息化水

2、平,为经济社会发展和重大民生工程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支撑。近年来,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财政部组织交通运输部、公安部、农业部、环保部、林业局、国家标准委、江苏省发展改革委等有关部门和地方政府部门在智能交通、智能公共安全管理、智能农业、智能环保、智能林业等重点领域启动了12个国家物联网应用示范工程,统筹核心技术研发、标准制定和产业化。构建高效、实用的物证管理信息系统,是切实提高物证管理水平的需要,是我国不断推进的法制化和民主化建设进程的需要。建设物证管理信息系统,是刑事技术手段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构建物证管理信息系统,把物证管理工作与

3、现场勘查、检验鉴定等其他刑事技术工作有机结合起来,从物证的动态流转中准确掌握物证从采集、检验、保全到案件侦破和审理进行全流程管理与跟踪,对案件的公正审理、保护当事人的权益,发挥十分重要的作用。1.3需求分析涉案财物管理是指指公安机关在办理行政案件和刑事案件过程中,依法以扣押、查封、冻结、扣留、调取、先行登记保存、抽样取证、追缴、收缴等方式提取或者固定的与案件有关、需要作为证据使用的物品和文件等物品。同时伴随着案件的起诉至法院或管辖权的转移所涉及的上述物品向法院或其他检察院的移转工作,同时也包含对部分物品的拍卖、上交及返还处理。由

4、于无论行政案件还是刑......事案件,涉案财物在案件一进入立案侦查阶段就随之产生,并伴随案件在不同的办理阶段而不停的流转,直至案件审理终结并对涉案财物做出实质性处理而结束。因而,公检法机关对于涉案财物的管理,最长的要涉及整个案件的诉讼程序,最短的也会自案件移送审查起诉至审查终结后,公检法机关按相关的法律程序完成对涉案财物的处置。   目前对国内于物证的管理水平还非常有限,管理手段相对滞后,有些甚至还停留在几年前的模式上,人工和手工作业还占据主要地位。每年的证物未处理率均保持在很高的水平,由此导致因管理混乱而引发系列违规问题。 

5、  使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提高管理工作的质量,实现证物管理的科学化,从而弥补工作中的不足,提高工作效率是一条必由之路。2.系统总体设计2.1系统设计原则(1)经济高效性。充分考虑系统运行成本,尽可能降低系统的数据通讯费用、运行管理费用等。(2)实用性。系统能切实地为用户提供服务,系统能改善道特殊人员管理系统的管理模式。为保证系统的良好运行,系统设计多种手段提高系统的稳定性,采用多种手段保证数据传输的高效性、安全性、完整性。(3)系统的可维护性。系统设计时,考虑系统维护的成本,开发专门的系统故障检测处理平台,提高系统的可维护性。(4)

6、系统的易用性。系统设计时,充分考虑系统的人机交互接口,提供尽可能简单和实用的人机界面。(5)系统的可扩展性。终端设备易于扩展;中心控制系统开发标准接口,可供二次开发,可便捷地与其他系统互联互通。(6)系统的安全性。系统设计时考虑的安全性包括:系统在互联网上防止非法用户使用系统资源、防止网络病毒的入侵;在数据传输上,防止数据的泄漏,防止数据传输时出错;实现完整的网管系统,实时检测整个网络的运行状况;软件设计时,采用出错冗余技术,保证系统的运行的安全性。2.2系统设计特点......公安物证智能安全管控平台的目标是建造一套可靠性高、

7、功能完备、操作直观简便、能满足不同级别的用户需求、具有良好的扩展性的人员定位监控管理平台。该系统具有以下特性:◇物证智能化管理●应用系统能快速查询物证信息,物证的出入库数据自动上传;●物证都贴有标签和编码,能快速扫描物证信息和存放位置;●管控系统显示读到的物证信息,保证取出物证的正确性;◇安全性能高●RFID标签结合编码,确保物证信息完全识别;●每个电子标签都有唯一编码,快速识别物证,不会因编码重复而导致混乱;●防止“夹带”未在系统中登记的物证不会被混在正常出库的物证中被带走;◇数据自动上传提高工作效率●出入库数据自动采集,降低

8、人为失误;●提高物证管理的准确性与可靠性;●降低人工管理成本;◇安装方便,易于扩展●标签根据实际情况多样选择;●可以方便地进行扩展,增加贵重设备、固定资产及物证的定位功能;●结合外围设备可实现可视化管理,易扩展。2.3系统架构2.3.1系统体系架构公安物证智能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