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源ct多平面重组对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的诊断价值

双源ct多平面重组对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的诊断价值

ID:27291280

大小:69.77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2-02

双源ct多平面重组对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的诊断价值_第1页
双源ct多平面重组对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的诊断价值_第2页
双源ct多平面重组对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的诊断价值_第3页
双源ct多平面重组对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的诊断价值_第4页
资源描述:

《双源ct多平面重组对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的诊断价值》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双源CT多平面重组对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的诊断价值摘要:目的探讨双源CT(DualSourceCT,DSCT)多平面重组(Multiplanarreconstruction,MPR)在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例经ERCP(EncoscopicRetrogradeCholangio-Pancreatography,ERCP)确诊的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的双源CT横断面及多平面重组影像资料,对比分析两种图像对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的诊断准确率。结果双源CT横断面影像资料7例能准确诊断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准确率为35%;双源CT横断面辅以MPR

2、技术的影像资料16例能准确诊断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准确率为80%,诊断准确率明显高于横断面影像资料(P关键词:双源CT;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多平面重组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periampullardiverticula,PDA)指位于十二指肠乳头部旁2〜3cm内的憩室,占十二指肠憩室的70%[1-2]。临床上症状及体征不典型,随年龄增长出现的症状逐渐增多,但与胆囊炎、胰腺炎、胆石症相似,易漏诊、误诊甚至治疗失败[3]。随着CT的发展,逐渐提高了对胃肠疾病的诊断。本文通过分析20例已证实的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评价双源CT多平面重组技术在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的应用

3、价值。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回顾分析我院2013年1月〜2014年8月经ERCP证实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的患者20例,其中男性6例,女性14例,年龄55〜86岁,平均70.5岁。在调查所有患者中6例患者因B超提示胆总管扩张行CT进一步检查发现,6因例上腹部不适发现,4例以黄疸就诊发现,3例因胆道结石发现,1例胰腺炎就诊发现。1.2CT检查20例患者均采用西门子双源CT平扫加增强进行扫描。患者空腹6〜8h,检查前15〜20min口服显影比乐500ml(胄肠道造影显像剂)。14例在扫描前15min肌注10mg654-2,避免运动伪影的产生。扫描参数:120k

4、V,190〜210mA,采集层厚5mm,螺距为1.25,重建层厚及间距5mm。扫描范围由肝顶至十二指肠水平段下缘。增强扫描对比剂使用碘海醇,70〜80ml,高压弹注3.5〜4.0!711/5,三期扫描,动脉期25s,静脉期60s,延迟期2〜3min。原始横断面图像采集完后,再将影像各期原始数据传至后处理工作站行冠状、矢状及任意面的MPR。1.3图像分析根据以下诊断标准:①十二指肠降段乳头周②突出于肠腔外的囊袋影与十二指肠有窄颈相通;③内含气体影、液气平、网状食物残渣影、造影剂影;④增强后囊壁与肠壁强化一致,有炎症时囊壁模糊;⑤可合并胆道扩张、胆管结石、胰腺

5、炎等。所有资料由两位有经验的影像专业主治医师诊断达成共识,且与ERCP诊断一致则符合。1.4统计学分析统计软件为SPSS13.0,本组资料为计数资料,统计方法为x2检验,P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