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论初高中物理教学的衔接

再论初高中物理教学的衔接

ID:27342677

大小:55.12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2-02

再论初高中物理教学的衔接_第1页
再论初高中物理教学的衔接_第2页
再论初高中物理教学的衔接_第3页
资源描述:

《再论初高中物理教学的衔接》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再论初高中物理教学的衔接湖北省郧丙县职业技术学校(县二中)442600新一轮课程改革给我校物理教学带来的变化是巨大的,但在具体的教学中我们还是发现了一些问题,产生了一些闲惑和思考。经过近四年新课程的教学实践,我们深切地感到,对于高中物理难学的情况,一直是高中生中普遍存在的现象与心态,许多高中学生存在物理学习的困难,并认为物理课程是“最难学”的科目之一。这种现象在我们学校尤其严重。为什么难学?其原因有很多,既有智力因素乂有非智力因素。一、新课程理念与教学实践脱节尽管所有任课老师都参加了各级培训,但不同教师对新模式

2、与新方法的理解与把握仍有较大差异,对课程标准的落实也是各有偏重。老师们还是习惯于传统教法,认为花那么多的时间进行探究,远不如多讲几个例题来得实惠。而另一种极端是误解“自主、合作、探究”的实质,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数内滥用课堂讨论、实验探究等课堂活动,降低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在处理三维目标之间的关系上出现了偏差,如机械地设置情境,生搬硬套,忽视基础,或者脱离知识与技能片面注入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育。二、课堂容量大、探究活动多而课时安排少、教学难度大根据我校实际,在高一学年物理课每周安排了3课时,从理论上讲,课时应能

3、满足学生和教师的需求。必修教材的内容涉及面广,栏目多,容量大,教师要在规定的课时内完成规定的教学任务,需要一定的时间。另外,教材重视科学探究活动,很多结论在教材中没有直接写明而要求学生自己归纳;乂由于传统教学形成的惯性,总觉得对原来存在于物理体系中而现在没有出现在新教材模块中的内容不放心,不舍得放弃而导致教学进度比计划的要慢。再加上新教材增添了大量学生探宄实验,根据新教材的意图有很多吋候我们的物理课最好是搬到物理实验室去进行。实验一多,老师的教学内容如何完成,准备器材也加大了老师和管理员的工作量。冋吋教材打破了

4、原有的知识体系,对新教材中增添的内容更加重视,使得不少学生不能适应而觉得物理太难,从而不愿意学习物理,以至虽然学习理科,但苏实是放弃了对物理的学习。因此我们总觉得物理课吋不够,教学难度加大。三、初、高中知识衔接问题突出,数学与物理教学进度不一致在初中,教师讲得细,类型归纳得全,练得熟,考试吋常见题多,一般均可对号入座取得好成绩。因此,学生习惯于围着教师转,不注重独立思考和对规律的归纳总结。到了高中,由于内容多、时间少,教师不可能把知识全讲细,只能选讲一些具有典型性的题0。长期以来,高中物理难教难学已经成为不争的

5、事实。现阶段初中物理课改己基本成熟,而高中物理则刚进入新课程学习,由于教材、能力要求、课吋、学>』方式、考试模式等因素的影响,初高中物理的台阶比以往有过之而无不及。许多学生因无法适应高中物理的学4而影响到高中学4的情绪,甚至无奈地放弃了理科选择文科。另外,数学与物理教学进度不一致,如斜率的概念、三角函数、向量等数学知识,高一开始学物理吋就要用到,但这些知识点在数学上安排滞后,也对学生学A)物理造成了闲难。如何搞好初高中物理教学衔接、数学与物理教学进度不一致的问题,使学生尽快适应高中物理教学特点和学习特点,渡过学

6、习物理的难关,就成为高一物理教学所必须面对的首要问题。四、课标、教材、教辅和考纲未能统一我们都知道,新教材的编写思想是:落实新课程的理念,体现科学探究的精神,做教师的好帮手。我们在日常的教学中应该用课标驾驭教学,实际上我们多数教师在课堂教学内容的选择上仍以教材为准则,追求学科体系完整严谨,比照传统高考考纲。因此,除教材中所有知识、技能全部讲授外,大量增补被新教材删除的原有教材内容,按以往高考试题要求进行拓宽、加深,而没冇按课标要求组织教学内容;教辅与教材差异更大,教辅中出现的练4难度比教材中的难度大了许多,有些

7、内容教材没有明确要求,但教辅中练习出现不少,使教师在教学中难于取舍,致使学生课外作业负扪加重。物理成缋虽与其他科0的学4无明显正相关,但也奋一定的联系,如数学能力的高低将直接影响物理学语文阅读能力对物理学习也有影响。因而,我们学校数学基础差,语文理解能力有限,也是影响物理学习的一个重要环节。但是对于现在的考试要求来说,大部分都是基础题,学生只要能够掌握基础的知识就能够提高自己的分数而能上第二批的分数线。对于我们学生的能力来说并非难事。但事实并非如此。在这样低的要求下学生的成绩还是不能达到,原因宄竟出在哪里?是对

8、物理概念的掌握不到位?这确实是真实的,但现在学生不只是简单的对概念的掌握不到位,而是学A)了之后不能很好地掌握和提高。大部分学生在当时都能掌握今天的知识点,也理解了,但过了一段吋间后就很快忘记了,而有的学生第二天就不知道你上节课讲了什么内容。在这种情况下,根本就没有物理概念和物理模型,还谈何更进一步地理解概念呢?这说明我们的学生缺乏自学的能力和自觉复习的主动性。这也是我们学生学中的一个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