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血常规检验结果的因素

影响血常规检验结果的因素

ID:27348298

大小:62.62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2-02

影响血常规检验结果的因素_第1页
影响血常规检验结果的因素_第2页
影响血常规检验结果的因素_第3页
影响血常规检验结果的因素_第4页
资源描述:

《影响血常规检验结果的因素》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影响血常规检验结果的因素1黑龙江省双鸭山市集贤县人民医院;2黑龙江省双鸭山市四方台区人民医院摘要:血常规检验是临床医学检验中最常用、最重要的基木内容之一,临床检验中三大常规检验(血常规、尿常规、便常规)之首,不仅是诊断各种血液病的主要依据,而且对其他系统疾病的诊断和鉴别也提供许多重要信息,临床应用最为广泛。然而在实际操作中仍然存在人为、生理、病理、环境等因素影响着血常规的检验结果,影响临床诊断的准确性。关键词:血常规;检验;结果;因素;影响血常规检验主要用于帮助和鉴别诊断、病情观察和预后判断,还用于某些治疗的监护,是临床以血液检验应用

2、范围最广,利用率最高,最常用、最重要的基木内容之一。其具体是指对血液中的红细胞(RBC)、白细胞(WBC)、血小板(PLT)、血红蛋白(HGB)等血液指标进行计数分析,进而发现血液中各种细胞的具体形态、数量、分布情况变化,有助于发现临床疾病相关迹象[1]。由于多方面因素影响,血常规检验结果存在一定的误差,与临床资料有所出入。因此,临床在做好血液标木釆集、制备、贮存、运送及分析各个环节的质控工作以外,还应找出影响血常规检查结果的各种因素并加以控制。1现代血常规检查的方法及作用血常规检查一般取用末梢血稀释及静脉血检查,由电脑报告结果,所以

3、称之为血常规。它的意义在于可以发现许多全身性疾病的早期迹象,诊断是否贫血,是否有血液系统疾病,反映骨髓的造血功能等。2血常规检查的影响因素2.1标木的保存、运送及测定时间标木采集后应立即送去检测,尽量减少运送和保存时间。因为在保存标木时,标木的质量直接受到血细胞的代谢活动、蒸发、升华作用、化学反应、微生物降解等因索的影响,采血后与检验间隔之间的吋间越短,检验结果就越可靠。由于有些标本不能及吋进行送检或测定使得间隔吋间长,因此必须采取积极的保存措施进行保护,用EDTA抗凝静脉血标本、采集标木后的5min以内或者是30min至8h之间检测

4、,可以使检测结果达到最佳状态。EDTA抗凝的末梢血应该在15min以后再进行检测,如果是将要稀释标本,一般情况下,在制备标本后lOmin内应该进行检验。血液贮存温度对检验结果也冇一定影响,贮存的温度越低,血样保存的吋间越长,但是血液不能冷冻,贮存温度<4°C吋,血小板的计数会偏低[2]。2.2标本的收集时间。某些生理因素,如进食、运动和情绪激动等,均可影响血液成分,甚至在一天之内,自细胞计数和嗜酸粒细胞计数也有一定的波动,因此,采血应尽可能在一定吋间和一定生理条件下进行,以资比较和进行动态分析,那么实验室工作人员、医生、护士就有需要对

5、病人何时采血进行指导。药物也是影响结果的一个重要因素,许多药物由于其药理学或毒理学的影响,进入人体后可引起人体生理、和病理方面的复杂变化(这些变化并非原发病所致),从而影响临床检验结果;这不仅影响了检验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而ii会以致误导了医师的诊断,因此最好在服药前采血。如激素类药物雌激素类药物能影响并可引起血小板和红细胞量的减少,抗菌药物引起白细胞减低;输过血及输过液的病人,血常规检查最好是在输完24后小吋才进行。2.3血液稀释在检验白细胞计数前,一般要对血液进行适当稀释处理。稀释比例会影响血液检测结果,如稀释倍数过高时,一定测量容

6、量中的血细胞数量降低,血细胞各项指标的计数随之降低;而稀释倍数过低时,血液细胞因浓度过高而需要排队经过传感器,导致血细胞的重合缺损。2.4生理因素对血细胞检查的影响检测结果受到患者的精神面貌、性别、年龄大小、种族区别、是否吸烟、运动情况、服用的药物以及采集样本的时间、采集样本的季节等因素的影响。例如普通正常人在天吋间内,嗜酸性粒细胞数、白细胞数、血小板数等都会奋一定的上下波动。因此,检测前患者应避免剧烈运动,冬季应将患者暖和后再采血,检测吋,还应该检查患者是否服用过明显干扰检验药物。2.5检测仪器因素检测仪器的清洁度以及温度均会影响检

7、验结果。如果仪器不干净,仪器上的堆积物及灰尘等落入血液标本中,使血液浓度发生改变,影响检验结果。检测仪器的温度应保持在18-30°C之间,如果温度过高,会使血液浓度升高,细胞计数偏高;而如果温度过低,白细胞的分类受到影响,血小板各分类指标计数偏高或偏低;当温度<15°C吋,血小板计数偏低;当温度<5°C时,血液稀释液会出现结晶,使仪器堵塞,影响检测结果。2.6血量与抗凝剂比例EDTA盐是一种抗凝剂,其因对白细胞及血小板影响较小而普遍适用于血常规检验中。抗凝剂与血量之间的比例会影响血常规检验结果,当抗凝剂过多时,中性粒细胞会

8、出现肿胀、分叶消失,血小板崩解等,使红细胞及血小板计数偏高;而当抗凝剂不足吋,会有微血块形成,微血块不仅影响检验准确性,冋吋还会堵塞血细胞分析仪而损坏仪器。在采用EDTA-Na2抗凝时,因钠盐的溶解度低于钾盐,应适当延长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