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沉积盆地分析

2008年沉积盆地分析

ID:27355020

大小:65.62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2-02

2008年沉积盆地分析_第1页
2008年沉积盆地分析_第2页
2008年沉积盆地分析_第3页
2008年沉积盆地分析_第4页
资源描述:

《2008年沉积盆地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2008年沉积盆地分析一.术语解释1.前陆盆地:经典的前陆盆地的概念可定义为形成于收缩造山带与相邻克拉通之间,平行于造山带呈狭长带状展布的不对称冲断挠曲盆地。前陆盆地的基本结构和主要单元的位置在不同演化阶段是变化的,其规模和形态及含油气性也差别较大。以盆地所处的地球动力学环境为基础,可将前陆盆地分为周缘前陆盆地、弧背前陆盆地和分裂前陆盆地三类。2.边缘海盆地:所谓的边缘海盆地就是指属于滨海相沉积的盆地,是处于陆相和海相的过渡带的盆地。由于地壳运动抬升,使滨海地带成为陆地。基底岩石为洋壳(海相)的原因是地壳上升后,没有再接受陆和或湖泊相沉积的过程,这种盆地的基底岩石都表现为海相沉积

2、的特征。这种地质现象表示当时地层抬升或隆起的速度比较快,只有隆起没有凹陷的地质成因。3.残留洋盆地:形成于大洋盆地关闭、大陆碰撩过程中。碎屑物质从相邻己缝合的褶皱山系沿纵向输入残留洋盆,这些巨厚复理石可在俯冲作用下堆聚变形,成为俯冲带杂体,随着碰撞缝合作用沿纵向推进,残留洋盆逐渐退缩闭合,并覆盖上磨拉石。4.主动裂谷与被动裂谷:大陆裂谷按形成方式的不同,可分为主动裂谷和被动裂谷两类。主动裂谷是地幔的上升热对流的长期作用,使大陆岩石圈减薄、上隆而致破裂,然后岀现坳陷而成裂谷,如东非裂谷、红海亚丁湾。被动裂谷则是由于地壳的伸展作用或剪切作用,使岩石圈减薄、破裂而导致裂谷的形成。二、简

3、述克拉通盆地的基本特征和油气赋存、成藏的主控因素。克拉通盆地是在近刚性稳定大陆块体基础上形成的面积广泛、形状不规则、沉积速率相对较慢,并以坳陷为主要特征的沉积层序。依据其在大地构造的位置分为克拉通内部盆地与克拉通边缘盆地,克拉通盆地可以是单旋冋,也可以是多旋回成因,单旋回是以古生界海相地层沉积为主,缺少中新生代盖层,如鄂西、滇黔桂等地。多旋回则以古生界海相地层为第一旋回和屮新生代沉积为第二旋回,如鄂尔多斯、四川、塔里木等盆地。克拉通盆地的特点是岩相和厚度相对稳定,总厚度不大,通常没有大规模基底卷入式同生断层作用。克拉通的演化与造山带的演化有密切关系,在大洋发育期,在克拉通边缘形成

4、被动边缘:当板块消减俯冲时,产生弧-沟系和弧后扩张;当板块碰撞时,在山系前缘和相邻克拉通间形成前陆盆地。克拉通盆地可以是单旋回,也可以是多旋回的,单旋回克拉通盆是以古生界海相地层沉积为主,缺少中新生代盖层,多旋冋则以古生界海相地层为第一旋冋,中新生代沉积为第二旋回。克拉通盆地的特点是岩相和厚度相对稳定,多旋回的克拉通盆地以证明常具有丰富的油气。三、根据沉积盆地形成动力学机制的不同,将盆地成因可分为哪几种类型?对其中一种类型的基本思想、主要观点和动力来源作简单阐述。沉积盆地的地球动力学机制是当今地球科学研究和讨论的热点,也是尚未解决的重大前沿科学问题之一。从盆地的动态演化的角度上来

5、看,沉积盆地是地壳或岩石圈局部沉降和沉积物在其中不断充填过程中的一种负向地球构造,其形成的根本原因是地壳或岩石圈“局部沉降”,这也是沉积盆地成因的主耍研宄内容。四、试述影响盆地沉积建造(沉积体系、相模式和地层层序等)及展布的主要因素。五、以中国某一沉积盆地为例,概述该盆地的基本地质特征及演化一改造过程及其与矿产(藏)形成与分布的关系。鄂尔多斯盆地的发育时限为中晚三叠世-早白垩世,晚白垩世以来为盆地的后期改造时期;盆地主体A克拉通内盆地特征;现今盆地为经过多期不同形式改造的残留盆地。该盆地叠加在旱、晚古生代大型盆地之上,又属多重叠合型盆地。鄂尔多斯盆地集油气、煤和铀于一盆,多种能源

6、矿产丰富。在盆地发育时期(T2-K1)至少发生了4期明显的构造变动,将盆地演化-沉积过程划分为4个阶段:中晚三叠世和早中侏罗世富县-延安期为盆地发育的两个鼎盛阶段,广泛接受沉积,湖盆宽阔,沉积范围为今残留盆地面积的2倍多;形成重要的含油和成煤岩系。这两个阶段被期间发生的区域抬升变动(JI)所分隔。抬升导致沉积间断,延长组顶部遭受强烈而不均匀的侵蚀下切,形成起伏较人的侵蚀地貌。延安期末盆地抬升变动不强烈,沉积间断和剥蚀延续时间短。随后又复沉降,进入盆地发育的第三阶段中侏罗世直罗-安定期:沉积范围仍较广阔,但湖IX面积明显减小。晚侏罗世构造变动强烈,在盆地丙缘形成逆冲-推覆构造带,在

7、其东侧前渊局限堆积厚度不等的砾岩,盆地中东部地区遭受剥蚀改造;今黄河之西地区初显区域东隆西坳格局。在早白垩世阶段,沉积分布仍较广阔,不整合超覆在前期西缘冲断带和南、北边部隆起之上。在盆地演化的前三个阶段,沉积中心均分布在延安附近及其之东;而堆积中心则位于临近物源的盆地西部,且不同阶段位置有别;直到早白垩世,盆地的沉积中心和堆积中心的分布位置才大体一致,主要位于盆地西部的中南段。早白垩世末,鄂尔多斯盆地整体抬升,人型盆地消亡;盆地始进入后期改造时期。在晚白垩世以来盆地的后期改造时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