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文章的写作手法

分析文章的写作手法

ID:27387798

大小:56.53 KB

页数:2页

时间:2018-12-03

分析文章的写作手法_第1页
分析文章的写作手法_第2页
资源描述:

《分析文章的写作手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备战2012年中考系列资料——分析文章的写作手法及作用【考点解读】在文段的阅读理解中,分析文章的写作手法及作用是个难点,但又是必考的知识点。主要考查文章的表达方式、表现手法、材料安排、行文结构、修辞手法、语言运用等。【知识梳理】文章的写作手法包括表达方式、表现手法、修辞手法、选材的详略等等。(一)常见表现手法:联想、想像、象征(托物言志)、对比、衬托(烘托)、以小见大、借景抒情(情景交融)、伏笔和铺垫、前后照应(呼应)、欲扬先抑等。1、象征(托物言志):通过咏物来抒情,常常借助于某些具体植物、动物、物品等的一些特性,委婉曲折地将作者的感情表达出来。作用:首先是它把抽象的事理表观为具体

2、的可感知的形象。其次是可以使文章更含蓄些,运用眼前之物,寄托深远之意。2、衬托:以他体从正面、反面两个角度陪衬本体,即正衬和反衬。作用:突出本体的……特征。3、对比:把两种相反的事物或一种事物相对立的两个方面作比较。作用:鲜明的突出了主要事物或事物主要方面的……特征。4、借景抒情:通过描写具体生动的自然景象或生活场景,表达作者某种真挚的思想感情。作用:做到情景交融,使文章充满诗情画意。5、先抑后扬:先否定或贬低事物形象,然后深入挖掘事物特点及内在意义,再对事物予以肯定、褒扬。作用:突出强调了事物(人物)的特征。6、侧面(间接)描写:侧面烘托出该人物的……性格、品行和技能,使得文章结构

3、更加集中紧凑,表达更为简洁精练。直接描写和间接描写结合运用,可以使被描写的人物或景物的特点更加鲜明、突出。7、伏笔和铺垫:铺垫指陪衬、衬托,是为主要情节蓄积酝酿的过程;伏笔可以理解为前文为后文埋伏线索,也可以理解为前文对后文所作的提示或者暗示。作用:内容前后照应,情节严丝合缝。铺垫和伏笔都是为下文服务的,都是解释某句或某段话在结构上的作用。8、前后照应:记叙文中使文章浑然—体,整体感强,突出主题。议论文中强化论点。散文中反复地抒发某种情感,增加情感的深度。(二)常见的表达方式:记叙、描写、议论、抒情、说明1、记叙。记叙是写作中最基本最常见的一种表达方式,它是作者对人物的经历和事件的发

4、展变化过程以及场景、空间的转换所作的叙说和交代。文章中特殊的记叙顺序有倒叙和插叙,倒叙可以制造悬念,增强读者的阅读兴趣;恰当地运用插叙的方法,则可以补充人物和事件,使文章内容丰富充实,结构曲折有致。2、描写。描写是把描写对象的状貌、情态描绘出来,再现给读者的一种表达方式。它是记叙文特别是文学作品中的主要表达方式之一。描写的手法运用得好,能使读者如见其人,如临其境,从中受到强烈的艺术感染。描写可以分为人物描写和环境描写。人物描写包括外貌(肖像)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心理描写等,作用是生动地刻画人物形象,表现人物性格。环境描写包括自然环境描写和社会环境描写,作用是推动情节发

5、展,烘托气氛,有力地表观人物的情感。描写的角度可以分为直接描写(正面描写)和间接描写(侧面描写),侧面描写是以写他人来写此人,往往能使所要刻画的人物形象更鲜明、真实。-2-3、抒情。抒情就是抒发和表现作者的感情。记叙文中的抒情往往能真实地表达作者或者文中人物的情感,更能唤起读者的共鸣。常见的有直接抒情、间接抒情。4、议论。议论就是作者对某个议论对象(包括人和事)发表见解,以表明自己的观点和态度。它的作用在于使文章更鲜明、深刻,具有较强的哲理性和理论深度。常见的有摆事实、讲道理等。5、说明。说明是用简明扼要的文字,把事物的形状、性质、特征、成因、关系、功用等解说清楚的表达方式。【方法指

6、导】分析一篇文章的表现手法,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区别表达方式和修辞方法表达方式是作者根据客观事物和表达思想感情的需要而运用的一种语言表达形式,属于文章的整体的语言运用形式。而修辞手法主要是增强文章中句子的表达效果,是从微观角度表现文章,目的是使文章更加生动、形象、富有吸引力和说服力。一篇文章或一个文段,一般会以一种表达方式为主,为了表达主题的需要,往往几种表达方式综合应用,有时还会把修辞融合在一起。2、注意选材剪材。(1)看主次详略是否得当。文章主次详略的安排都是依据文章的中心来确定的。(2)看材料是否典型、生动、真实、新颖。一般来说,记叙文的事例以新颖、生动为佳,说明文的事

7、例以真实为准,议论文的选材好坏以是否典型为判断依据。3、分析表观手法。文章常见的表现手法前面已经讲过,鉴赏时要评价其是否有利于表现主题,是否合情合理,是否产生了鲜明生动突出的效果。在我们学过的课文中,《阿长与山海经》运用了欲扬先抑的写法;高尔基的《海燕》运用了象征手法;《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则运用了对比手法。4、关注行文结构。(1)看开头结尾有何特色。开头如果用故事导入,往往可以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结尾“卒章显志”可以起到画龙点睛、点明主题的作用。(2)看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