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老地名延续至今.doc

长沙老地名延续至今.doc

ID:27448203

大小:609.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2-03

长沙老地名延续至今.doc_第1页
长沙老地名延续至今.doc_第2页
长沙老地名延续至今.doc_第3页
长沙老地名延续至今.doc_第4页
长沙老地名延续至今.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长沙老地名延续至今.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三千年悠久历史,长沙老地名延续至今长沙城建城三千多年,有着无以复加的深厚历史。跟随着这些历史,很多老地名逐渐消逝,到也还仍有一部分保存至今,熠熠夺目。它们无论从文化内涵、历史底蕴和代表长沙特色上,都具有很好的代表性和象征性。这些老地名有的是古城长沙的标志性建筑,有的积淀着深厚的湖湘文化;有的则属长沙最早的地名之一;有的或因美丽传说,或因历史悠久,或具革命气息,各有各自不同的光彩。天心阁天心阁古城墙建于明洪武年间。辛亥革命后,拆除长沙城墙,仅留下天心阁一段古城墙。1924年被建为公园。1938年长沙大火中,天心阁化为一片灰烬。建国后,长沙市

2、人民政府在此重建公园。它是古城长沙的标志性建筑,在市民心中占有独特一席,历经数百年风雨沧桑,如今依旧傲然屹立,见证着长沙的发展变迁。白沙井位于天心区,北起里仁坡,东南接白沙岭街,因临近古泉白沙井而得名,被誉为“长沙第一泉”。长沙名酒“白沙液”即用此井之水酿制而成。“长沙沙水水无沙,常德德山山有德。”流传坊间的这句名联积淀着白沙井深厚的湖湘文化,此处有街有井,其名甚雅,历史悠久,白沙品牌如今已成为长沙重要的文化品牌之一。定王台位于今芙蓉区解放中路高架桥东侧的长沙市图书馆系定王台旧址。定王台为汉景帝之子刘发所建。传说刘发因挂念其母,派人运米去

3、长安,再从长安运土回长沙,选择城东的高地筑台,以便时刻登台遥望。其死后被追谥为长沙定王,故得此名。定王台是长沙最早的地名之一,始自汉代,历史悠远,蕴涵着优美的传说,体现母爱的伟大和悠悠的怀乡之情。化龙池原名玉带街。民间传说此处有口井,井中有条孽龙托梦给一位救过自己的铁匠,说自己将变成龙东归大海,到时长沙将成为汪洋。铁匠决心救全城人性命,遂将熔化的铁水倒入井中,和井边的地一起塌陷下去,孽龙也被铁水熔化。井塌之处变成一口小池塘。人们为纪念铁匠,便把此池塘叫作“化龙池”。此地名始自清代,既与清善化学宫相联系,又附会美丽动人的神话传说,令人神往。

4、清水塘位于开福区,南起八一西路,北至展览馆路,因路旁有一清水池塘而得名。1921年后中共湘区委员会设在原清水塘22号,旧址保存完好,今为湖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文化是现代文明社会的血液,缺少了它,现代文明就只剩下苍白无力的躯壳,清水塘积淀着深厚的湖湘文化,体现了长沙在中共早期革命历史上的重要地位。溁湾镇东起老码头,西接溁湾桥,南至橘子洲大桥通程广场。据《长沙府岳麓志》:“溁湾水出麓山左自之字港来,曲折数十里为溁湾港,可通舟。滨江三里穿孔,道绕溁湾市北以出,将入大江。”如今溁湾水早已淤塞,溁湾桥也已不存在。溁湾镇古称溁湾市,是长沙古代最早形

5、成的集市之一。现今,溁湾镇已为岳麓区的商业中心区,曾经商业繁盛之景再现。绿地湖湘中心2014年一举拿下溁湾“地王”,势必复兴溁湾商业,重现往日辉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