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鲁教版必修3:名师导航《都江堰》

语文鲁教版必修3:名师导航《都江堰》

ID:27492971

大小:47.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2-04

语文鲁教版必修3:名师导航《都江堰》_第1页
语文鲁教版必修3:名师导航《都江堰》_第2页
语文鲁教版必修3:名师导航《都江堰》_第3页
语文鲁教版必修3:名师导航《都江堰》_第4页
资源描述:

《语文鲁教版必修3:名师导航《都江堰》》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都江堰名师指导内容感知《都江堰》是一篇文化游记,作者对历史文化遗迹都江堰与长城进行了对比,用现代文化意识观照历史文化踪迹,给古老的物象与峻伟的山水赋予了灵性,赋予了哲理意蕴。都江堰“永久性地灌溉了中华民族”,李冰父子不期留名却流芳千古。散文融情寓理,思辨色彩鲜明,语言酣畅、灵动,给人以审美的多维享受。基础梳理一、字音1.典型字颓壁残垣(yuán)惊悸(jì)庇护(bì)修缮(shàn)卑处一隅(yú)强悍(hàn)众目睽睽(kuí)遴选(lín)浚理(jùn)长锸(chā)韬略(tāo)怦然心动(pēng)诘问(jié)傩戏(nuó)圭臬(guīni

2、è)2.多音字二、词义1.重点词劲厉:文中形容狂风凛冽,刮得正猛。濡养:滋养。遴选:选拔。圭臬:指圭表,比喻准则或法度。多用于书面语。衮衮:连续不断,众多。2.相关成语风调雨顺:指风雨适合农时。众目睽睽:大家的眼睛都注视着。3.近义词掩埋·湮没都是动词。“掩埋”指用泥土等盖在上面;如:掩埋尸体。“湮没”指埋没,侧重抽象。如:湮没无闻。陡然·突然·徒然都是副词。“陡然”与“突然”同义,但常用于书面语。如:陡然醒悟。“突然”指在短促时间内发生,出乎意外。如:突然袭击。“徒然”意为:(1)白白地,不起作用。如:徒然耗费精力。(2)仅仅,只是。如:如果那么办

3、,徒然有利于对手。三、文学常识1.余秋雨(1946—),浙江余姚人,当代著名艺术理论家、中国文化史学者、散文作家。代表作:《笛声何处》《一个王朝的背影》《行者无疆》《千年一叹》《山居笔记》《文化苦旅》《文明的碎片》《霜冷长河》《出走十五年》等。2.都江堰建于公元前三世纪,位于四川成都平原西部的岷江上,是战国时期秦国蜀郡太守李冰及其子率众修建的一座大型水利工程,是全世界至今为止,年代最久、唯一留存、以无坝引水为特征的宏大水利工程,被称为古代水利建设的灿烂明珠。四、名篇名句1.即便是站在海边礁石上,也没有像这里这样强烈地领受到水的魅力。海水是雍容大度的聚

4、会,聚会得太多太深,茫茫一片,让人忘记它是切切实实的水,可掬可捧的水。这里的水却不同,要说多也不算太多,但股股叠叠都精神焕发,合在一起比赛着飞奔的力量,踊跃着喧嚣的生命。这种比赛又极有规矩,奔着奔着,遇到江心的分水堤,刷地一下裁割为二,直窜出去,两股水分别撞到了一道坚坝,立即乖乖地转身改向,再在另一道坚坝上撞一下,于是又根据筑坝者的指令来一番调整……也许水流对自己的驯顺有点恼怒了,突然撒起野来,猛地翻卷咆哮,但越是这样越是显现出一种更壮丽的驯顺。2.出土的石像现正在伏龙馆里展览。人们在轰鸣如雷的水声中向他们默默祭奠。在这里,我突然产生了对中国历史的某

5、种乐观。只要都江堰不坍,李冰的精魂就不会消散,李冰的儿子会代代繁衍。轰鸣的江水便是至圣至善的遗言。句段剖析一、疑难妙句1.我以为,中国历史上最激动人心的工程不是长城,而是都江堰。剖析:这是本文的开篇一句,起笔突兀峻急,评价热烈精警,不只引起人们迫切读完下文的渴望,其更大的巧妙在于有效地规范着作者的思想沿着思维的河床流淌,不动声色而又举重若轻地确立了本文整体的文路。可以说做到了言简意赅。2.如果说,长城占据了辽阔的空间,那么,它却实实在在地占据了邈远的时间。剖析:长城的美在于规模的宏大、气势的雄伟,给人一种巨大的惊悸,但时过境迁,它的社会功用早已废弛,

6、而都江堰,却直到现在依然造福人类,给无数民众输送汩汩清流,滋润濡养了天府之国,永久性地灌溉了中华民族。它的美是长久的。所以说都江堰“占据了邈远的时间”。3.长城的文明是一种僵硬的雕塑,它的文明是一种灵动的生活。长城摆出一副老资格等待人们的修缮,它却卑处一隅,像一位绝不炫耀、毫无所求的乡间母亲,只知贡献。剖析:作者在这段话里把都江堰的文明称作是一种“灵动的生活”,指的是都江堰直到现在依然在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依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并将一直延续下去。之所以将都江堰比喻为一位“乡间母亲”,是因为她们的共同特点都是不炫耀、无所求、默默地奉献。这一比喻生动形象地

7、刻画出都江堰的本质特征:它像一位母亲一样滋润着濡养着中华民族。4.他是郡守,手握一把长锸,站在滔滔的江边,完成了一个“守”字的原始造型。那把长锸,千年来始终与金杖玉玺、铁戟钢锤反复辩论。他失败了,终究又胜利了。剖析:长锸与金杖玉玺、铁戟钢锤的辩论其实是务实求真、为民造福与立身、立名的区别,古人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最高准则,却忽视了兴实业为民为国(如:兴修水利)这样具体的工作。这种辩论其实是两种观念的冲突,活着或者死了到底应该站在哪里?在权力之争中,李冰是一个失败者,但他为民谋福,历史证明了他的功绩,“终究又胜利了”。5.他大愚,又大智。他

8、大拙,又大巧。他以田间老农的思维,进入了最澄彻的人类学的思考。剖析:“愚”和“智”、“拙”和“巧”放在一个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