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LO初体验:AR眼镜领域的“灯厂”.doc

MLO初体验:AR眼镜领域的“灯厂”.doc

ID:27504668

大小:7.24 MB

页数:15页

时间:2018-12-04

MLO初体验:AR眼镜领域的“灯厂”.doc_第1页
MLO初体验:AR眼镜领域的“灯厂”.doc_第2页
MLO初体验:AR眼镜领域的“灯厂”.doc_第3页
MLO初体验:AR眼镜领域的“灯厂”.doc_第4页
MLO初体验:AR眼镜领域的“灯厂”.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MLO初体验:AR眼镜领域的“灯厂”.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MLO初体验:AR眼镜领域的“灯厂”  随着MagicLeapOne发货,不少人已经在第一时间拿到了实物并进行了体验,国内的小伙伴也已经陆续收到了这款噱头十足的设备。  相信很多人都想知道这款噱头十足的产品体验起来感觉究竟是什么样,陀螺菌也不例外。于是在DextaRobotics小伙伴的帮助下,我们终于体验到了这款备受关注的AR眼镜。    MLO初体验:AR眼镜领域的“灯厂”  其实在体验设备之前,陀螺菌在看过大量外媒以及帕胖的“一堆悲剧”的评价后,原本对MagicLeapOne(以下简称ML

2、O)满分的期待值已经降到了一半以下。  但在见到实物以后期待值又回升了一些,不得不承认,在外观设计上MagicLeap还是很有一套的。  MLO的外包装壳非常简约,白色的盒子上印着一个MagicLeap的红色LOGO,打开盒子后一整套MLO被整齐码放其中。箱中包括Lightpack、Lightwear和Control三件套,以及数条数据线、充电插头、鼻托和前额垫等物品。    从外观来看,MLO整体设计流畅,充满科技感,其深灰色的外壳也很有质感。观察Lightwear部分,上面分布了许多摄像头和

3、LED灯,看上去有些像一只小蜘蛛。在左右两侧还设置了扬声器,以实现全景声效果,在后方还有两条连接计算模块的数据线。      据官网介绍,MLO的重量为360克。在同类产品中,微软HoloLens579克,OculusGo468克,HTCVive470克。从佩戴来说,设备采用两段式伸缩的方式夹住头部,同时还配备了5种尺寸的鼻托和两款前额垫,让用户能够根据自己的情况进行调整。总体体验下来佩戴还是较为舒适的,但时间久了之后依然会对颈部产生压迫。    Lightpack是MLO的计算模块,外观看起来

4、上圆下方,采用夹式设计,能够更稳妥的放置在用户身上(但是只能硬塞,千万别掰开)。在设备侧面有音量调节键、Reality键以及散热口。    手柄整体较为圆润,正面有一个触控版和一个Home键,在正上方还有一个触发式按钮,后方有一个扳机键。手柄带有12个多色LED灯环,可以点亮进行指示。除此之外,手柄还有振动反馈,同时支持6DoF。    整体看下来,最让陀螺菌喜欢的地方就是其Lightpack和手柄上的指示灯。MLO的指示灯隐藏在外壳之下,采用透光设计,这样并不会破坏整体流畅性,同时还很显“逼格

5、”,在开机和运行期间划过的七彩光束很好看,在这点上说MagicLeap是AR眼镜领域的“灯厂”也不为过了。DextaRobotics的CEO谷逍驰也表示,整体看来他最喜欢的就是这个灯。  功能、内容体验:  SLAM出色,但发热堪比暖手宝  不得不说,要想使用MLO,首先就得解决搭梯子的问题。由于MLO是美国首发,因此只有连接美国的网络才能正常下载并使用MLO,这点还需要各位用户自己解决。DextaRobotics的小伙伴表示,在正式使用前的安装调试、加上爬梯子等各种操作上就花掉了足足5个小时。

6、  而费劲千辛万苦,戴上AR眼镜并按下Lightpack上的开机键,值得吐槽的地方就来了。虽然有所耳闻,实际体验后陀螺菌发现MLO的开机速度是真的非常缓慢,这表现并不像一款新机器,反而像一台用了很久的安卓手机。  好不容易开了机,伴随一阵效果非常好的音效之后,第二个吐槽点来了。在输入登陆密码的时候,用户需要使用手柄一个个选择数字,在输错的时候还得一个个全部回删,可谓是相当麻烦。    手机实摄画面  说到手柄,这就是第三个值得吐槽的点了。正如帕胖所说的那样,MLO的手柄设计的令人不解,在手柄上有

7、一个触控板,一个扳机键,却没有一个“确定”的按钮且触控板并不能按压,如果想要确定的话用户需要轻敲触控板,但这会导致光标出现偏移。  总之在经过一系列折腾之后,陀螺菌终于能够开始体验APP了。从显示效果上来说,MLO的表现非常不错。具体来说就是设备的焦距控制得非常好,加上图像色彩也很饱满,能给人带来很舒适的视觉体验。  目前在MLO中有13个APP,包括5个系统应用、4个游戏类应用、3个影像类应用以及1个体育类应用。    在这些体验中让陀螺菌觉得最有意思的是能够让用户自定义创作虚拟场景和物体的《

8、Create》。在开始体验前,用户首先要通过头显上的深度摄像头进行空间扫描,跟随头显中的方向指示来进行定位,方向大概是上下左右和前后。在完成后会弹出一个包含创作工具的面板,用户可以直接用手柄把这些工具拖出来使用。    陀螺菌可以利用画笔像《TiltBrush》一样开始作画,还可以从工具栏里拖出各种如金鱼、恐龙、汉堡包一类的小元素。在使用时,MLO可以识别现实物体,让虚拟物体出现被遮挡的效果,此外还能根据现实物体的方向来调整虚拟物体。      不得不说这款应用体现出的物理反馈效果很不错。举例来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