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新课程教学设计与教学案例分析

初中数学新课程教学设计与教学案例分析

ID:27509947

大小:136.50 KB

页数:17页

时间:2018-12-04

初中数学新课程教学设计与教学案例分析_第1页
初中数学新课程教学设计与教学案例分析_第2页
初中数学新课程教学设计与教学案例分析_第3页
初中数学新课程教学设计与教学案例分析_第4页
初中数学新课程教学设计与教学案例分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初中数学新课程教学设计与教学案例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新课程背景下初中数学教学设计与教学案例分析成都市青羊区教师学习与资源中心潘绍茂Email:cdpsm@126.com2010年8月1日一、教学设计理念:以学为中心来组织教学设计二、教学设计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三、教学设计的原则,要关注的三条主线四、教学设计从操作层次上来讲,就是问题的设计。五、专项教学设计六、几种常见课型的教学设计七、如何处理预设与生成的关系八、课堂教学结构的选择一、教学设计理念:按照以学为中心来组织教学设计教学设计实际是我们每个数学老师一直在做的一件事。比如说我们要在课堂上课,必然要讲到教案设计,这个教案设计就是从某种程度,就是一种教学设计。当

2、然我们现在很多老师的设计是非常有经验性的。我们希望我们的教学设计能够在科学的理论指导下,进行一种科学的教学设计。科学的教学设计就要求我们老师在一定的教育教学理论的指导下,结合自己的经验,根据你所教的数学知识,根据你的学生学习状况,对整个教育的内容过程进行科学合理的安排。美国有一个心理学家,他说教学设计就是让天才人做的事情普通人也能做。这句话充分说明,如果在科学的理论的指导下,我们就能够提升教学设计的水平。实际上教学设计打比个比喻,就好比老师带着学生去旅游,那就要考虑要到哪里去游,怎么才能到这个地方,最后你要来衡量学生是否到这里。教学设计理论也有一个发展的历程

3、:教学设计理论的第一个阶段:实际是教的传递策略为中心来组织的。教学设计理论的第二个阶段:就是学的组织策略为中心来进行教学设计。数学课堂教学(设计)传统观与现代观的比较项目传统观现代现教学目标知识技能,能力,数学方法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态度与价值观。教学内容增大课堂容量,重点突出,难点突破贴近学生生活实际,有助于学生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教学要求教师讲清、讲透、严谨精心设计教学过程,把探索的过程还给学生,让学生通过自主活动,意义建构,真正理解知识内容。学习要求学生带着问题进教室,以问题的圆满快速解决走出教室学生带着问题进教室,通

4、过猜想、尝试、分组讨论、反思,让学生带着新的更高层次的问题走出教室。教师素质语言、板书等教学基本功扎实教师要与学生交往互助、共同发展。教学评价重结果结果重要、过程更重要。按照以学为中心来组织教学设计,是一个很重要的理念,就是为学习设计教学,而不是为教学设计学习,为学习设计教学的话,按照学习设计教学的理念,在教学设计中需要考虑三个现实:第一个现实就是数学的现实我们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按照数学的知识的发生发展的过程,来考虑我们的教学设计。第二个就是学生的一些现实实际上我们一直讲要根据学生的学情设置教学,就是要因材施教,当我们所教学生的发生变化的时候,我们的教学设计

5、也要相应发生变化。第三个现实就是要从老师的教学组织的角度来进行考虑。数学教学有三种形态:第一种形态:存在于学生头脑中很自然,很朴素的自然形态。第二种形态:就是以非常完美的形式出现学术的数学形态。我们的教师在数学教学中间,实际在这两级中间寻找一个数学的教育形态,第三种形态:就是教学设计,教学设计实际就是要构建这个数学的教育形态,使得学生从他原有的朴素的自然形态,走到这样一种完美的数学学术形态。二、教学设计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就是设计当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五个:第一个是认识上的问题。很多老师可能没有设计,教学设计变化成习题设计。案例:因式分解教学设计第二个是不能从整体

6、上来把握,就是他没有全局观。第三个就是不会用单元设计的思想,来进行整体的教学设计。第四个就是教学设计的时候,它的操作层面不会去进行目标分析。第五个就是从实践层面来说,就是存在教学设计过度和教学过度。设计过度是不是自己准备过头了。n有时候我们做的PPT,做了以后,学生说不出你这个问题来,硬要把它绕到那个地方,还有是教学过度,我有很多好的东西,一定要讲给学生听,我不管这个学生接受能力如何,我一定要到这个位,他就忽视了整个数学的育人功能,也是忽视的学生的主体发展。具体案例介绍浙江温州的李曙静老师在讲“常量与变量”的概念(北师大版7年级下第六章变量之间的关系第一节)

7、《中学数学教学参考》06年第3期1、引导学生发现身边变化的量和不变的量,学生不加思索地回答出许多:年级、身高、体重、掌握的知识等(变化的量)和性别、姓名等(不变的量)。2、罗列有关气温、圆面积周长、三角形中的边角、行程、压力压强、学生上课注意力的变化、生活中的水资源浪费等问题情境,引出概念并训练学生熟练地辨别常量和变量,因为仅仅是辨别,学生都会。3、和学生共同分析课本的范例,学生发现了很多常量和变量。展示了丰富的的课外知识,课堂气氛非常热烈。问题案例点评我们看到这个问题,大家肯定不觉得什么,但是我们分析下来,就是他存在这样几个问题。第一:教师对数学概念的本质

8、把握不准,对学生的引导浮于表面,学生没有形成真正的数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