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辞》文本音乐结构及其呈现方式

《楚辞》文本音乐结构及其呈现方式

ID:27528381

大小:63.86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2-04

《楚辞》文本音乐结构及其呈现方式_第1页
《楚辞》文本音乐结构及其呈现方式_第2页
《楚辞》文本音乐结构及其呈现方式_第3页
《楚辞》文本音乐结构及其呈现方式_第4页
《楚辞》文本音乐结构及其呈现方式_第5页
资源描述:

《《楚辞》文本音乐结构及其呈现方式》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楚辞》文本音乐结构及其呈现方式摘要:《楚辞》音乐的具体呈现状态已经遥不可及,但通过其文本我们依然可以聆听屈原用生命弹奏的宇宙音乐和人生旋律。《楚辞》的内在音乐首先体现为文本语音的节奏和旋律,语气助词“兮”是其文本向音乐转化的重要契机;其次,屈原作品的动态意象如“风”和“落叶”,使得天地万物无不处于一种特定的节奏之中,文本中之“日月”、“春秋”往来构成了音乐最本质的存在方式__时间。屈原作为生命历程之体验者如同音乐中的一个动机,求索、飞升、徘徊,最终通过对于肉体的断然弃绝而抵迗永恒的旋律。同时,对于时间的感知和对于时间流逝之感慨,在特

2、定的语音结构中,被发展成为文本内在旋律。关键词:楚辞;音乐艺术;节奏;音乐结构;动态意象;时间;旋律中图分类号:J01文献标识码:A无论《楚辞》当初是否合乐,音乐无疑在《楚辞》中占据重要位置,孙群星先生在《音乐美学的始祖》一书中,指出战国诗人屈原在《楚辞•远游》篇中首次提出“音乐”这一词:“音乐博衍无终极兮,焉乃逝以徘徊。”①《楚辞》文本中,对于音乐也有过多次细致的描绘。可以说,音乐性以各种形态反映于《楚辞》语音和语义的各个层面。文本的音乐性有两个层次:首先是语音层面,通过声音层面反映出来;其次是语义的音乐性,即吟唱主体将世界作为一个

3、时间对象来感知和把握,进而呈现为一系列相互联系的特定的时间意象。杜夫海纳指出:“在旋律被打断的地方,打断它的还是旋律,而不是什么抽象的构思。”②而对于诗歌来说,情况似乎更为复杂。声音旋律被打断的地方,打断声音旋律的可能是意义旋律。诗歌和音乐原为共生,且语言和声音若能恰如其分地配合,往往能使其各自的表现力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在意义的表迗过程中互相推波助澜。但一首完整的诗歌,历来具有摆脱外在音乐的冲动,一方面趋向拥有更完美的语音曲线和节奏,同时也不断在其内部开拓出意义层面的音乐时空,以呈现出那个寂静又流动的音乐结构本身。音乐性由外自内的渗

4、透过程,是汉语诗歌发展史的全部动力。《楚辞》的音乐性首先来自于它的语音构成,更来自于其语义所指的动态意象及其所呈现的节奏和内在旋律。其次,语义所揭示的动态意象是《楚辞》音乐性的重要方面,它和语音之节奏和旋律相互伴随,构建出一种语义层面的音乐节奏和旋律。而叙述主体之往来飞升形成作品之主要动机,作者采取了一种回环往复的结构方式,多视角、多声部的变奏方式,在相当长的时间和空间中,对主题进行深化;作品以宏大、唯美、飘逸、悲怆充满旋律意味的声音展现一个具有强烈质感的虚拟时空,它虽然不直接体现为乐音,而人们正是在这一意义上来谈论和建构音乐的。本文

5、将通过《楚辞》之语音、语义和叙述视角体现出来的音乐性,对其音乐结构和展现方式进行深入分析。一、语音层面的节奏和旋律首先,作品构成形式异常丰富,有可唱的《九歌》,有散文化倾向严重的《楚辞》和《九章》。《楚辞》不仅仅在语音模式上求助于一种较为复杂多变的音乐模式,而在声音消失的地方,我们发现了来自语言深处的声音。语言内在音乐性和语言外部的音乐形式发生冲突,结果之一就是《楚辞》句法的散文化倾向严重。有人因此认为《楚辞》中的很多篇目不可歌唱。诗歌文本的是否具有音乐性和它是否可歌唱宜分而论之,音乐性的并不等于可歌唱的如帕格尼尼的大部分曲子不宜歌唱

6、,但依然是难以超越的音乐经典。就声音层面而言,《楚辞》最为突出的语音现象便是对于叠词和韵律的运用,如“邈蔓蔓之不可量兮,缥绵绵之不可纡。愁悄悄之常悲兮,翩冥冥之不可娱”(《楚辞•悲回风》)。由叠词所带来的音乐效果也存在于《楚辞》中,这毋庸赘言。当然,和《诗经》相比押韵和叠词的使用远非其主要语言特征。语气助词“兮”在《楚辞》中大量存在。“兮”古音读如“a—一”,这一长元音的反复而有规律的出现,使整个语音过程处于相对统一的音高、音节系统之中,从而完成了文本由“辞”向“音”的转化。在语音中,元音历来是具有特殊音乐意味的,如汉斯力克指出:“音

7、乐永远是元音,词句只是辅音,重点只能永远放在元音上,放在正音而不是辅音上。”③布朗则说得更为详细:“全部元音和部分辅音,如m和n具有清晰的音高(pitch)。”④当然,这种由文字担当的音高系统不是声学仪器可以测量的,它是一种抽象的,但是可以由阅读者内心感知的潜在音高。它有规律的出现客观上为《楚辞》构建了一种节奏。另一方面,这一附着力极强的长元音,可和它之前的任何一个音节相结合,并形成一种语音曲线,而获得旋律构成的基本声音要素。“兮”无论是作为虚词还是语气助词,仅仅意味着一种情感,意味着一种歌唱主体的言说状态,而缺乏可以落到实处的所指,

8、因而在文本意义传达过程中表现为逻辑意义的缺失。“辞”的逻辑意义的暂时缺席,正意味着诗与音乐的到场。而在《楚辞》文本的展现过程中,语意的连绵不断的涌现难免淹没语音本身的过程和节奏。当语言的逻辑意义被那个反复出现的语气助词“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