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科性高校工科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多科性高校工科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ID:27580267

大小:51.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2-05

多科性高校工科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_第1页
多科性高校工科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_第2页
多科性高校工科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_第3页
多科性高校工科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_第4页
多科性高校工科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多科性高校工科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多科性高校工科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摘要:为了进一步提升多科性高校工科专业的实践能力、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克服现行实践体系瓶颈,以工科专业毕业生实践能力调查为切入点,从改革实践课程体系出发,进行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创新研究方法,采用了质性研究方法和统计学原理分析了现行实践培养体系存在的共性问题,提出了“工科专业虚拟仿真实验教学”课程体系建设,阐述了新课程体系的特色和必要性。上述研究结论和建设成果适用于绝大多数工科专业,对其他新老专业课程体系改革具有一定的参考和指导意义。中国4/vie  关键词:多科性;工科专业;创新型;虚拟仿真;实验教学  中图分类号:C969文献标识码:A

2、:16721101(2016)05008904  加强新形势下高校实践育人工作已被写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是高校提升教学能力的主要着力点。本文以安徽理工大学工科专业实践改革为例,进行多科性本科高校工科专�I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即实践育人研究。  同时,在我国产业体系逐渐发展的过程中,工业仍为经济体系中极为重要的支撑性产业。随着社会发展,企业对专业技术人才的需求也日益旺盛。针对此,众多高校依据市场所呈现出的需求,纷纷加大开设工科专业。例如,至2015年已有超过100所高校开设了车辆工程或与汽车相关的工科专业,并有继续增多的趋势。安徽理工大

3、学于2001年开设车辆工程专业,作为一所特色鲜明的多科性大学,其具有专业类大学所不具备的丰富学科门类,有利于多学科交叉渗透和拓展学生知识视野,并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但随着经济发展和技术进步,社会对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要求日益提升,对于新开设工科专业的地方多科性高校而言,存在着特色不明显、教学资源有限和教科研实力不强等诸多问题,如何克服上述困难、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专业创新型人才,是亟待解决的课题。  相关学者认识到改革的必要性[1],以工程教育[2]和职业能力[3-4]为出发点先后提出了实践教学[5]、工程实践[6-7]、TRIZ理论[8]、CDIO工程教育理念[9]、能力贡献理念[1

4、0]和PBL教学理念[11]等改革思路,但这些改革大多基于现行实践教学体系,效果有限,没有能够从根本上改变学生实践能力不足的现状[12]。本文创新研究方法,以安徽理工大学工科专业毕业生实践能力调查为切入点,从改革实践课程体系出发进行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分析了现行实践体系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工科专业虚拟仿真实验教学”课程体系。一、现行实践教学体系调研  本文创新研究方法,采用质性研究方法对现行课程体系下工科工程师发展制约因素进行探索性研究。根据质性研究的强度抽样原则,选取了安徽理工大学车辆工程专业2011级毕业本科生为研究对象,样本数量为30。样本中毕业生按在校实践成绩分为4档,

5、其毕业后从事职业和在校实践成绩如表1所示。调研内容集中于学生实践技能的掌握和运用,调研方式采用电话或面对面进行,每个调研持续约20-30分钟,调研后对谈话录音进行整理,并基于最优值距离综合法分析评价分值。  (一)研究发现  被调查的30名本科毕业生总共报告了205次实践运用效果。我们将205次实践运用效果归纳为4个效果主题,按实践能力由好到差依次为:“实践和理论贯通”、“实践服务于理论”、“实践有趣论”和“实践无指导意义”。其中,“实践有趣论”是学生反应最多的,占到了报告总数的56.1%;“实践和理论贯通”和“实践服务于理论”占比相当,分别占报告总数的15.1%和15.8%;“实

6、践无指导意义”相对最少,占总数的13%(见表2)。下面将对各效果主题的内容进行分析。(二)实践能力在延续价值的体现  1.实践反馈。毕业生反馈的实践能力包括对汽车结构认知、运用常用工具进行拆装能力、运用仪表进行参数测量、对常见汽车故障排查等。延续价值指的是毕业一定时间后,学生对实践环节价值再次提取时,对实践的再次掌握程度。报告最多的是运用常用工具进行拆装能力欠缺,约83次,占比在40%以上;其次是汽车结构认知,占比约在30%;运用仪表进行参数测量和对常见汽车故障排查二者占到20%;学生还报告了其他方面的实践能力欠缺,约占10%。  2.“遗忘问题”。有80%以上学生提到了实践知识“

7、遗忘”问题,实践作为独立于书本知识的一门动手环节,其价值和体会是通过实际操作实现的,实验报告的存在并不能弥补实践存在的问题。学生在一年,乃至多年后,对以前所经历的实践知识需要有所回顾的时候,因为现有实践课程体系的缘故,并不能很好的对其起到再次教育的目的。  3.对实践能力的价值延续主要因毕业后从事职业和在校实践成绩而定。如表2,研发工程师职业学生成绩较好,处于B档以上,但学生成绩对实践能力不起决定作用,存在“实践有趣论”,分析原因在于重视程度不够;整机厂车间工程师职业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