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周邦彦《兰陵王·柳》

浅析周邦彦《兰陵王·柳》

ID:27694438

大小:52.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2-05

浅析周邦彦《兰陵王·柳》_第1页
浅析周邦彦《兰陵王·柳》_第2页
浅析周邦彦《兰陵王·柳》_第3页
浅析周邦彦《兰陵王·柳》_第4页
浅析周邦彦《兰陵王·柳》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析周邦彦《兰陵王·柳》》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浅析周邦彦《兰陵王·柳》摘要:周邦彦是北宋词坛的集大成者,因为生活在两宋之际,恰也开了南宋词坛的风气之先,因此许多词论家对其评价很高。清代词人周济认为他的词“如颜平原书,虽未臻两晋,而唐初之法至此大备”,王国维也把他称作“词中老杜”。下面就他的代表作《兰陵王》进行梳理分析,并简要分析一下他在这首词中体现出来的叙事特色。中国5/vie  关键词:周邦彦;离别词;咏物词;叙事特色  [中图分类号]:I206[文献标识码]:A  []:1002-2139(2017)-03-0-02  一、《�m陵王・柳》的文本分析  兰陵王・柳  柳阴直,烟

2、里丝丝弄碧。隋堤上、曾见几番,拂水飘绵送行色。登临望故国。谁识、京华倦客。长亭路,年去岁来,应折柔条过千尺。  闲寻旧踪迹。又酒趁哀弦,灯照离席。梨花榆火催寒食。愁一箭风快,半篙波暖,回头迢递便数驿。望人在天北。  凄恻。恨堆积。渐别浦萦回,津堠岑寂。斜阳冉冉春无极。念月榭携手,露桥闻笛。沈思前事,似梦里,泪暗滴。  (一)词牌来历  《兰陵王》,其名出自《北齐书》。兰陵王指的是齐文襄王第四子高长恭,他骁勇善战,带领部队将士取得了邙山大捷,打败了北周的大军。战士们便创作了《兰陵王入阵曲》来讴歌兰陵王高长恭。但是宋词《兰陵王》只用了这个名

3、头,内容却是北宋的新调。据王灼《碧鸡漫志》记载,“今越调《兰陵王》凡三段,二十四拍……又有大石调《兰陵王慢》,殊非旧曲。”  (二)正文赏析  柳荫直,烟里丝丝弄碧。  此处“直”指视线所及处,并非弯直之直,意即远望隋堤杨柳。“烟里丝丝弄碧”,写提上杨柳姿态,着一“弄”字而婀娜态出。此处的“烟”可能并非实有,而是代指“柳荫”浓密,犹如烟笼雾罩,化用自刘禹锡《台城》中的名句“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南京师范大学的金启华先生对“弄”字有更深一层的见解,“一‘弄’字,道出似乎在作弄人,自己漫不经心,却使多少人在柳生柳老之际,造成离别

4、。”不仅仅将柳树拟人化,用一“弄”字来摹写柳树之姿,而且把感情也替杨柳进行带入,于情于理都很恰当。  隋堤上、曾见几番,拂水飘绵送行色。  隋堤是指隋炀帝时期开通的济渠,沿河筑堤植柳,《清一统志》中谓汴河故道有隋堤,为送别的地点。飘绵一词,语当出自李商隐《齐梁晴云》一诗:“缓逐烟波起,如妒柳绵飘。”  又看到熟悉的场景,作者不禁有些出神。在这隋堤上送别之时,看到纷飞的柳絮似不经心拂过水面,似乎也有依依不舍的神色。这究竟是第几次了呢?江淹《别赋》有云:“风萧萧而异响,云漫漫而奇色。”分别之际,风的响声、云的颜色仿佛都发生了奇异的变化。看到

5、柳树婀娜多姿之中透出的不舍神色又有什么奇怪的呢?  因为“几番”二字,行文至此,不可避免地会产生一股疲倦怠惰,后文中引出的“京华倦客”也就顺理成章了。字里行间暗中贯通,且如行云流水般自然,因此陈廷焯评价“其法密”,此言得之。“拂水”一词,语出自南朝吴均《春咏诗》:“春从何处来,拂水复惊梅。”吴诗中写的是严冬乍过,春风蓦地吹来,不仅吹动了指头的梅花,也吹起了水面的涟漪。清真以此来写飘绵,不过不失,颇为妥帖。  登临望故国。谁识、京华倦客。  故国在这里特指作者的故乡钱塘。京华,是对京城的美称,因为京城物华天宝,人杰地灵,故以“华”来称谓。

6、杜甫《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骑驴十三载,旅食京华春。”倦客,即“倦游客”,是指思念自己故乡却仍在外漂泊颇感厌倦的人。陆机《长安有狭邪行》:“余本倦游客,豪彦多旧亲。”  在写景起兴之后,故事的主角――“京华倦客”――终于登场,这一句也是本词首阙的中心。周邦彦写这首词的时候已过了知天命之岁,二十多岁便以一篇《汴都赋》名满天下、走上仕途,不可谓不是春风得意,但谁知却经历了半生的宦海沉浮,面对不可计数的离别,作者的心里已经宠辱不惊,只剩丝丝倦怠。  作为婉约词宗,周邦彦的思乡之作并不多,比较出名的有《苏幕遮・燎沉香》和《关河令・秋阴时晴渐

7、向暝》,所占比例并不高。在这里,对于作者的内心感情,我更倾向于抒发的是士不遇之感。因为《宋史》本传中称周邦彦“疏隽少检,不为州里推重”,他的作品也常咏梅写寄托自己的高洁,再加如上文中提到的《贵耳集》等文人的加工渲染,我们很容易就把周邦彦看成是一个浪荡无行且不慕功名的逍遥文士的形象,实则恰恰相反。周邦彦不愿作匏瓜之态,汲汲于功名利禄,甚至不惜投靠攀附误国大奸臣蔡京门下,真可谓是蝇营狗苟,吮痈舔痔。这也是为什么刘熙载等词评家常常对其颇有微词的原因。关于这一点,江南大学孙虹先生在《清真集校注》的前言里面已经作了详细的解说,在此不赘。不过白璧微

8、瑕,不掩其瑜,作为王国维所赞誉的“词中老杜”,清真词仍然颇有可观之处。  长亭路,年去岁来,应过柔条近千尺。  长亭是指古时设在大路旁供人休息的亭舍,十里为长亭,五里为短亭。古往今来,无数的送别都在此上演。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