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伦理道德特点浅析

网络伦理道德特点浅析

ID:27774854

大小:51.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2-06

网络伦理道德特点浅析_第1页
网络伦理道德特点浅析_第2页
网络伦理道德特点浅析_第3页
网络伦理道德特点浅析_第4页
网络伦理道德特点浅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网络伦理道德特点浅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网络伦理道德特点浅析网络伦理道德特点浅析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网络技术在传统的传播媒介之外造就了一个全新的人类环境。这个介于现实和虚拟之间的环境极大地影响了人类的生活方式,人们在欣喜于网络社会带给人的便利生活之余,发现原有的社会规范和约束机制对新兴媒介带来的一系列冲击暂时失去了控制。人们按照自己在现实社会中的人生体验来约束自己。这对建立在现实社会基础上的传统的道德规范形成巨大的冲突,使之约束力明显下降。  从伦理范畴三要素出发,即道德意.L.识、道德规范和道德行为角度分析,网络发展主要带来的伦理问题有:道德意识方面,表现为道德怀疑主义,虚无主义和

2、个人主义;道德规范方面,传统道德规范对人的约束力越来越弱,表现为道德规范运行机制失灵;道德行为方面,网络上出现许多有悖于传统道德的行为,网络上不道德行为正在蔓延,有时超乎人们想象。  1.观念层面上,个人自由主义盛行  网络社会是现实社会延伸,在网络环境下,由于其虚拟性而使人们在网络社会中的交往具有极大的隐匿性,这种隐匿性使人们言行更自由放松,一定程度上助长了网络社会的不道德行为。  网络空间里表现出来的自我更接近真实自我,是自我内心的释放与展现。同时,道德虚无主义膨胀。网络道德虚无主义特征是:怀疑道德、否定道德,将个人视为自己网络道德行为的唯一

3、判断者,甚至为实现内心自我而不顾他人感受,忽视社会传统规范和礼仪甚至法律,造成不必要伤害,网络上经常看到的人肉搜索即是很好的例证。  2.规范层面上,道德规范运行机制失灵  网络伦理与传统伦理不是相对的,而是对传统伦理道德的继承与发扬。但在虚拟网络社会中,道德规范受到严峻挑战,主要表现在两方面。首先道德规范主体在虚拟社会中表现不完整,传统的年龄、性别、相貌、职业、地位等属性在虚拟社会中模糊,取代的是虚拟的文字或数字符号,给网络欺骗和网络犯罪留下空间。处在此环境下的道德主体会产生主体感和社会感淡漠现象,不利于虚拟社会道德水平提高。其次,道德规范实施

4、力量出现分化甚至消亡。现实社会中,人们面对面交往,道德规范通过社会舆论压力和人们内心信念起作用。而虚拟社会是人机交流,人们之间互不熟识也能交往,很容易冲破道德底线,发生逾越行为。在此情况下,社会舆论承受的对象对个体来说不明确,直面的道德舆论抨击难以进行,从而使社会舆论作用下降。由此说明,传统道德规范运行机制受阻,对道德行为约束下降。  3.行为层面上,网络不道德行为蔓延  法国社会学家杜尔凯用失范这一概念来描述当社会规范不力、彼此矛盾或规范缺失时在个人与社会中出现的混乱状态,并将失范解释为一种社会规范缺乏、含混或者社会规范变化多端以致不能为社会成

5、员提供指导的社会情境。网络社会中,失范状态处处可见,正蚕食道德领域。网络上不道德行为表现为:商业欺诈、利用网络散步虚假信息;制造大量垃圾邮件,造成网络堵塞;利用网络散布反动言论及一些黄、赌、毒等不良信息,扰乱社会秩序;网络犯罪,利用病毒或者信息技术盗取他人密码,给社会及个人造成经济损失;网络使人的传统的社会性人格发生嬗变,网民社会责任感弱化,人际关系淡化,忽视自己作为社会人的存在,一味在网上欺骗别人,造成不利影响。  究其原因,表现为:网络结构缺陷、经济利益驱动和网络法律法规建设不健全等。  1.网络结构缺陷  网络技术发展,一方面推动社会发展和

6、商务运作,另一方面使整个社会分裂成两种不同的空间电子空间与物理空间,.L.从而出现了虚拟社会与现实社会。虚拟的网络社会是离散的、开放的、无国界的,这使人们对网络上他人行为的管理和监控较困难,容易滋生不道德行为。有人往往认为,网络上的言论和行为是自由的,他人是看不到的,也追踪不了,因此经常在网络上攻击、谩骂别人,或者散布谣言而不承担责任。  2.经济利益驱动  任何行为都有深刻经济根源,网络上出现不道德、不伦理现象和经济也息息相关。正是由于不正当的经济利益驱使人们铤而走险,蔑视道德力量的约束和法律法规的监控,在网络社会中任意驰骋,侵害他人隐私和权益

7、、盗取银行密码、网络诈骗、网络聚赌、制黄贩黄、通过网络即时通讯工具诱使他人犯罪等。这些是因为具有高额经济回报,而通过网络犯罪难搜寻线索,又很少有现有法律法规制裁,这给不道德行为者获取非法利益留下运作空间。  3.网络法律法规建设不健全  国家的政策法律制度作为一种硬性规范约束企业和个人行为,但目前我国网络法律法规还很欠缺,各方面法律工作正在完善当中,有些需要进一步改进。虽然目前我国已出台一些有关互联网发展的政策和规定,例如,在2000年3月我国为了防治和监管计算机病毒,颁布《计算机病毒防治监管办法》;同年9月20日国务院第三十一次常务会议制定颁布

8、《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条例》;为了规范互联网信息服务国务院于2000年10月颁布并施行《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2004年6月颁布实施《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