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目前隐喻研究报告的进展简评

我国-目前隐喻研究报告的进展简评

ID:27826197

大小:33.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12-06

我国-目前隐喻研究报告的进展简评_第1页
我国-目前隐喻研究报告的进展简评_第2页
我国-目前隐喻研究报告的进展简评_第3页
我国-目前隐喻研究报告的进展简评_第4页
我国-目前隐喻研究报告的进展简评_第5页
资源描述:

《我国-目前隐喻研究报告的进展简评》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我国目前隐喻研究的进展简评孙启耀伊英莉哈尔滨工程大学外语系一、引言近年来,我国外语界的研究热点正在从跨文化交际转向隐喻理论。如果说1996年以前我国外语界语言学刊物发表的有关隐喻的研究论文还不足10篇(束定芳1996:10)的话,那么,从1996年截止本文写作时间为止,据笔者查阅有关资料,国内有关语言学的刊物发表的有关隐喻的论文已近百篇。在国内众多的研究隐喻的学者中,对隐喻研究贡献较大的当数北京大学的胡壮麟教授和上海外国语大学的束定芳教授了。胡壮麟教授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隐喻理论方面,包括语法隐喻,隐喻与文体的关系以及对韩礼德隐喻观的介绍与评介等。束定芳教授的研究

2、在早期侧重介绍引进国外有关隐喻理论的研究,尤其是对亚里斯多德、理查兹的古典隐喻理论做了详尽的评介。近两年来,束定芳教授潜心研究了隐喻产生的认知、心理及语言等方面的原因并对隐喻意义的推断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并独树一帜提出了建立现代隐喻学的目标并对现代隐喻学的研究目标、方法和任务进行了详尽的论述,令人耳目一新。此后,语言学界一发而不可收,许多外语界专家、学者纷纷撰文发表自己有关隐喻理论研究的最新成果,一个对隐喻进行深入研究的热潮正在悄然兴起。二、有关隐喻理论的研究近三、四年来,一些专家学者胡壮麟、(1996),朱永生、严世.---清(2000),束定芳(1996),吴

3、莉、(1999),林肖喻(1994),范文芳(1997),刘振前(1999)等人从理论的角度对隐喻进行了探讨。其中比较热门的话题涉及到的是国外古典隐喻理论、隐喻的定义研究、语法隐喻以及隐喻历史的研究等。1.关于隐喻定义的研究讨论隐喻的人总免不了要给隐喻下一个定义。国外学者给隐喻下了众多的定义,我们姑且不论,因为本文主要讨论国内学者对隐喻的研究。国内学者束定芳(1996),王松亭(2000),谢之君(2000),李鑫华(1999),胡世雄(1999)等对隐喻的定义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束定芳认为“所谓隐喻,主要是因为所用语言字面意义与语境发生冲突时所选择的与语境相符的

4、另外一种理解。”这个定义是从与语境有关的角度来考虑的,它只考虑了话语意义与语境的关系,而忽略了人类对意义的认识功能。在论文的起始部分,束文将隐喻描述为…一种人类认知现象。它是人类将其某一领域的经验用来说明或理解另一类领域经验的一种活动。”这个定义又从认知的角度对隐喻的本质进行了阐述。两个定义各有侧重。王松亭(1996)认为隐喻首先应当是一种语言现象,是语言的使用过程中所产生的一种语义转化现象。王文从隐喻的感悟角度讨论了隐喻与文化因素之间的关系,但语义如何转化,转化的原因什么?作者没有进行详细的讨论。谢之君(2000)认为隐喻指“由于两个事物的特征上所存在的某一类

5、似之处,而用指一个事物的词来指另一个事物。”这个定义从修辞学的角度概括了隐喻的定义,但它仅仅描述了.---隐喻是由于其特征相似而被用来指向其他事物的。作者虽然从认知的角度探讨了概念隐喻,但却没有从认知的角度对隐喻做出系统的描述。林肖喻(1994)认为隐喻是思维相互作用的产物。它能以已知喻未知,以熟悉喻不熟悉,以简单喻复杂,以具体喻抽象,以通俗喻科学,从而形成一种抽象思维手段,发挥其思维功能。林文是从抽象思维的角度对隐喻进行研究的,只涉及了隐喻的功能的一个方面。胡世雄(1999)也认为“隐喻是一种词语转义使用现象,其语义基础是两物“相似”,但这种“相似”不是词语本

6、身具备的,而是作者在使用词语的过程中“创造”出来的。胡世雄的定义也是从语境的即上下文的角度出发的。但是上下文语境的意义也很模糊不清,界限不明。什么样的语境?词语、句子、段落,还是兼而有之?刘振前(1999)则把隐喻看成是“…将文物重新分类的过程。他把隐喻按照抽象的程度和复杂程序分为属层和种层两种。这种仅仅把隐喻划分成为两种不同的类别未免太过于简单了。从以上的定义中可以看出,所给出的每个定义各侧重某一方面,从而忽略了其他的方面。看来,要给出具有高度概括的定义来也并非易事。因此,我们认为要从隐喻是一种言语现象出发,把隐喻与与人们的认知功能、思维方式,语境、文化背景等

7、联系起来进行研究。2.关于语法隐喻的研究对隐喻理论的研究目前开展的比较少,目前国内仅有胡壮麟(1996,2000),朱永生(1994),朱永生;严世清(2000),严世清.---(1995),范文芳(1997)等人从理论方面对隐喻进行了探讨。胡壮麟教授对隐喻的研究比较广泛,但他对隐喻理论贡献最大的要属语法隐喻了。在《语法隐喻》一文中,胡教授简单介绍了古典时期的语法隐喻、中世纪的语法隐喻以及语法隐喻在生活领域中的应用。胡教授认为语法隐喻的形式主要有以下三种:以语法术语来隐喻现实世界,以语法结构来隐喻现实世界,以及以语法理论来隐喻现实世界。但胡文并没有对语法隐喻给出

8、一个明确的定义,并且对古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