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数学教学工作中学生倾听能力的培养

浅谈初中数学教学工作中学生倾听能力的培养

ID:27916626

大小:71.12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2-07

浅谈初中数学教学工作中学生倾听能力的培养_第1页
浅谈初中数学教学工作中学生倾听能力的培养_第2页
浅谈初中数学教学工作中学生倾听能力的培养_第3页
浅谈初中数学教学工作中学生倾听能力的培养_第4页
浅谈初中数学教学工作中学生倾听能力的培养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谈初中数学教学工作中学生倾听能力的培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浅谈初中数学教学工作中学生倾听能力的培养摘要:在数学课堂上,非常重要的一件事情是要引导学生自主倾听。让学生学会倾听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那就是让学生全身心投入到学习中,并且引发学生的自主思考。这篇文章就是分析一些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上倾听的方法,希望可以帮助学生养成在课堂上倾听的好习惯,以便提高自身的能力。关键词:初中数学课堂倾听小孩子的玩心比较重,这也就导致了他们并不能长期集屮自己的注意力,从而减少了初中生们在课堂上可以听课的时间。而且初中生们非常容易出现注意力不集中的情况,也会导致上课的效果不是很好,所以说,只有改变这种情况才能提高老师们的教学质量。那么要提高教学质量,让初中生们学会集中注意

2、力是非常重要的,而解决这些问题,让初中生学会倾听是非常重要的。1、调动学生的兴趣,培养倾听意识那么怎样才能让初中生集中注意力来听老师讲课呢?其实很重要的一点是让学生们对于老师讲的内容感兴趣,这样冰能让学生集中注意力。让初中生能够倾听的第一步就是培养初中生的兴趣,让他们喜欢上倾听老师讲课这件事。一般来说,老师在课堂上耍频繁维持秩序才能让课堂得以继续,虽然通过这种方法也可以让孩子们看起来在听课,但是他们并没有把注意力放在老师讲的内容上,可能在发呆或者走神。所以,老师要做的并不是维持纪律,而是要吸引孩子的注意力,让他们专注听课。如果老师可以讲一些孩子感兴趣的内容,那么初中生们就不在走神,会把自

3、己的注意力放在学习上,逐步培养出倾听的好习惯。2、给学生营造一个安全的学习心理环境由子数学学科是相对理性的学科,因此数学教师常常以严肃的面貌出现在学生的面前,加上上面提到的学生的自尊心理,因此数学课堂上学生表达确非易事,要让学生有效表达,首先要让学生感觉到在数学课堂上说错了也没有关系,问题在于,只跟学生说这一点是没有作用的,教师要通过自身的教学行为,让学生切实感受到这一点.记得笔者在教授“最短路径问题”(人教版初屮数学八年级上册)的时候,选择了教材上的一道例题:牧马人从A地出发,到一条笔直的河边Z饮马,然后回到B地,牧马人到河边的什么地方饮马,可使所走的路径最短?在解决这个问题的时候,笔

4、者假装出错:选择了,A和B两点连线的屮点,然后作出A和B分别与1的垂线,再过中点作出中位线,与1的交点则为寻找到的最短路径的点.嘴里还一边嘀咕:选两点的屮间,大家公平,应该是最短路径的点.聪明的学生就会发现这个方法有问题,由于他们的学习心理相对理想,因而敢于指出教师存在的错误,这个时候教师假装不好意思,从而引得其他所有的学生放下戒备心理.事实证明,这样的方式在化解学生害怕出错的心理上屡试屡成,。3、教给学生“倾听”的方法,让学生乐于表达课堂45分钟不?H是传授知识的宝贵时间,也是培养学生良好倾听能力和提高口语交际能力的渠道,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倾听与表达,也为了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如果我们

5、激情飞扬地满堂课教授知识点,讲述解题方法,可学生不会“倾听”,那怎能让课堂高效呢?常常有教师抱怨:这道题明明讲述多次,学生怎么还是不会?也许学生不知听什么,或者他们什么都听不懂,这样的话,即使教师讲得再到位、再全面,都无济于事,因此,数学课堂上,除了激发学生听课的欲望外,还需让学生明白怎么听、如何表达.首先,应让学生学会听完“一句话”.讲“圆周角”定义时,我通过复习圆心角定义,让学生尝试给圆周角定义.可有些学生还没等我说完话,便迫不及待地举手,当让同学发言时,其他同学便插嘴,发言的同学左顾右看,不知听谁的好,没有了主见,这种现象常常有.面对没有耐心听完教师、其他同学表达,随意打断别人发言

6、的状况,我们应让学生明白倾听别人的发言,不仅是对别人的尊重,同时自己也能从巾有所收获.我的方法是,当讲完一个知识点或一个同学发言完后,再请几个同学复述,这样学生“倾听”吋就会很专心,生怕听错、听漏,重复出“笑话”來,这样不仅能培养学生的倾听能力,还能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4、《因式分解》的教学片段分析师:请大家把-5a2+25a,3a2_9ab分解因式,小组考虑。生1:这是书上的例题,从例题中可以看出第一式的公因式是_5a,第二式的公因式是3a,由此可以总结出找公因式的方法和规律。生2:相同的字母读取。师:那指数如何取呢?生2:指数取最低次幂。生3:还应有系数。师:那系数如何取呢?生3:取

7、所有系数的最大公约数。生4:第一式为什么有负号呢?师:首项是负号的要提出。生5:我知道提公因式的方法了,从符号、系数、字母三方面考虑。分析:这虽是一个教学片断,但整个教学过程,师生都是围绕《因式分解》这个问题对话、交流。学生是在愉悦、和谐、平等的气氛中度过的,他们自始至终处于主体地位,他们的兴趣与动机、意志与自信、情感与态度在“听”和“说”的过程屮都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发挥。这节课上,教师不但做了一个倾听者、引导者,而且和学生的对话适时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