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课程下的美术教学

浅谈新课程下的美术教学

ID:27920853

大小:60.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2-07

浅谈新课程下的美术教学_第1页
浅谈新课程下的美术教学_第2页
浅谈新课程下的美术教学_第3页
浅谈新课程下的美术教学_第4页
资源描述:

《浅谈新课程下的美术教学》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浅谈新课程下的美术教学《美术新课程标准》摆脱了单纯传授技能的教学模式和强调写实性的教学,倡导在教学中发挥学生的自由想象和艺术直觉,让学生充分参与到美术活动屮来。我觉得要落实好美术新课程标准就应该把重点放在观察、创造、诉说、积累和融合上,让学生在美术活动中体验到成功和快乐。一、引导学生学会观察“眼睛”被誉为“心灵的窗户”,可见它的重要性,观察也是人类认识世界的重耍途径。孩子们对世界的认识大部分依靠了眼睛的观察。低年级的孩子对世界充满了好奇,眼睛永远是东看看西望望,对喜欢的东西盯住不放。针对孩子的这一特点,我在教学中注意引导

2、孩子们用双眼认真仔细观察生活屮的事物,感受大自然的一切。而孩子眼屮的观察和成人的观察是不同的,他们的观察往往带冇自己的感受,比较主观。教师不能把自己眼中观察到的去抢加到孩子的身上。教师松该试着用孩子的眼光去看孩子的世界,感受他们的感受,才能读懂孩子的创造,与他们产生共鸣。如《我们都是朋友》是一堂一年级的的绘画课,对于一年级的孩子我不要要求他画出五官和比例,画得像。我而是引导他们仔细观察自己的好朋友做一个“猜猜我”是谁的游戏,找出好朋友脸上最有特点的地方,也可以把它的特点进行夸奖,看看老师和你的好朋友能不能认出来。这堂课下

3、来,在孩子稚嫩的笔下,一个个好朋友的可爱脸蛋呈现在我的面前。千篇一律的人物不见了,有的却是“戴眼镜的斯文小生一一宇杰”,有带甜甜笑容的一一辰月,有虎头虎脑的一一哲威,有大眼哥哥一一潘等多么生动可爱的人物,学生的个性在色彩与形象中飞扬。通过观察比较分析,在孩子涌动的笔尖飞跃着一张张生动的脸庞。二、鼓励学生大胆创造儿童与生俱来就热爱艺术,这种活动从他们对世界还只有淡淡认识的时候,就开始了涂鸦和歌舞,教师在与唤醒和鼓舞,激发他们的热情,鼓励他们描绘心中的感受。鼓励、表扬和赞赏是孩子进步的动力,他们只要一拿起笔思维就开始运转,加

4、上正确的引导和鼓励,把绘画变成一种快乐的游戏,培养了孩子的兴趣,还有谁不爱画。有的学生“胆子大的过了头”画轮廓线不论什么物体都是一块一块的,涂色也不像其他学生一样那么规矩,填色时老把黑色轮廓线涂掉,画面上一块一块的荒诞的色块出现了。整个画面就是由着他的性子來,毫无拘束,俨然一位艺术大师。看到这种情景,我没有气急败坏的发火,而用一颗平常心对待发展中的孩子,保持孩子特有的审美情趣,鼓励着孩子大胆创造,发挥孩子自己的天性、创造力,让他用纯真的心去感悟、表现,越真情越生动越好,充分展示他对世界和生活的感受。还别是说,最后的效果还

5、是不错的,因为生动朴实是他们最真实的一面。三、倾听学生的创作思路有人认为画是“无声的艺术”,而我却觉得画是有声与无声结合的艺术,画面不是死寂的,它跳跃着学生的情感、享受和态度,教师评价一张画不再是看画面的效果,还要看学生创作思维的火花及画面的意思,孩子的画面有时候就像艺术师的抽象画一样各种的内涵令人费解,用耳朵耐心地倾听一下学生的讲解,这样更容易理解孩子的画而,其中蕴含着孩子的思想。在师生之间建起由画面连接的桥梁。如:小李是个具有独特思维和孤僻性格的孩子,一次树叶拼贴课上,我发现他的画面上出现的是整张树叶遮盖的凌乱模样,

6、我要求的人物和动物都不见踪影。当时的我真的很生气,但是我还是想听听他做的到底是什么。第一次问他,就只朝我瞪眼睛,什么也没说,过了五分钟,他点着中间一张小叶子说:“这是一个人,他在海上遇到大风浪,小船摇摇晃晃。”经他一说,我明白了层层叠叠的叶子原来是海上汹涌的海水,现在越画越像了。我听懂了孩子的心声和创作的思路。四、教会学生积累创作素材老师、家长在教孩子画面的时候会碰到这样一个问题,孩子在画画时总画不好人物,人都是千篇一律的,一样的脸、一样的衣服,一样的动作,一样的表情,画的任务总是凭空想象,与生活相差较远。学生也老是产生

7、这样的疑问:这个蹲着的人物我不会画,这个跳的人脚怎么画等等,小学中低年龄段孩子的想象主要是再造想象,思维以直觉行动思维和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学生要完成各种学习活动,必须依靠具体的实物作为基础。学生脑中的信息储存量不大,能够拿来利用加上的东西不多,这是儿童画创作屮遇到的大问题,于是我尝试了写生教学。五、带领学生综合运用让美术课呈现多元化、综合性是新课程的重要指导思想。如今的美术课堂不再是机械地分类,不再是老师规定今天用橡皮泥做房子,明天画画棒画学校,代替它的是综合运用,学生自由选择。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