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筛查采血方法的改进与探讨

新生儿筛查采血方法的改进与探讨

ID:27934541

大小:62.12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2-07

新生儿筛查采血方法的改进与探讨_第1页
新生儿筛查采血方法的改进与探讨_第2页
新生儿筛查采血方法的改进与探讨_第3页
资源描述:

《新生儿筛查采血方法的改进与探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新生儿筛查采血方法的改进与探讨周蕾王文明(通讯作者}(四川省泸州市人民医院妇产科646000)【摘要】目的为了提高新生儿筛查的采血成功率,探讨新生儿筛查采血技巧。方法将我科2011年6月——2011年12月出生的1442例新生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改进组。对两组采血方法进行比较。结果两种方法在采血所需时间,一针釆血成功率,血片合格率三方面都有显著差异性。结论改进后的采血方法具有提高护理质量的优点。【关键词】新生儿疾病筛查采血方法改进探讨新牛JL疾病筛查是降低出生缺陷的三级预防措施之一,是用快捷、简便、敏感的釆血检测方法,对苯丙酮尿症和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两种对儿童危害严重的先

2、天疾病进行筛查。在新牛JL群体中进行筛查,及时发现危及儿童生命、生长发育、智力障碍的先天性、遗传性疾病,。新生儿筛查采血方法看似简单,但事实上经常会遇到针刺后出血量少,标木量不足,导致重复采血或反复挤压,使新牛JL局部皮肤淤血肿胀,家属难以接受,而且影响检验结果。为提高新生儿筛查一次性釆血成功率,2011年6月——12月,我科对1442例新生儿筛查采血进行分组试验,两种方法进行比较,改进后的方法明显优于传统方法,不但提高了一次性釆血成功率及血片质量,而且减轻了婴儿痛苦,提高了家属的满意度。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将我科2011年6月——2011年12月1442例新生儿随

3、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与改进组。两组新生儿均为足月新生儿,Apgar•评分大于7分以上,采血时间为新生儿出生后≥72小时<7天,喂奶次数最少为6次以上者,两组新生儿孕周、一般情况、体质状况均无显著性差异,具有可比性。1.2采血方法采血者均经过专业理论培训后进行新生儿足跟采血,采血前根据要求填写采血卡片及各项准备工作。改进组,①在新生儿沐浴后进行采血,沐浴时间在新生儿吃奶1-1.5小时后,室温26-28°C,水温38-42°C。沐浴后放在操作台上,脐部护理后穿好衣服,头肩部用特制软枕抬高45度,足跟下垂,用75%洒精消毒足跟外侧缘,待干。②自新生儿足外踝约0.3cm处做一

4、垂线与足外缘脚底上缘约0.5cm处做一平行线,两线相交点即为穿刺点。③采血者左手将采血部位皮肤綳紧,右手持采血针,针头与皮肤呈10——20°斜刺进入,深度0.5-2mm,使血液自然流出,先拭去第一滴血,右手用专用滤纸片接触血滴,切勿触及足跟皮肤,使血自然渗透至滤纸背面,浸透并充满直径为8mm人小的3个血斑。对照组,新生儿沐浴后采用传统的平卧位,消毒和穿刺点同改进组,针头与皮肤呈90°垂直进入采血。1.3判断标准一次成功标准:用专用采血针采血后,弃去第一滴血,然后让血液自然流出,让血液渗透滤纸正反两面,一次采3个血斑。血片质量:一级血片,血斑直径大于8Mm以

5、上,各自独立。二级片,其中有血斑直径大于等于6Mm小于等于8mm。2结论改进后的方法在采血吋间上有明显缩短,一次性采血成功率,血片合格率明显提高,两组新生儿采血各项指标比较。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3讨论新生儿疾病筛查主要通过采集足跟部血液的检查,对某些危害严重的先天性,代谢性疾病进行群体筛查,以达到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的S的,减少因先天性疾病引起生长发育迟缓及智力障碍。新生儿体温调节中枢发育不完善,体温易受外界环境温度的影响,血液多集中于躯干及内脏,四肢末梢血液较少,因此给采血造成一定闲难。结合我科实情,对新生儿采血进行改进,表现为:1.沐浴后采血

6、,置室温26-28°C,水温38-42°C,双足放置于水中,沐浴5-10min,可促进全身血液循环,改善四肢末梢,特别是足部血液,使足部血管扩张提高采血效果。2.头肩部用特制软枕抬高45度,呈头高脚低位,使心脏水平高于下肢,流入下肢的动脉血液增加,冋心血量减少,下肢静脉血充盈,毛细血管扩张,局部血量充足,易于采血。3.进针选择足外踝后缘,选择10-20°进针,进入0.5-2mm,刺破真皮,能冇效提高采血成功率,因为真皮0.5-2.4mm内冇微动脉支微静脉构成乳头下血管丛和真皮下血管丛,形成丰富吻合支。改进后采血方法,不管是采血时间,还是采血成功率都得到明显的改善,

7、一次性采血成功率高,可提高新生儿疾病筛查的准确性,减少新生儿痛苦,预防医疗纠纷,提高护士工作效率,深得产妇,家属及医护人员的好评。参考文献[1】王艳.新生儿足浴和沐浴后采集足跟血的效果观察[」].河北医药,2010,5(10):1327-1328.[2】张学军.皮肤性病学[M].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5.9.[3】刘婉如.加强新生儿疾病筛查管理以预防医疗纠纷[」].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4,20(4A):66-67.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