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重培养学生质疑问难的能力

注重培养学生质疑问难的能力

ID:27940612

大小:56.12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2-07

注重培养学生质疑问难的能力_第1页
注重培养学生质疑问难的能力_第2页
注重培养学生质疑问难的能力_第3页
资源描述:

《注重培养学生质疑问难的能力》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注重培养学生质疑问难的能力♦姜阿娜山东省昌邑市卜庄镇东高小学261300摘要:培养学生质疑问难的能力,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难点。让学生质疑问难有利于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可引发深入学习的动机,发展思维,增强学习的兴趣,有利于培养良好的读书习惯。关键词:质疑问难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引发学习动机发展思维增强学习兴趣据报载,著名科学家杨振宁曾作过这样的对比:中国留学生在美学习时,学习成绩往往比美国的学生好得多,然而十年以后,科研成果却比人家少得多。何以造成了这样的差距?杨振宁认为主要是因为美国学生思维活跃,善于

2、提出问题;中国教育只注意解答问题,而不注意鼓励学生提出问题、独立思考。所以,杨振宁向中国科大少年班指出的第一条成功法则就是质疑。学贵有疑,“无疑者须教有疑”。质疑问难能力需要培养和训练。如何培养学牛.质疑问难的能力呢?一、提出要求,促使学生发现问题1.有意识地引导激发,变无疑为有疑。刚幵始,学生常常读后无疑,教师可在指导学生读书过程中有选择地让学生的思维在某句上定格,发现问题。如读了“一只大雁从远处慢慢地飞来,边飞边鸣”一句后,问:看到这种现象有疑问吗?又如读了“那只大雁直往上飞,拍了两下翅膀,忽

3、然从半空中直掉下来”后,让学生针对这句提出问题。2.授课前让学生先预习,并针对预习提山要求。要边读边想,尝试读懂课文,记下没弄懂的问题,提出有网惑、有异议的和自己感兴趣、想知道的问题。明确的要求避免了自读的肤浅性,促使学生把“读”和“思”结合起来,把读引向深层。探索属于读书,使注意力更集中,思维更活跃,更易发现问题。二、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使学生敢问爱问在和谐的师生关系、宽松的心理环境中,学生的思维才会异常活跃。教师应放下架子,以“先知先觉的朋友”或“服务生”的身份出现,创造一种推心置腹交谈交流的

4、气氛,学生才敢无拘无束地把自己对文章的各种感觉、怀疑带到课堂上来。对于提出了问题的学生,教师都应给予表扬,不管所提的问题是有思维价值的还是幼稚可笑的,都应肯定学生动了脑、在思考,维护学生质疑的积极性。平吋要向学生强化这样的观念:能提问的孩子是聪明的孩子,是爱动脑的孩子。要对每一个有思维价值的疑问给予奖励,对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学生封以美名,让学生以能问、善问为荣,从而乐之爱之。三、多示范,多比较,使学生善问如学生在自学《“绿色的办公室”》吋,提出了这些问题:①办公室为什么是绿色的?②列宁为什么

5、化装成割草工人?③列宁锅里煮的是什么东西?④列宁为什么要隐藏起来?⑤为什么要盖个人字形的草棚,而不盖艽他形状的?这些问题,有的提得较好,有研讨的必要,有的很幼稚,无意义。教师应引导学生比较哪些问题提得好、为什么,通过比较,使他们认识到提问要围绕中心,提出有思考价值的问题。四、教给学生质疑的途径在培养质疑能力的过程中,老师要引导学生总结方法、找出途径。1.对题S提出疑问。如《劳动最有滋味》一一为什么说劳动最有滋味?《爬山虎的脚》一一爬山虎是植物,它的“脚”是指什么呢?2.对不懂的词句提出疑问。如“也

6、把一个坚定的信念深深地刻在心里”(《三味书屋》),“坚定的信念”指什么?这句话是什么意思?3.对词语的选择运用提出疑问。如上述《“绿色的办公室”》中对“隐蔽”、“化装”、“躺”几个词的运用提出疑问。4.对重复语句提出疑问。如:“多么幸福,1961年的泼水节!多么令人难忘啊,1961年泼水节!”(《难忘的泼水节》)为什么要重复说“1961年的泼水节”?5.对句式的选择提出疑问。如:“多么幸福哇,1961年的泼水节!”为什么不说成“1961年的泼水节多么幸福哇”?(《难忘的泼水节》)1.对打比方提出疑

7、问。如“字横着,很像一个还没冇开放的花骨朵,又像一支小小的火把”(《三味书屋》),“字”为什么会又像花骨朵又像火把呢?2.对反义词的运用提出疑问。如《温暖》一文中:“深秋的早晨是寒泠的,周总理却送来了春天般的温暖。”为什么是寒冷的又是温暖的呢?3.对人物的行为提出疑问。如《苦柚》一文中,卖柚子的小姑娘为什么说自己的柚子确实不再好吃,苦味很浓?怕父为什么明知柚子苦,还要买下呢?4.对时代背景提出疑问。如上述《“绿色的办公室”》一文中,列宁为什么要化装成割草工人?当吋的社会情况是怎样的?5.对景物的描

8、写提出疑问。如《曼谷的小象》一文中,为什么要先描写近郊的景色呢?6.对结构的安排、内容的选择提出疑问。如《五彩石》一文中,为什么第一段要写传说中的瑶池?总之,质疑问难是开启学生思维的金钥匙,对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读书4惯和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答问题的能力,向“自能读书”迈进,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应引起重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