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发作的护理

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发作的护理

ID:27962621

大小:69.62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2-07

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发作的护理_第1页
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发作的护理_第2页
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发作的护理_第3页
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发作的护理_第4页
资源描述:

《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发作的护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发作的护理柯灏孙佩丽(浙江省台州市黄岩区中医院浙江台州318020)【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病护理健康教育【中图分类号】R47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1752(2013)01-0257-02自2012年1月-2012年11月我院应用中丙医结合护理慢性阻塞性肺病42例,效果较好,现总结如下:1、一般资料木组42例中,男35例,女7例;年龄最大80岁,最小61岁;病程3-7年,个别患者病情反复发作长达20余年。这些病人均有咳嗽咳痰并伴有气短或呼吸困难,己明确诊断为慢性阻塞性肺病。2、护理方法2.1心理护理由于该病病程较长,反复发作,缠绵不愈,使患

2、者产生很大的心理压力。护理人员应与其沟通,帮助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使患者处于最佳的心理状态,接受治疗。2.2休息采取舒适的体位,视病情安排适当的活动量。活动以不感到疲劳、不加重症状为宜。室内保持合适的温湿度,冬季注意保暖。2.3病情观察密切观察病情,咳嗽、咳痰情况,如痰外观、痰量、痰是否易咳出,呼吸频率、有无辅助呼吸肌参与活动等呼吸网难表现,对右心袞竭病人,除观察血压、脉搏、呼吸、心律外,记录24小时出入液量,观察有无尿量减少、下肢浮肿、心悸、腹胀、腹痛等右心衰竭表现;发现异常,立即汇报医生配合处理。监测动脉血气分析和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状况。对精祌失常、嗜睡、极度烦躁或昏

3、迷病人应专人护理,加床档或约束肢体。昏迷病人应做好U腔、皮肤护理。2.4饮食应给予病人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饮食,提供适合病人口味的食物及适宜的进餐环境,避免易引起便秘的食物,如油煎食物、干果、坚果等,避免食用汽水、啤洒、豆类、马铃薯和胡萝卜等易产气食品,防止便秘、腹胀影响呼吸。指导患者少食多餐,细嚼慢咽,以进食后不产生饱胀感为宜,循序渐进地养成良好的个人饮食d惯。咳痰后及进餐前后漱U,保持U腔清洁。进餐前适当休息,减轻疲乏,避免不良刺激。提供舒适的进餐环境,采取煮、蒸、炖、烩等烹调方法,提供色、香、味、形倶全的饮食。餐后2小时内避免平卧,冇利于消化。必要吋静脉补充营养。

4、有水肿、尿少时,应限制钠水的摄入量,钠盐<3g/d,水分<1500ml/d。2.5排痰护理评估病人咳嗽的情况及排痰的难易程度,教会病人排痰的方法,协助病人翻身、拍背,指导病人深吸气后有意识地咳嗽,以利排痰,使呼吸道通畅。鼓励病人多饮水,必要时静脉补液以稀释痰液。指导病人正确的咳嗽方法,在咳嗽吋按压胸壁以减轻咳嗽对肺泡造成的压力,防止自发性气胸。2.6氧疗护理慢性低氧血症可引起患者运动受限,体质量下降,精神神经改变等,呼吸闲难伴低氧血症者给予氧疗。一般采用持续低流量吸氧,流量1〜2L/min,或每曰10〜15小吋以上长期氧疗,提高血氧分压,特别是睡眠吋间氧疗不可间

5、歇。COPD患者因长期二氧化碳潴留,主要通过缺氧刺激呼吸中枢,而持续低流量吸氧(氧流量1〜2L/min或氧浓度25%〜29%),维持PaO2在60mmHg以上,既能改善组织缺氧,也可防止因缺氧状态解除而抑制呼吸中枢。氧疗冇效的指标为:患者呼吸困难减轻、呼吸频率减慢、发紺减轻、心率减慢、活动耐力增加。长期家庭氧疗可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延长寿命。2.7胸部物理疗法2.7.1拍背:拍背起到震动作用,拍背吋五指并拢,手掌空心,掌指关节自然成120〜150°,利用腕关节力量按45次/min的频率均力拍背部,每次10〜15min。利用手掌大鱼际肌,小鱼际肌或整个手掌缘紧贴皮肤震动

6、,相邻两次拍背震动的部位应重叠1/3,自下而上,自外而内,可单人或双人操作。拍背使痰液松动,利于咯出,同吋也减轻病人呼吸肌做功,减少氧耗。2.7.2腹式呼吸、缩唇呼吸:腹式呼吸通常与缩唇呼吸联合应用。病人取站立位,亦可取坐位或卧位。一手放胸前,另一手放在腹部,先缩唇,腹内收,胸前倾,由U徐徐呼气,并尽量挺腹,胸部不动,然后用鼻吸气。呼气与吸气吋间比为2:1或3:1,呼吸7〜8次/min。2次/d,每次10〜20min。通过锻炼,增强膈肌活动,以提高肺活量,改善呼吸功能。2.7.3有效咳嗽:病人取坐位或立位,先做5〜6次深呼吸,然后深吸气后保持张口,并连续轻咳,待痰液咳到咽部

7、时,再用力将痰液咳出。若病人咳嗽吋感到胸痛,应协助病人支持胸部。2.8药物治疗的护理按医嘱应用抗菌药、支气管扩张药、祛痰药等药物,说明气雾剂用法,注意观察药物疗效及不良反应。2.9穴位按摩:取内关、列厥、尺泽、天突,扣拍劳宫穴。2.10耳穴压豆:取.单(双)侧耳肺、气管、神门、内分泌、人肠、将王不留行籽压于耳穴上。每穴压一粒,每次按揉每穴3-5分钟,每日按压4-5次,夏季隔日一次,冬季每周二次,换压对侧穴位,半个月为一疗程。3、健康教育3.1使患者了解疾病的相关知识,识别使病情恶化的因素,嘱其戒烟,避免粉尘和刺激性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