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古建筑保护所涉及的问题

浅谈古建筑保护所涉及的问题

ID:27964233

大小:59.62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2-07

浅谈古建筑保护所涉及的问题_第1页
浅谈古建筑保护所涉及的问题_第2页
浅谈古建筑保护所涉及的问题_第3页
浅谈古建筑保护所涉及的问题_第4页
浅谈古建筑保护所涉及的问题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谈古建筑保护所涉及的问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浅谈古建筑保护所涉及的问题浙江省临海市古建筑工程公司临海317000摘要:古建筑是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不可再生的人文资源,只有市民自觉地加入到保护的行列中,古建筑才能永久长存。保护文物是全社会、全民的共同义务,全国上下应提高对古建筑保护的认识,市民更要提高自身素质。文章指出了当前古建筑保护的问题,以及未来保护的方向。关键词:古建筑;保护;未来方向中国的古典园林建筑,不但具有悠久的历史,而且以它独特的风格和传统,在世界建筑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有着极高的艺术成就和科学价值。古建筑和其他一切历史文物一样,其价值就在于它是历史上

2、遗留下来的东西,不可能再牛产、再建造,一经破坏就无法挽回。但古代建筑在历经岁月沧桑的保存过程中,由于人为的和自然力的破坏,使得我国古代建筑遭受损害、破坏甚至毁灭。虽说,我们相关部门花了很大力度对古建筑翻新重建,但是少部分翻新工程却走着一种失败之路。现在呈现给我们的只是现代的油漆、现代的殿堂以及现代的钟鼓楼,难见始建时的痕迹。因此,保护他们己成为刻不容缓的大事。1古建筑保护存在的问题火灾仅仅是我国古建筑保护所面临的许多问题之一。自新中国成立至今,我国古建筑保护工作己有了显著进步,取得了相当大的成效,但仍然存在许多问题,大致可归

3、纳为以下几点:1丄群众保护意识淡薄。目前,许多群众对于我国古建筑基木常识知之甚少。如果要问古建筑保留下来有何意义,群众中回答“好看”的绝不在少数。其余如漂亮、美、旅游价值之类的答案,其木质与前面的回答是一致的。而至于学者们所关心的历史价值、科研价值等等,似乎没有太多人真正关注。因为不了解其珍贵和意义所在,因而不能真正地在思想和行动上参与古建筑保护工作,甚至在某些时候做出了破坏古建筑的行为。1.2保护性破坏。这里的破坏是指对建筑造成破坏的、不恰当的修复、翻新和重建。我国古代建筑基本都是砖木结构,木质容易腐朽的特性决定了这些建筑

4、每经过20年就需要整修一次。虽然许多相关部门花了大力气对古建筑进行修复、翻新和重建,但其中有一部分工程非但没有起到保护古建筑的作用,反而是一种破坏。由于对古建筑材料、技术等相关问题的研究和考虑不太深入,往往片面地追求外观和形式,仅仅成为现代的模仿作品,不仅失去历史见证作用,而且破坏了古建筑的原真性。1.3仿古建筑。许多城市在被保护的古建筑周边划定专门的区域,在该区域内大兴仿古建筑。这本无可厚非,但其中往往存在的两个问题是“粗制滥造”和“鱼目混珠”。“粗制滥造”,顾名思义是指仿古建筑的设计和施工工艺极其粗劣。这样的仿古建筑,不

5、仅不能衬托古建筑本身,反而歪曲了我国传统古建筑的美感,显得不伦不类。与“粗制滥造”相对的是“鱼目混珠”。一些新建的仿古建筑太过于追求作I口,与古建筑浑然一・体,真假难辨。其实,古建筑周边的新建筑除了要注重与老建筑的融合和统一外,更要注意在视觉上有一定的差异和区分,因为新建仿古建筑是对古建筑的衬托,而不是完全的复制。这是留存古建筑真实信息的而妥。1.4急速扩张的现代社会。伴随着改革开放,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建立。近些年来,我国经济更是取得了较大发展和进步。城市在不断地发展,许多古建筑被拆除,或是在现代高楼大厦中成为“孤

6、岛”,失去了原本的特定环境。即使是在市郊或乡村,随着经济的繁荣和生活的富足,一大批现代建筑和小洋楼拔地而起,取代了极具文化特征的乡土建筑,在其中不乏一大批年代久远的古建筑。在商业化开发中如何避免破坏古建筑遗产的原真性,如何在快速发展中使古建筑成功融入到现代化的城市中以及如何在老城改造中做好古建筑保护等等,都是我们应该思考的难题。2对未来古建筑保护的内容和方向针对以上问题,笔者认为,要进一步加强古建筑保护工作,以下几点是我们在以后的工作中需要关注的内容和努力的方向:2.1推广古建筑相关知识,成立民间保护团体,由于我国历史悠久,

7、幅员辽阔,因此我国古建筑数量多,地域分布也很广,这在一定程度上不便于古建筑保护工作的开展,所以仅仅依靠当地政府的力量进行古建筑保护工作是远远不够的。现实中我们常看到这样的现象,历史街区或是古建筑群落的保护往往只落得政府的一厢情愿,缺少自下而上的反馈和响应。的确,政府是保护工作的组织协调者,但广大民众更应该成为保护事业的主体参与者。为此,有必要让广大民众了解我国现存的传统建筑的情况,也应该成立更多的民间保护团体,发动全社会的力量进行古建筑保护和传承工作。我国各级政府也应支持和鼓励成立古建筑保护的群众性组织和社团机构,改进制度,

8、推进历史建筑保护中的公众参与,实现政府部门与群众的互动。2.2垂视古建筑工艺技术的保护与传承。目前,建筑遗产保护方面的研究更多的是关注建筑物本身的形制、布局特点、审美特征、建筑文化等方面,中国传统建筑工艺技术却常常被忽略。然而事实上,保护传统建筑工艺技术,坚持对传统工艺技术的传承和保护,是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