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我对高中舞蹈教育的心得

浅谈我对高中舞蹈教育的心得

ID:27973811

大小:53.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2-07

浅谈我对高中舞蹈教育的心得_第1页
浅谈我对高中舞蹈教育的心得_第2页
浅谈我对高中舞蹈教育的心得_第3页
资源描述:

《浅谈我对高中舞蹈教育的心得》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浅谈我对高中舞蹈教育的心得陈雯甘肃省白银市景泰县喜泉学区陈庄小学730403首先,大多数高中学牛属于“零基础”,只有极个别的学牛在小学或是初中参加过学校的舞蹈演出,但是同样没有接受过正规的舞蹈训练。针对这一问题,主要从三个方面来解决:第一,激发学牛的学习兴趣。舞蹈能够使舞者的身心全面发展,使观者受到美的熏陶与感染。因此,可通过欣赏优秀舞蹈作品的方法给学生一个感官上的冲击。每当他们坐在屏幕前,都会有投入、羡慕的目光及与之共舞的冲动。这种角色的转换,能让他们找到差距,并能不断坚定他们学习舞蹈的信念。与此同时,选出有过舞蹈演出经历的学牛组成舞蹈兴趣小组,全面发挥特长牛的作用,来带动更多的学牛对舞

2、蹈的热爱和追求,这也是培养和激发学牛学习兴趣的好方法。第二,针对学牛自身的特点量身制定舞蹈学习计划。高中舞蹈教学有一定的局限性,一般都是从单一的动作开始,慢慢延伸至完整的表演组合。例如,学习蒙古舞,我会先从蒙古舞基木的手型、脚型开始教起,然后是手位、脚位,接下来就是学习蒙古舞的手臂动作规律,以及基木的步法。在确定学生掌握了基木的动作后,我会将所学过的单一动作组合在一起,配上学牛喜欢的音乐或者歌曲,创编成具有完整表演性的组合。由于组合中的动作大多是之前己学过的动作,因此学牛掌握起来会比较容易,这样在保证了课堂效率的同时也大大提高了学牛的自信心。在课堂上,除了进行统一讲解和示范的过程之外,最多

3、的是安排学生进行分解动作的练习。在这一部分采取小组的形式,分成若干小组,由舞蹈队的成员担任小组长,带领其他学牛进行分组练习。这样既发挥了学生的能动性,又提高了课堂效率,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第三,就是要多实践多磨练。经常带学生参加各种演出活动,以实践来提高学牛的技能水平,这个步骤既让学牛将理论投入了实践也是检验了我的教学成果。我带领学生从排练成品舞蹈到演出,整个过程经历了从学到练再到演,当中有很多心酸和苦闷的时刻。共同的经历和感受也增进了我和学生的感情,让我能更好地融入他们的世界。其次,在舞蹈教学中应注重学生想象力的培养、创造性思维的锻炼,培养学生的舞蹈编排能力。舞蹈教学上要求学生从模仿开

4、始,但不希望学生一直停留在模仿阶段,希望学生在长期的模仿中渐渐发展到可以随意发挥而不走样的程度。这就需要学生有创新思想和发展思维。如民间舞蹈的教学,先教给他们基本动作,再给他们咅乐,让他们分组讨论创编动作顺序及队形的变化等,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展示。通过这样的模仿、创造,能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的个性得到释放,灵感得到创造性的发挥。舞蹈编排能力的培养方面,主要是在学生学习了各类舞蹈组合后,教师针对编舞中对动作、造型、队形、舞蹈构图等方面的要求等等进行讲解。这吋可以有所侧重地培养学生的舞蹈想象能力和舞蹈编排能力,鼓励和启发学生创造性地尝试改进发展已掌握的技能,使自己的舞蹈基

5、本能力向舞蹈编排能力方面发展。比如:在教胶州秧歌上肢类基本动作吋,学生学会了“上推扇”这一主要推扇动作后,让学生用学过的编舞发展动作技法去延伸想象,去进行空间、节奏、力度等变化想象,结果产生岀了比教材中更新颖、更独特的推扇动作,并配合不同的步伐进行表演。然后再将即兴创造出来的动作进行评价总结,与教材中的上肢类动作对比、分析,培养了学生的编舞创造能力。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我也会慢慢渗透舞蹈编排的基本知识。例如,在舞蹈整体组合教学时,我会结合讲授舞蹈构图和画面的基本规律进行教学,让一组表演,另一组进行观察评价,通过直观教学给学生讲解各种不同舞蹈构图的动作和表现特点以及使用手段。再次,要培养学生

6、基本的舞蹈教学能力。在这方面主要是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要求学生在理解掌握舞蹈动作语言内涵的同时,培养教学口头表达能力。这主要通过课堂提问和课外社会实践锻炼手段来实现的。教学课堂提问的内容主要是舞蹈基本动作要领、作用、目的、舞蹈述语等,以加强学生对舞蹈技术与艺术的讲解能力。教师把要表述动作、基本动作要领的技巧语言传授给学生,懂得让学生在不照搬教科书上内容的情形下,用自己的话流利地将动作要领按顺序步骤讲解下来。例如在学会了蒙古舞“柔臂”动作后,我会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讲述一下这个动作的做法分几个步骤,并说出在表演这个动作时应注意哪些问题,以此来锻炼学生的语言组织和表达能力。其次,要培养学生正确地

7、观察、分析、鉴赏舞蹈动作的能力。这就需要带领学生多欣赏一些国内外优秀的舞蹈作品,包括芭蕾舞、古典舞、民族民间舞以及现代舞。边欣赏边给学生讲解舞蹈的创作背景以及表演的风格特点,通过进行解剖比较,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使学生对不同的风格认识更清晰,动作要领掌握更准确。同时要充分利用课堂最后3・5分钟,对课堂学过的知识、动作技能技巧让学生来进行总结。例如让学生对别人的动作进行分析评论,指出正确与错误之处,使学生受益匪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