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诗歌比较鉴赏

古典诗歌比较鉴赏

ID:28022774

大小:68.0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12-07

古典诗歌比较鉴赏_第1页
古典诗歌比较鉴赏_第2页
古典诗歌比较鉴赏_第3页
古典诗歌比较鉴赏_第4页
古典诗歌比较鉴赏_第5页
资源描述:

《古典诗歌比较鉴赏》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古典诗歌比较鉴赏导学案教学目的:了解高考诗歌比较鉴赏题的设题角度。学习答题思路,重点掌握比较诗歌意象、表现手法、思想感情的鉴赏方法。学会规范答题与自我评价。重占难占:找S比S点,规范表达。一、导入诗歌比较鉴赏是近几年高考诗歌鉴赏考查的热点,因此,诗歌比较鉴赏应引起我们高度重视。二、了解诗歌比较鉴赏题的设题角度提问:诗歌比较鉴赏可以从哪些方面设置比较点,或者说,诗歌比较鉴赏题有哪些i受题;^度?答:从人方面看,比较阅读题一般从“求同”、“求异”两个方面来设计问题,从小方面看,可以从诗歌的体裁、题材、形象、语言、感情、思想内容、表现

2、技巧等方面设题,具体有以下几个角度:1、不同诗歌选取的同一意象的寓意比较(湖北卷)《丹阳送韦参军》严维和《暮春浐水送别》韩琮问题:两首送别诗都写到的“水”,各有什么寓意?请作简要说明。2、诗与画的意境比较(广东卷)《春日登楼怀归》寇准问题:北宋翰林图画院曾用“野水无人渡,孤舟尽口横”作为考题,夺魁者画的是“一船夫睡舟尾,横一孤笛”。你认为这幅画能表现这两句诗的内容吗?请说明你的理由。3、同一诗歌不同版本用语的比较(福建卷)《与夏十二登岳阳楼》李白问题:诗屮的“雁引愁心去”一句,有的版本写作“雁别秋江去”。你认为哪一句更妙,为什么

3、?4、不同诗歌相同用词的比较(湖南卷)《与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华亲故》柳宗元和《登崖州城作》李德裕问题:两诗都着一“望”字。李诗之“望”在首句,实写登楼,引领全篇,既表达了对君国的眷念与向往,又蕴含了对“帝京”遥不可及的感伤。柳诗之“望”……5、不同诗歌描写同一对象的表现手法比较(浙江卷)《齐安郡屮偶题》杜牧和《暮热游荷池上》杨万里问题:这两首诗都运用Y什么表现手法來刻画“荷”的形象?6、不同诗人描写同一情境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比较(天津卷)《湖州歌(其六)》汪元量问题:简析“大江东去水悠悠”与苏东坡“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表

4、达的不同情感。7.不同诗人对同一历史事件的观点比较《题乌江亭》杜牧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來未可知。《题乌江亭》王安石有战疲劳壮士哀,中原一败势难回。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为君王卷土來?《夏日绝句》李清照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三、比较鉴赏示例(形象、语言、表现手法、思想情感比较)(一)对形象的比较鉴赏(不同诗歌对相同意象的比较和不同诗歌对同一对象描写优劣的比较)不同诗歌对相同意象的比较[示例]阅读下面两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丹阳送韦参军严维丹阳郭里送行舟,一别心知两地秋。口晚江南

5、望江北,寒鸦飞尽水悠悠。暮春浐水送别韩琮绿暗红稀出凤城①,暮云楼阁古今情。行人莫听宫前水,流尽年光是此声。【注】①凤城:京城。问题:两首送别诗都写到的“水”,各有什么寓意?请作简要说明。试题分析:诗的后两句写送走之后对韦参军的深切思念。“口晚江南望江北”这一句转接自然,不露痕迹地把前句抽象的离愁具体形象地表现出來。“江南”、“江北”,对比照应,突出了江水的阻隔。丹阳在江之南,“江南”——“江北”,既是友人行舟的路线,也是作者目送方向。“望”字传出思念之神态,忧思绵绵,“日晚”暗示思念时间之久,见出友情之深。由“望”自然而然地带出

6、末一句“寒鸦飞尽水悠悠”。这一句写望屮所见。通过环境气氛的渲染,表达作者的悠悠情思。由于思念,站在江边长时间的遥望着,秋口黄昏,江面上寒鸦点点,给人增添愁思。可是,就连这使人感伤的寒鸦此时此刻也“飞尽”丫,只剩下悠悠江水流向远方。这一切给人以孤独、寂静、空虚的感触。“水悠悠”包含着无限思念的深情。(联系延伸)“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行人莫听宫前水,流尽年光是此声。”“行人”指面前送别的远行之人。“宫前水”即浐水。浐水源出蓝田县西南秦岭,北流汇诸水,又东流入灞水,浐灞合流绕大明宫而过,再入渭水东去,故云。这“不舍昼夜,

7、逝者如斯”的宫前水,潺潺,缓缓,充耳引起远行人的客愁,所以诗人特地提醒说:“行人莫听宫前水”。“听”字表明不忍听又无法不听,只好劝其莫听,何以故?答曰:“流尽年光是此声”。古往今來,多少有才之人,为跨越宫前水求得功名,而皓首穷经,轻掷韶华;古往今来,多少有为之人,为跨越宫前水干禄仕进,而拜倒皇宫阶下,屈辱一生;古往今来,又有多少有志之人,驰骋沙场,立卜*不朽功勋,终因庸主不察,奸臣弄权,致使“冯唐易老,李广难封”,而空死牖卜。正是这条宫前水,不仅流尽了千千万万有才、有为、有志者的大好年光,而且也流尽了腐朽没落、口薄西山的唐王朝的

8、国运。正如辛弃疾在《南乡子•登京门北固亭有怀》屮说的:“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辛词仓茫,韩诗杳渺,其长吁浩叹,则异曲同工。【参考答案】:上一首用“水悠悠”象征离别的惆怅和友情的悠长。K一首借“宫前水”的不断流淌来抒发对人生、历史以及社会的感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